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职业教育的课程与开发方法
职业教育的课程与开发方法蒋乃平中华职教社办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常务理事德育课教学研究会主任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重点三、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四、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设施五、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与其它类别教育的本质区别普遍性与特殊性职业教育的五个基本特征提纲一、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二、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三、教学内容的筛选及其依据四、教学内容的组织五、教学内容的实施一、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特殊因难群体就业(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温家宝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9月19日)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要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陈至立(2003年9月19日)•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提倡“定单”培训,努力做到教学与岗位之间“零距离”,二者不仅要“对口”还要“接口”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2003年3月27日上午记者采访刚上任的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就:从事、参加、找到就业:从事一份职业找到一份职业职业既是人们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也是人们谋生——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手段。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有稳定、合法的收入是职业这种特定的劳动,区别于其他劳动的主要特点。职业教育除了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外,必须反映“职业”这一限制词的本质特征。职业教育是在“教育”二字前冠以“职业”的教育。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各类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需要,直接为受教育者就业的需求服务。培养目标明确指向就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者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教职成[2000]2号《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疏通职业学校两大“出口”以就业为主以升学为辅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毕业生虽然有就业和升学两种去向,但绝不能瞄准升学去制定专业的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1-1-2培养目标二、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什么叫课程课程体系改革能力本位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课程模式教学计划大纲教材教法学法考核评价“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研究性学习借鉴德国、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理论教材综合化模块化宏观中观微观十五国家级科研课题评价270个专业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课程及其各层级的育人目标是专业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从业者所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是为课程的学习者构建通向就业的桥梁。无论专业教学计划的开发、教材的编写,还是一堂课教案的编制,都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把就业所必须的职业能力的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逐级强化。课程开发指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分析、课程方案设计、课程方案实施、课程方案评价等步骤。(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案)课程分析是指为课程方案设计做准备的各种分析,如职业分析、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学生需求和基础分析、相关课程文件分析等。课程方案设计者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均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了某种课程模式,运用其设计思想,使用其课程结构,落实其课程观念,并表现其预定的课程功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培养目标生源学科本位能力本位课程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职业的实际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指依据一个或几个相关职业群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从众多知识、能力之中筛选出来并按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注意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教学计划编制大纲教材编写教法学法改革劳动力市场需求职业分析用人单位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法教学活动结果(行为改变)教师学生环境与设备评价受教育者生存发展需求和基础师训职教课程体系大专业和多专门化化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职教课程体系及其在教学改革系统中的位置领导的责任教师的职责课程改革人人有责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模式的选择教学计划的编定教学大纲的贯彻教材教具的使用课件教具的制作课程改革通过教学落实三、教学内容的筛选及其依据全面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职成[2000]1号《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专业技能不等于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涵盖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内涵•实践能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强调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实际作用•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组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内涵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强调应用性、针对性)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主要能力运用某种职业必备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适应职业岗位变换的能力,将环保、能源、质量、安全、经济、法律、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等分析与综合能力、决策与迁移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自学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交往与合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反省能力、适应变化的能力、抗挫折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谈判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竞争能力等职业能力的构成1交往与合作能力交往与合作的心理基础沟通能力与同学和朋友交往的能力与同事交往与合作的能力与父母、老师、领导交往的能力与公关对象交往的能力与不相识对象交往的能力接待外宾的能力2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基础塑造“第一印象”的能力在学校生活中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在职业群体中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在公众(公关)场合中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3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的基础控制暴怒的能力控制因喜悦而忘形的能力处理同学或同事误解的能力遭受上级刁难或面对不友好者的自控能力4反省能力反省的基础对学习的反省能力对执行任务的反省能力对人际关系的反省能力借鉴反省的能力省后调整能力5抗挫折能力抗挫折的基础正确对待学习逆境的能力处理交往失败的能力对待家庭异常环境的能力正视求职或创业困境的能力处理执行任务过程中遭遇挫折的应变能力预测可能发生何种挫折的能力在逆境中摆脱压力、寻求喜悦的能力促使挫折的积极方向转化的能力6适应变化的能力适应变化的基础把握外界变化实质的能力根据变化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根据变化自我角色重新定位的能力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的能力7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确定需要收集的信息主题的能力根据主题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信息分类能力判断信息价值并予以筛选的能力信息贮存、检索和交换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及时使用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实践的能力8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领会上级意图的能力制定和推进任务计划的能力组织人、财、物落实的能力调动合作者积极性,按计划分步推进实施过程的能力及时应对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变化或困难的能力完成任务后的总结提高能力9推销自我的能力敢于推销自己的心理基础根据对方需求调整自己的能力推销自我时讲究礼貌的能力巧妙展示自己技能、特长和文化底蕴的能力扬长避短地推销自己的能力多渠道推销自己的能力10谈判能力制定谈判程序的能力在谈判前了解对方和做好准备工作的能力谈判中讲究礼貌礼仪和尊重对方的能力谈判时分析对方心理的能力谈判过程中运用语言技巧的能力使谈判结果取得“双赢”的能力起草谈判文件和签订合同的能力讲究信誉的能力11竞争能力竞争的心理基础积极进取、不畏强手的能力讲究效率、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注重效益、追求最佳效果的能力在竞争中讲究策略的能力通过竞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竞争成功后制定下轮竞争目标的能力12创新能力创新的基础创新的思维能力创新的方法能力创新付之于实践的能力社会能力是从业者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对社会的适应性,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职业能力关键能力通用能力非智力因素情商社会能力任何专业学生均应提高的能力现代职教理念本土化社会能力训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发达国家已十分重视以社会能力训练为载体加强礼貌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将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落在实处《社会能力训练教程》能力本位案例教学模块化便于学校、学生选择地方或学校课程1.单独设课,结合专业特点选部分模块2.部分模块与专业课结合,一课两本3.自学必修、限选、任选黄尧写序李观政担任编委会主任蒋乃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能力本位专业教学计划开发的基础•教材编写模块化、综合化的基础•教法、学法、考法改革的依据•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依据•教学内容主动、及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现代职教理念职业分析早在欧洲开始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的《大教学论》中就有职业分析的雏形,他强调“顺应自然”,仔细观察生产过程,发现其中的秩序(即技术、机制)。他认为自然界是有秩序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和教育也要受到这种秩序的支配,指出“教导的恰切秩序应当从自然去借来”。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于19世纪初,强调了课程开发前的教学分析,他认为人格的形成是以头、心、手的和谐发展为基础,并将其逐级分解。例如,把“头”分解为数、形、语,把“形”又分解为测量术、划线术、书写术。用现代语言对“头、心、手”的理解,则为智力、情操和技术。20世纪初,美国学者博比特(F.Bobbitt)于1918年出版的《课程》,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课程作为专门领域的诞生,把工业科学管理的原则用于课程领域。他强调为了使课程科学化,必须使目标具体化,“因为科学的时代要求精确性和具体性”。他倡导“活动分析法”,即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分析,发现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并以此做为课程的基础。真正把职业分析用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应首推美国的艾伦(CharlesA.Allen)博士,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出版的专著《教师、人与工作》中,建立了职业分析运用于课程开发的理论。他使用“工作分析”(JobAnalysis)来表述,并将其分四步的分析定义为“一种对工作的科学研究与叙述以显示其内容及围绕工作之因素”。艾伦的工作分析,是对单位技能工作(Unit-SkillJob)即工作之内的操作(Operations)的分析,内涵较窄,适用于短期培训的课程开发。施洛维奇(RobertW.Selvidge)是与艾伦齐名的职业教育专家,他倡导对从业者履行的整个工作进行分析,范围涉及整个行业,即“行业分析”(TradeAnalysis),适用于时间较长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二战期间,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工作分析”、“行业分析”连在一起成为“工作及行业分析”(JobandTradeAnalysis)。战后,职教专家弗瑞克兰德(VernC.Fryklund)以“职业分析”(OccupationalAnalysis)概括了“工作及行业分析”,并将两者的分析方法予以综合,这种叫法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学者梅奇(RobertF.Mager)认为沿用已久的职业分
本文标题:职业教育的课程与开发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3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