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 11 与朱元思书(使用)
11与朱元思书导入新课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轼)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4--5--6--7--8--9--10-文体介绍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华丽、声律和谐、词句整齐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题目中的“书”指信。作者介绍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诗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仿效,称为“吴均体”。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现存诗《行路难》《从军行》等。本文选自《吴均集校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七。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人士便开始隐居山林。被梁武帝免职后,吴均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薛萝。”表明自己辞官隐退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因此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美好大自然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间追求功名利录之徒的讽刺。初读:•完成学案——整体理解部分感受结构之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景的呢?分“奇山”和“异水”两层来写,先写异水后写奇山。总写奇山异水分写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静态之美“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态之美奇山:“看”(高山寒树,轩邈成峰)(视觉)“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17-第一节除了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之外,还写了什么?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③作者行舟的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可见,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先总后分感受意境之美①江水清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②江流湍急(气势磅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1.富春江水的“异”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出景物特点。2.作者又是如何写“奇山”的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作者通过描绘几种景物来写奇山?山峰、泉水、鸟叫、蝉鸣、猿啼、树木。从人的感觉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①视觉——山峰、树木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从修辞角度看,这里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作者写山中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表面上热闹异常,其实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树木茂密课文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作者在这幅优美的山水写意画中要表达什么呢?•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第一节除了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之外,还写了什么?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③作者行舟的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可见,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先总后分
本文标题:11 与朱元思书(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4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