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综合/其它 > 《项羽本纪》ppt52解析
项羽本纪司马迁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我心中你最重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霸王别姬(屠洪刚唱)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2.了解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体会其性格特点对命运的影响。3.了解司马迁等人对项羽的评价,进而形成自己对项羽的认识和评价。教学目标第一部分少怀壮志第一部分重点词句(1):1.项籍者,下相人也2.其季父项梁,3.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4.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1.项籍是下相人2.他的小叔父(是)项梁,3.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就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4.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第一部分重点词句(2):1.学书不成,去2.项梁怒之3.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4.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1.学习文字(认字写字),没有学成,就舍弃不学了2.项梁对他的行为感到愤怒3.剑术,一个人就可抵挡,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成千上万人方能抵挡的本领4.粗略地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完成学业。逮:及,指有罪相连及。请:求,要。书:信。抵:到达,这里是送达的意思。以故:因此。已:止,了结。皆出项梁下:意思是都不如项梁。繇:同“徭”。阴:暗中。部勒:部署,组织。宾客:“指客居吴中依附项梁的人。子弟:指吴中的年轻人。妄言:胡乱说。族:灭族,满门抄斩。扛:两手对举。虽:即使。惮:害怕。第一部分重点词句(2)思考:第1、2节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一介绍项羽家世:世代为楚将,祖父为秦戮。二介绍项羽少时的学习情况(少年言志)(1)求学项梁,突出“才气过人”和“不肯竟学”;(2)观帝出游,观秦王巡游时的“言志”之语“彼可取而代也”。力能扛鼎1、文章开头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2、项羽早年的学习态度以及面对秦王的“言志”所显示出的性格特点,和他以后的成功与失败,有什么潜在联系?合作探究思考;1.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明确:项羽家世:①世代为楚将。②祖父为秦所戮。寓意:①世代为楚将。出身武将世家,与楚渊源深厚,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②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明确:一是少时学情。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豪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二是观始皇游。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少时言语不俗的还有哪些人(举一.二例)?1、豪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2、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性格与一生功业的成败的联系:•彼可取而代之也。——项羽•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试比较:三人话语在内容、语气、思想上的异同。项羽“彼可取而代之也。”----看不起,胸怀大志。(“悍而戾”)刘邦“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豪情壮志,大丈夫气概。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平等的观念,激励人心。第二部分:巨鹿之战巨鹿之战背景:战,是当时一场重要的战役。秦的主力集中在这里,秦兵转败为胜,各路救赵的诸侯军,齐聚巨鹿城下,却都不敢进军,都作壁上观。怀王派宋义为大将军,率兵救赵,此人怯懦自私,坚持观望态度,停军不前。项羽却认识到这是一场关键的战争,断斩宋义之头,率军渡河救赵,破釜沉舟,终于大破秦军,扭转战局,极写项羽叱咤风云,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第二部分重点词句(3):河:这里指漳河。少利:胜利不多。釜:锅。甑(zèng,憎):做饭用的一种瓦器。冠诸侯:在诸侯军当中居第一。壁:壁垒,营垒。纵兵:出动军队。“纵”,放。惴(zhuì,赘)恐:恐惧。辕门:即营门。古时军营用两辆兵车竖起车辕相对为门,所以叫辕门。膝行而前:跪着向前走。“膝行”,用膝盖行走。巨鹿之战的内容在文章的第三节,请读第3节,并思考:这一节作者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1、思考:划线这段叙述的句式、节奏有什么特点?它们和这段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有什么关系?答案:这节前面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法,句式简短,节奏急促,写出了势如破竹的气势(所向披靡,无人能挡),而且抓住战士的心理(破釜沉舟),展示了他卓越、非凡的指挥才能。文字虽然不多,但项羽勇猛善战、一往无前的将帅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当是时……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2、思考:下文的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这里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三个“无不”、两个“莫敢”),通过各位诸侯在项羽的威严面前佩服得五体投地,反衬了项羽不可一世的霸王之气,给人想象,给人回味。第三部分垓下悲歌霸王别姬1.项王军壁垓下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深夜,听到汉军四面都唱着楚歌3.是何楚人之多也!这里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4.项王则夜起,饮帐中项王就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5.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呀虞姬,我该拿你怎么办?第三部分重点词句(4):霸王别姬6.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7.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项王几行眼泪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哭泣8.莫能仰视。没有人能抬起头来看他。第三部分重点词句(4):霸王别姬“霸王别姬”中项羽为什么哭了?如果删掉“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效果如何?提示:项羽陷入十面埋伏之中,四面皆楚歌,他意识到失败的命运无可挽回了,他惊慌失措,却又无计可施,只好借酒浇愁。在这时,项羽想到的不是他的天下,不是战争,也不是事业,他想到的是他的宝马和美人,他慷慨悲歌,热泪滚滚,周围的人一方面受感染不忍看,因同情而跟着悲泣,一方面因敬畏之情而不敢与项羽的目光相遇,怕伤他自尊。这个盖世英雄此时显得过于儿女情长了。本文虽是历史传记,其中却多有这样的细节描写,如“夜闻楚歌”、“项王悲歌”、“虞姬和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等,并且在这些细节中多有对历史事实合理的艺术加工,如“慷慨悲歌”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悲剧英雄形象。东城快战1.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骑马跟从的部下有八百多人,者,后置标志2.直夜溃围而出,驰走。趁夜色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3.平明,汉军乃觉之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4.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命令骑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去追赶他第三部分重点词句(5):东城快战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能跟上的骑兵(只剩下)一百多人了2.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3.以故汉追及之。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第三部分重点词句(5):东城快战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项王就又带着骑兵向东进发2.乃有二十八骑仅仅有二十八个人3.汉骑追者数千人。者,后置的标志追赶上来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4.项王自度不得脱。duó,估计,推测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5.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亲自(参加)了七十多次战斗,抵抗的敌人都被打垮第三部分重点词句(5):东城快战6.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我所攻击的敌人都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7.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于是称霸据有天下,但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8.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作战的过错。9.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今天本来一定会死,我愿意为了诸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第三部分重点词句(5):东城快战1.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于是把他的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2.吾为公取彼一将。我替你们拿下他一个将领!3.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命令四面骑兵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在山的东边(古今异义),分作三处集合。第三部分重点词句(5):东城快战1.汉军皆披靡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2.赤泉侯为骑将,……辟易数里赤泉侯杨喜担任汉军骑将……退避了好几里3.与其骑会为三处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4.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又聚拢他的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第三部分重点词句(5):东城快战合作探究:我们先来看项羽的最后一战“东城快战”。思考讨论:“东城快战”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项羽形象的?答案:运用细节描写。正面写了项羽神勇无比、威猛异常、勇力过人、临危不惧的特点,写出了项羽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越是到了末路越显出他的英雄本色,所向披靡,敌将人头纷纷落地。后来“自刎”前后,下马步战,所杀汉军数百人,为故人德,自刎身死。对项羽的形象刻划入微。虽然在快战中刻画了项羽的神勇无比、威猛异常、勇力过人、临危不惧的性格特点,让人佩服、敬仰,但性格决定命运。谁都知道,垓下之围是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次战役,也是决定最后胜负的关键一战,是不折不扣的决战。然而身为统帅的项羽,想到的却不是决战,而是快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也就是说,痛痛快快打一仗,速战速决,尽快了结。这是逞匹夫之勇啊!快战和决战是不一样的。决战有胜负难分、一决雌雄的意思,也就是还有求胜的想法,快战则只求痛快于一时,不过逞强示勇而已,完全不计后果。作为统帅,是应该取“决战”还是“快战”呢?当然是前者,“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项羽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失败。两场战争,作者运用不同手法刻画了项羽的性格特点。项羽不仅有叱咤风云、勇猛善战的一面,他还有儿女情长、重情重义的一面。在他兵败垓下之时,在这生死存亡的最后一刻,他惦记的是什么呢?乌江自刎1.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在这时候,项王就想要向东渡过乌江2.乌江亭长舣(yǐ)船待乌江亭长把船停靠在岸边等待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江东虽然小,土地方圆(古今异义)一千里4.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了5.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到了,就无法渡过了。第三部分重点词句(6):乌江自刎6.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上天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渡乌江呢!7.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况且我项籍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8.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9.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心中没有愧吗?10.吾知公长者。第三部分重点词句(6):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乌江自刎1.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仅仅项籍所杀掉的汉军(就有)几百人。2.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项王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3.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4.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马童面向项王,(把项王)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第三部分重点词句(6):乌江自刎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我的脑袋6.吾为若德。我给你(一点)恩惠!第三部分重点词句(6):乌江自刎垓下悲歌1.“汉楚相争”的最后一战,四面楚歌,项王慷慨悲歌。2.项王趁夜突围,为部下快战3.项王拒绝东渡乌江,最后自刎乌江。段落大意第四部分、人物评价司马迁给我们刻画了一个经久不衰的项羽形象,对于项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看看人们是如何评价项羽的。1、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
本文标题:《项羽本纪》ppt52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6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