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图表助记|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读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图,回答问题。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2.范围:包括A广州、B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3.原因及特点进程原因特点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分布具有广泛性形成城市与乡村相融合、农业与非农业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地带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区域中心城市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城市化由城乡一体化向由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广州市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特点夯实基础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以后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程特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发展迅速多种形式引进外资和技术,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优化,技术水平提高,工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结果为工业起步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起轻型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乡村工业化;面临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思考探究1,城市化水平越高,是不是工业化水平越高?提示:不是。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越发达,第三产业的产值超过工业产值。三、珠江三角洲面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读珠三角景观及黑水侵入珠江口图,回答问题。1.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产生的原因(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2.表现与治理思考探究2,珠江三角洲地区一直具备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条件吗?提示:不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工资水平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丧失。|体系构建|考点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工业实力大大增强劣势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模式推动力区位条件特点存在问题珠江三角洲模式对外开放、外企建立毗邻港澳,国家政策优惠外向型经济为主,城市化进程快遍地开花,城市间功能重复,协调性差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经济基础好,城市密集度高,交通发达生产要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依赖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城市等级较合理环境污染较严重,产业升级应加快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区位条件较差,虽在沿海,但远离经济中心,山区丘陵地带交通闭塞不贪大求洋,小企业做大做强,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中心城市发展快企业经营分散,内部竞争强东北模式国有企业建立,重工业发展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随着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当地的钢铁、化工、建材、森林工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德宏模式沿边开放,边境贸易迅速发展毗邻缅甸,国家政策优惠加快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和大西南地区开辟新的产品市场和原料基地,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技术贫乏,管理薄弱(2018·石家庄二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1)~(3)题。(1)2001~2013年,“粤东西北”()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2)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3)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解析:(1)由材料可知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A正确;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再后来又小于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错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C错误;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D错误。(2)从表中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看出,“粤东西北”只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大于1,说明其制造业主要发展方向是劳动密集型行业,D正确。(3)由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表中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B正确。答案:(1)A(2)D(3)B考法一区域城镇化进程分析1.(2015·上海单科,19~20)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1)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解析:(1)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年到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应快速增加。因此A正确。(2)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业。A正确。答案:(1)A(2)A考法二区域城市化差异比较2.(2017·江苏单科,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图Ⅰ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图Ⅰ材料三图Ⅱ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图Ⅱ图Ⅰ材料三图Ⅱ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图Ⅱ解析:本题以我国三个区域区位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读图归纳能力。从材料三中可知1980年我国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最小。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深圳最特殊的区位条件是邻近香港。(2)本小题主要考查读图对比分析能力。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是滨长江、依上海。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广。(3)本小题主要考查提取图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的图中可知雄安新区空间位置特征是邻近北京、天津和靠近渤海,但有一定距离(有规划的快速交通与北京相连)。北京是全国科技、信息中心,因此快速交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是雄安新区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4)本题主要分析了三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差异,因此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地理科学思想。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4)因地制宜考点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3.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1.(2018·深圳模拟)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和几亿人生活改善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珠三角的城镇化三十年来,尊重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从低成本的发展路径,向创新和结构调整转型,为全国城镇化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探索和经验借鉴。读下图回答(1)~(2)题。(1)关于城市化对区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用地生产活动密度减少B.城市植物光合作用减弱C.地表径流变化幅度减小D.生态环境容量加大(2)目前下列产业能更好地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是()①第一产业②第二产业③第三产业④高新技术产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1)该区域城市化的大力发展,农业应朝着集约化的城郊农业发展,所以生产活动密度会增加。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雾霾等大气污染现象会出现,所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会减少,因此光合作用会减弱。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地表对降水的滞留作用会降低,因此地表径流变化幅度会加大。由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环境容量应该减小。(2)能更好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产业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答案:(1)B(2)C2.(2018·合肥模拟)IU比是指劳动力工业化率(工业劳动力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重)与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比值,IU比的国际标准值为0.5。用I/U的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下表回答(1)~(2)题。宿迁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的对比关系表年份I(%)U(%)I/U200526.831.460.85200631.432.40.97200731.434.10.92200836.235.91.01200938.037.71.01注:表中I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U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下列关于宿迁市城镇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化率增长较慢,城镇化率增长较快B.2008年以前,工业化率高于城镇化率C.2005年以来城镇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D.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实际带动能力较强(2)针对表格所呈现的城镇化发展特点,今后宿迁市应该()A.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B.限制乡镇企业的发展C.建设工业园区D.加快人口的输出解析:(1)工业化率增长较快,城镇化率增长较慢,A错;2008年之前I/U值均小于1,说明工业化率略低于城镇化率,B错;2005年以来,I/U值一直高于0.5,说明城镇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C正确;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实际带动能力较弱,D错。(2)由表格可知,宿迁市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建设工业园区,一方面可以加快产业集聚,实现集约经营,获取规模效应,大大提高工
本文标题:2019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35-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7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