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变迁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变迁摘要:作为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不仅映照着改革开放的阶段性发展,而且折射着社会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纵观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高校校园文化都以相应的价值观念去折射和反映社会的变迁,并在折射社会改革的过程中表现出突兀于特定时期社会文化内涵之上的核心精神,并形成相应的校园热点和文化品质。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变迁;改革;开放作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亚文化系统,高校校园文化不仅用令人骄傲的科学思维凸显于社会文化的整个层面,而且善于在反思历史与追逐时代脚步中,将社会责任和时代精神寓于自身的发展之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高校校园文化都合拍于时代主题的变换,以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来折射相应时期的社会价值诉求。一、改革开放初始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充满反思和批判精神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在拨乱反正的历程中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我国社会历经百年沧桑,打破闭关锁国意识的精神枷锁,带着“十年文革”的隐痛和伤痕,迈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对于有着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而言,改革尤其需要解放思想,卸下传统文化的思想重负。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1]。同时,改革还需要打开国门,面向世界,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和勇气迎接各类文化思潮。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重新步入正轨并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校校园文化也在反思历史与直面现实的抉择中得以苏醒和发展。高等教育步入正轨后,“老三届”的学生带着拼搏后的喜悦和十年动乱留下的伤痕进入了高校。“文革”十年的文化窒息使高校校园文化像沙漠一样干涸,日积月累的文化饥渴又使高校校园对各种文化思想广泛而快速地吸收。适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时代要求,面对滚滚而来的各种文化观念,高校校园文化主体在狂热的追求中开始驻足于“自我”,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方位审视“自我”。面对人格分裂的自我——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而背上的重负,又有挣脱羁绊向往现代化的雄心,高校校园文化在文化和学术自由的氛围里,开始反思并求解同一个命题:人的价值究竟何在?为了摆脱人生的困惑,消除价值观念上的彷徨,高校校园迫切希望能重构新的价值观念体系。为此,面对改革之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在反思和批判中品评着历史文化传统,梳理着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在憧憬未来中探寻理想人格。于是,高校师生力图从自身出发,从自我和社会的结合去追求人格的自我独立和完善。基于悠悠五千年传统价值体系的深刻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注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反思历史,在反思和批判中获得前行的信心和动力。在拆除旧的精神大厦,重构充满活力的精神殿堂过程中,反思历史是因为有了面向未来的需要,反思本土是因为有了面向世界的诉求。反思是批判的需要,批判是反思的结果。作为引领中国先锋思想的高校校园,担当起反思和批判思想禁锢的主角,在开放的文化体系中寻求着各类社会现象的答案。这种反思和批判首先发端于高校师生对人生价值观念的第一次叩问——即“潘晓热”的出现。1980年《中国青年》发表了题为《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一封信。这封署名“潘晓”的信引起全国高校对“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进行了广泛讨论。“潘晓”们通过对自己人生经验和十年“文革”的回顾,开始了对原有的价值观念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二、改革开放观望徘徊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充满否定和盲从思想从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来讲,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是波浪式前进,就是螺旋式上升,因而总是有挫折和徘徊。改革开放以来,较长时期施行的“体制外先行”战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社会问题,且助长了腐败等消极现象的滋长。改革开放的消极影响被无意放大并蔓延开来之后,保守的高校校园开始质疑继续改革开放的可行性,激进的师生在观望中开始盲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我国改革由此进入了观望徘徊的低谷时期,与此相适应,高校校园文化在交织着躁动、怀疑的氛围中表现出盲从、否定的非理性政治诉求。此外,舶来的西方思潮不断对传统校园文化进行解构,不断颠覆校园内固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催生出畸形的观念意识和行为方式。(一)改革引发的负面效应掀起了高校校园“厌学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滋生的消极现象日益显性化,且“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激励,使社会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和阶层差异,贫富差距日益显现。同时,对内改革触及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痼疾,要根本性推动社会发展,必然要以“阵痛”方式清除旧体制的社会“顽疾”,而阵痛式的改革难以避免负面效应的蔓延。因此,改革的积极效应还没有全方位展现,而改革的消极影响却始料未及地闪亮登场,并伴随社会文化所特有的扩张力和渗透性,全方位地波及到了社会的所有层面,赫然地反映到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念层面。社会上悄然兴起的“知识贬值”、“脑体倒挂”、“全民经商”等现象,涂抹和遮掩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光芒,知识的价值受到怀疑,教育被挤到了边缘地带;“拜金”的社会风气使读书成了清贫与无奈的代名词,青年高校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沉重打击,高校校园出现了“经商热”、“厌学风”、“读书无用论”。(二)开放带来的西方思潮解构了传统的价值结构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大量尖锐复杂的现实和理论问题,促使高校师生企图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寻求答案,其中包含着对西方文明进行深入探索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度反思[2]。伴随改革而来的经济升温,传统文化的价值支撑力日渐衰微,西方的凯恩斯主义、实用主义等经济思潮日渐成为校园追捧热点。随着高校师生不断接触西方思潮,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空洞而又虚假的“利他主义”价值取向受到不断的洗刷。高校生们在对西方文化思潮一知半解的片面理解下,又痛快淋漓地把传统文化抛弃得荡然无存。脱离中国现实国情的文化盲从,使高校师生的文化价值结构中“绝对自我”倾向已然明显。高校校园在仰望西方灿烂的星空时,却忘了自己是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在盲目主张全盘西化的过程中,迷失了赖以前行的方向。而舶来的思潮不断对传统校园文化进行解构,颠覆固有的价值体系,使部分师生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深渊[2]。事实上,高校校园的价值体系像断线的风筝开始飘曳和漂泊,20世纪80年代末的那场震荡充分展示片面而畸形的价值诉求,表现出高校校园进入“无根”文化之旅后的惶惑和无奈。三、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富于理性和进取意识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使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教兴国”战略得以公认和确立,知识的价值重新得到尊重。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带动下获得了极大发展。同时,自由、平等、竞争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使人们摆脱了盲目崇拜的非理性纠缠,确立起用科学的实证性和实践性作为尺度的理性思维。由此,高校校园文化在自由的思索中向着积极的目标迈进。(一)高校校园文化由“幻想型”向“现实型”转变20世纪80年代末的震荡使高校师生深刻反思,高校校园文化关注的焦点开始从高高在上的理想境界回归现实生活。历史教训证明:现实的困惑要到理论中求解,理论的困惑要到现实中求证。20世纪90年代初,受新一轮改革大潮的冲击,以及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所鼓舞,高校师生在反思片面追求西方式自由民主是脱离现实的愚昧,并从对西方各种文化的狂热追求中渐渐冷静下来。高校校园接受历史教训的洗礼,开始淡漠虚无的理论设想和各类“主义”,并把关注的视线从乌托邦式的政治梦幻转向了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现实利益。高校师生关注的已不再是如何改造社会,而是如何充实自己,以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因此,西方绝对超现实的“民主、自由”文化价值观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只能使高校师生片面地追求自我价值而不能使其升华到有价值的追求自我。(二)高校校园文化由“盲崇西方思潮”向“寻根中国文化”转变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国社会开始步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古老的中国在沉寂中日渐挺起强健的脊梁,前行中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拨动着高校校园敏感的神经,吸引了高校师生迷失在西方星空中的目光。回望改革中的中国,师生们开始重新审视脚下的这片土地,他们渴望系统地了解自己赖以生活,却不甚了解的中国文化,试图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新的价值养份。于是,整个高校校园掀起了研究传统文化的热潮,高校师生转而关注国学大师及领袖的著作,诸如《新唯识论》、《新理学》、《论道》等。同时,领袖人物传记及著作受到高校校园的热捧,诸如《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我的父亲邓小平》等。“回归中国传统”的热潮表象上看是校园里一种“怀旧情结”的显露,而其本质心态则在于试图通过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把握,寻找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契合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高校校园文化从“极端自我”向“人我同行”的道德回归在改革开放的前期阶段,国门渐开之后,西方思潮对高校校园进行了渗透式熏染,西方社会中个体本位的文化观念必然导致个人至上、利己主义思潮的蔓延滋长;西方社会制度的种种固有弊端以及颓废文化的泛滥,西方式的现代“文明顽疾”也在恶性传染。由此,高校校园里充斥着个人主体意识的恶性膨胀、拜金主义的泛滥和等价原则的无限渗透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高校师生终于从西方文化的狂热追求中渐趋冷静,开始理性叩问“自我是否存在”、“自我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我”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确立?面对这一困惑,“传统文化的宝典”为高校师生提供了新的视角。传统文化在“自我”之外还存在着“他人”、“集体”和“国家”,“自我”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同时,传统文化中一整套处理“人”、“我”关系的准则,也为高校师生指点了迷津。高校师生价值取向的天平又开始向传统道德回归,西方思潮中“绝对自我”的价值原则受到了传统道德的矫正。在高校校园文化理性回归之路上,传统文化激发的爱国主义热潮使高校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校园中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爱国主义热潮:申奥行动,迎接香港、澳门回归,抗洪救灾,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等,声势浩大的爱国热潮充分展示出了高校在民族复兴中的希望和坚强力量。四、改革开放凯歌高奏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充满活力与和谐的力量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时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自主创新成为社会发展主题。与此同时,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转变,逐步进入大众化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不仅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景得到了空前的拓展,而且高校校园文化兼具创新性、先锋性、民主性与个性化的特点,使其表现形式从单调走向丰富,从自守走向开放,呈现出多元勃发的综合态势。(一)高校校园文化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在过去特定的政治气候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下,社会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高度一致,不同文化群体的差异被人为地削弱了。长期以来,高校采取的是集权式管理体制,高校校园文化过分强调共性而压抑个性,表现出较强的单一性。在社会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的高度开放为不同价值观、不同文化要素的出现和存在提供了条件。在开放式发展中,高校校园也为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文化要素的出现和存在提供了条件。随着社会的变迁和高校的不断发展,各类文化互相渗透、相互提升、相互融合,高校校园对多种文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兼容并蓄。文化之间的渗透和碰撞,必将给传统单一型高校校园文化以强有力的冲击,并在融合和发展中呈现出多元共生的高校校园文化特质。因此,在多元化社会环境中,单一的校园文化模式逐步瓦解,传统的、静态的、体现历史积淀的校园文化格局,正在社会巨变中不断被肢解成多元的文化诉求。伴随社会结构从高度集中向多维分化的转轨,一种新型的、动态的、反映现代丰富生活的多元校园文化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二)高校校园文化由自守性向开放性转变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高校校园一直以独特的方式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换,即使在历次波澜壮阔的文化热潮和社会变革中,高校校园也一直清高地自守于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坐拥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主导地位,傲视社会文化携带着世俗化、大众化的潮流狂乱前行。改革开放一路走来,也曾触痛过高校校园文化的清高淡雅,也曾把附庸风雅的时尚潮流塞进校园,但始终未能击碎其自成一体的自守性文化传承格局。
本文标题: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4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