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成才之路就像登山,从学校求学成才就是坐缆车登顶,而从“社会大学”成才就是一步一步登上山顶。你愿意选择哪一条?你见过从社会大学成才的人多吗?他们最终的成就高吗?++目标——生涯规划辅导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这是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3%——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其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60%——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27%——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老师:你十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周迅:成为最好的女演员,还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老师对周迅的目标进行倒推分析:28岁:你是一个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同时出了1张专辑。20岁:接拍大一点的角色;并开始作曲、作词。23岁: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和训练,音乐和肢体上的。25岁:演艺事业上不断进行学习和思考;在音乐方面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27岁:除了接拍各种名导演的戏以外,一定还要有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可以拿给你很多的唱片公司听。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将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可以实现的部分,不但能增加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能减少付出的代价。著名心理学教授史蒂文·里希指出: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两次获得世界冠军的秘诀•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本一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此对山田本一的回答,许多人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10年之后,这个谜底被揭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这样写到:•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目标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我们应该学会山田本一那样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小目标,然后分阶段地来实现它。考班级前五名语文英语数学物理选择题语言综合运用题作文题要合理,不可远远超于能力范围。要有一个时间期限。没有时间期限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要明确。如“我希望过幸福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幸福的生活?要把目标写在纸上。实际证明,写下自己目标的人比没有写下目标的人更容易成功。要把目标视觉化。正如《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中所写的:“在我发现奶酪之前,想象我正在享受奶酪,这会帮助我找到新的奶酪。”要严格执行制定好的计划,每日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并且时常这样问自己:“我现在做的事情会使我更接近我的目标吗?”☆一个人说:“太阳每天都要落下去!”☆一个人却说:“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来!”目标行动心态——爱默生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温家宝是在北京地质学院上的大学,他有次透露了自己在大学里如何分配读书时间:50%的时间在读教科书,应付考试,另外50%的时间在读课外书,“我把别人的睡觉时间拿来读书,晚上回宿舍,同学们都睡了,我总是读到最后熄灯。睡到半夜起床,又开始读书。那时候我没有手表,大约是早上两三点就起床了”。由于勤奋,大学36门功课,他得了35门优秀。遗忘规律
本文标题:激励中学生努力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84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