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技能三常考地理坐标统计图的判读类型一平面直角坐标图考向一曲线坐标图的判读[典题示例]【典例1】下图为我国天山地区气象要素分布状况图,甲、乙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20千米。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位于北坡山麓地带,降水量不到600mmB.山顶地区7月均温在0℃以下C.冬季南坡的温度总是比北坡高D.山顶的海拔不到4000米(2)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B.海拔C.大气环流D.山地坡向2解析第(1)题,析图可知,该图中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位于北坡山腰地带,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山顶7月均温在一5℃左右;由于逆温的影响,该山1月气温最高的地区出现在北坡海拔1900米左右;读图可知,该山山顶的海拔在4500米左右。选B。第(2)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月、7月均温相差不大,降水量差异较明显。甲地年降水量在50毫米左右,乙地年降水量在200毫米左右,从图中看甲、乙两地海拔大致相同,其水平距离相差220千米,说明其纬度只相差2°,因此纬度、大气环流对两地降水差异影响较小,造成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山地坡向。甲地位于天山南坡,地形闭塞,受海洋影响很小,降水少;乙地位于天山北坡,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可以到达这里,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大,降水较多。选D。答案(1)B(2)D[方法总结]坐标图的判读步骤如下步骤说明读图名、看图示通过图名了解坐标图反映的内容,通过看图示确定坐标图是二维(平面直角)、三维还是多维,是柱状图还是曲线图读坐标轴、图例通过坐标轴、图例正确判断并理解坐标图所反映的地理事象,思考坐标图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有多个坐标轴的时候,注意各坐标轴刻度值的差异,防止读数据时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对多幅坐标图进行比较时,注意各图中表示同一地理要素坐标轴的单位差异,不能简单地依据高矮或长短判断数值的大小;明确坐标轴表示的是绝对数量,还是构成比例读数据一要读准大小,关注起点、终点、转折点、峰值;二要注意数据变化趋势分析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准确把握地理要素的变化特征,思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用文字概括联系和规律,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3综合分析数据趋向、原因在分析坐标图时,对地理事象及其变化过程和峰值(最大值)、谷值(最小值)及峰谷的变化特点,要充分联系相关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和蕴含的地理规律[培优演练]题组一由统计图判断中心城区企业及城市化状况1.(2017·江苏地理,21~22)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A.1985~2004年增多B.1985~2004年减少C.2004~2013年增多D.2004~2013年减少(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A.工业化初期阶段B.工业化中期阶段C.郊区化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累计百分比下降,数量和企业总数有关,该年数量等于总数乘以百分比,通过简单计算不难得出,1985~2004年增多,2004~2013年减少,故选AD。第(2)题,2004年之后,中心城区工业数量减少,郊区数量增多,大量工业企业向郊区迁移,说明该城市处于郊区化阶段;2004年之后,企业数量增加迅速,说明该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故选BC。答案(1)AD(2)BC题组二据水位变化曲线判断河流特征2.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1)~(2)题。4(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江淮地区D.西北地区(2)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D.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解析第(1)题,该区域河、湖水位较高的季节为夏季,但在7月份水位较低,我国江淮地区夏季多雨,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降水少,出现伏旱天气,所以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江淮地区。第(2)题,据图可知,在时间点②时湖泊水位较高,所以其储水量并非最小,A项错误。湖泊水位和河流水位变化趋势大致一致,但并非同步变化,总体上湖泊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河流水位的变化,B项错误。湖泊和河流有互补关系,其补给状况由两者的水位高低决定,图中显示大多数时间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河水补给湖水,C项错误。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的河流与湖泊水位差大,河、湖之间水体的补给更快,D项正确。答案(1)C(2)D考向二柱状坐标图的判读[典题示例]【典例2】(2016·上海地理)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据此回答(1)~(2)题。5(1)2009年到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产自于()①资源密集型企业②技术密集型企业③资本密集型企业④劳动密集型企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重庆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A.长江航运交通较便利B.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C.能源、矿产品产量大D.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009~2012年重庆市交通工具出口比重由40%以上下降到10%以下,下降幅度最大,交通工具制造业投资较大,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出口比重由2%左右上升到接近40%,上升幅度最大,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选B。第(2)题,重庆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相对较低,能使生产成本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故重庆生产的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选B。答案(1)B(2)B[方法总结]柱状图的判读原则61.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地理要素和图例的内容,再根据“点”“柱”或“线”所表示的数值信息分析其变化趋势。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布规律,点状图和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相对或绝对数量。2.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出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3.当出现左右纵坐标甚至多个纵、横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4.特别要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不能简单以“柱”或“线”的高矮来比较大小。5.判读坐标的变化趋势时不能有思维定势。如横坐标不一定总是向右增大。[培优演练]题组一由柱状图判断人口增长状况1.(2017·海南地理,1~2)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1)该国可能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所以可以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印度从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在2000年就已经是传统型。7答案(1)C(2)B题组二由柱状图判断沙尘暴天气变化2.(2017·郑州市质量检测)读埃及近22年间沙尘暴出现频数逐时变化图,回答(1)~(2)题。(1)一天中,埃及沙尘暴频数最高时,北京时间约为()A.14时B.18时C.20时D.22时(2)影响埃及沙尘暴频数逐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面温度B.植被覆盖率C.海拔D.降水量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位于东二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则两地相差6小时,埃及沙尘暴频数最高时为当地地方时14时,则北京时间约为20时。第(2)题,由图可知,沙尘暴频数高时,气温也较高,气温较低时沙尘暴频数也较低,因此影响埃及沙尘暴频数逐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面温度。答案(1)C(2)A类型二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典题示例]【典例3】读图,回答(1)~(2)题。8(1)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国家产业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c国第三产业占50%左右②a、b属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③c对应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④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a、b、c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工业布局影响因素(市场、动力和原料)的比重,则下列搭配正确的是()①a—炼铝厂b—糕点厂c—棉纺厂②a—水果罐头厂b—电子装配厂e—印刷厂③a—制糖厂b—炼铜厂c—家具厂④a—有色金属冶炼厂b—面包厂c—水产品加工厂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国家产业结构,c国第三产业占50%左右,①对。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大,a、b两国第三产业只占20%,比重小,②错。c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小,第三产业比重大,对应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③对。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b、a、c,④错。故选C。第(2)题,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比重,则a原料占比最大,是原料导向型工业;b动力占比最大,是动力导向型工业;c市场占比最大,是市场导向型工业。棉纺厂、电子装配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炼铝厂、炼铜厂、有色金属冶炼厂是动力导向型工业,糕点厂、印刷厂、面包厂、家具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水果罐头厂、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是原料导向型工业。故选C。答案(1)C(2)C9[方法总结]1.判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反映的是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构成,因而图中的数据只表示一种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所以,据此图读出的数据只是一种相对的比例关系,不是某种要素的具体数量。(2)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能是三项,不能随意增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例的总和为100%,而不能小于或大于100%。(3)三个坐标轴上所标数值由低到高的方向一致,即某一要素的数据变化是向右增大,则其他两个要素的数据变化也是向右增大。2.箭头指向法判读三角坐标图第一步: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下图。第二步:过图中标出的点甲,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第三步: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如上图所示甲点:(a:20%,b:40%,c:40%)[培优演练]题组一由正三角坐标图判断城市经济状况1.(2017·江苏地理,23~24)下图为“2012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两个城市为()10A.日照市B.潍坊市C.青岛市D.威海市(2)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A.单位GDP消耗大B.城市调控能力好C.单位GDP污染小D.城市发展水平低解析第(1)题,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特征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高,环境污染程度指数低,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低,威海市和青岛市符合此特征,故选CD。第(2)题,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高,环境污染程度指数低,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低,说明M类城市单位GDP污染小,单位GDP能耗小,城市调控能力好,城市发展水平高,故选BC。答案(1)CD(2)BC题组二人口年龄结构分析2.(2017·江西省十校联考)下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与其代表的国家对应合适的是()A.①—美国B.②—日本C.③—印度D.④—中国(2)关于②代表的国家叙述正确的是()A.未来10年该国劳动力将严重短缺B.该国政府应鼓励生育,接纳海
本文标题: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学科技能培养技能三常考地理坐标统计图的判读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6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