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7高考鉴赏散文表现手法的三个角度
高考鉴赏散文表现手法的三个角度-2-一二三三个角度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是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也是鉴赏、品评的基础,是散文阅读的重要考查内容。散文的表现手法主要是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的综合运用。-3-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一、修辞手法《考试说明》规定了九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含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鉴赏时要熟悉这九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常见设问方式】①画线语句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效果和作用?②文中画线的语句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③下列语句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请赏析其表达效果。④赏析画线的语句。-4-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典例1(2015·天津卷,《云和梯田》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已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5-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参考答案:①比喻、拟人、排比。②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6-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叠音词的运用效果。第一问难度不大,比喻:将“梯田”比喻成“梯子”。拟人:太阳“攀”上梯子。排比:“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金灿灿”。第二问:连用“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金灿灿”四个叠音词,韵律和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梯田的形象真实可感,如在眼前。-7-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典例2(2015·山东卷,原文《四堡雕版》见“掌握散文归纳概括的两类题型”部分)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参考答案:(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了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8-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解析:本题考查品析表现手法。从题干看,要求明确,要顾及两个方面: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1)首先要明确表现手法。“猜想”如花似锦,运用比喻手法;“如花似锦”与“灰飞烟灭”又形成对比。然后考虑“如花似锦”的“猜想”指什么。显然,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的繁盛充满了美好的想象,这想象像“花”“锦”一样,而实际上,“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的现实使作者美好的想象破灭了。(2)叙述对象是“历史”,却用了“走”这个动词,拟人手法显而易见,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流露出作者的惋惜和对过去的怀念。-9-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赏析修辞手法要注意三点1.用了什么手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手法。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情感、思想。3.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作用)。结合具体语句说明此种修辞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答案的组成如下: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取得了什么效果。-10-典例方法点拨一二三二、表达方式散文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对散文表达方式的鉴赏,重在辨析描写的手法和抒情的方式,以及各自的表达效果。【常见设问方式】①某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②赏析文中某段文字,指明其表达方式与作用。③文中使用什么手法来描写某物?请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11-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雪的出身洁白无瑕,白得耀眼,洁得令人陶醉。生活的辩证法既相辅相成,又相反相成,越是洁白的东西越容易显现出被沾染的黑污,越是容易被黑污沾染。雪是诚实的,却也充满着欺骗,或许是由于人们受现象蒙蔽而自欺欺人。你看雪多像鹅毛,多像棉絮,给人们目光的感觉是无比温暖的,可是你不能去触摸,它欺骗不了手感,雪给手指的信号是寒冷,是冰冻,是战栗。雪的形象和生命往往存在于瞬间,当三月的阳光投射到北方的大地,雪渐渐地化为一池一池的春水。可是雪对自己的死亡一点也不遗憾,它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溉土地,去滋润五谷,去换取丰收。所以,雪也是无私的,雪是奉献者。(节选自《北方的雪》)-12-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这三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试说明其效果。参考答案:前两段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作者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雪,揭示了雪的两面性——正因为雪洁白无瑕,才极易污染;太诚实了,反易被欺骗。末段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赞美了雪的无私,雪的奉献。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散文的表达方式。解答此题先要细读选段,找出采用的具体表达方式,然后逐一对表达效果进行鉴赏。-13-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典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欧阳书院已成卫河边的风景,我在这夜晚的风景里久久不能成眠。秋风拂过大地,我随风扶摇而上,看一个人怎样对天惆怅,惆怅中又带着怎样的调侃与放浪。你一定流过泪,没有泪水的男人是不真实的,只是我没有看见。故乡沙溪旁,满头白发的芦花摇出的风,一直吹过卫水,抖乱你的衣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生不可能长驻春天,那就在秋天里扎下根,把春天重新孕育。绵州、夷陵、扬州、滁州、滑州,欧阳公,你把坦荡和豪情种植在这些山水的深刻部位,让它们长出思想和灵魂,长出文字和墨香,没有人知道你的痛苦,亦如不知道你的快乐。你看,童子都睡了,你露出了宽怀的笑意。-14-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深秋的风重复着重复着,一直重复到现在。其实我不该想起这些,我应该想起醉翁亭的快意,想起蝶恋花的清香,可我还是忍不住。我还想起你的直率,你的不屈,你的无愧。就让我这样多想一些吧,想得多了,我就离你越来越近了。(选自王剑冰《道口·书院·秋声》)节选部分的第二、三段采用第二人称来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拉近与欧阳修的距离,使作者能够跨越时空与欧阳修直接对话,更显亲切。②使叙述具有抒情意味,便于表达作者对欧阳修的理解与赞颂。-15-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解析: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其作用与优势在于:增加亲切感,更直接,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文中的人物,直接对话;有呼告效果,便于抒情,可加强感染力。-16-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典例3(2014·湖南卷,原文《粮食》见“掌握散文归纳概括的两类题型”部分)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参考答案: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挠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②细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17-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解析:本题考查对散文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首先,确定“养猪送猪”的描写在文中的位置。其次,分析具体有哪些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包括搔痒,梳理毛发,清除虱子,特意放些红薯皮和糠,看着它吃,于心不忍,垫麻袋,肥膘的颤动,猪哼哼唧唧,奶奶的呼唤等。再次,指出这些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然后,分析这些细节在内容上表现出的感情。最后,分析“养猪送猪”这一情节在内容上起到的作用。-18-一二典例方法点拨三赏析表达方式要注意三点1.明确具体的表达方式。在一篇散文中,作者往往综合运用诸如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每种表达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要熟练掌握这些知识要点。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要将表现内容的特点与该表达方式本身的作用两者相结合,指出该种表达方式所产生的表达效果。3.结合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分析某段落或全文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时,要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散文的主旨;鉴赏文中某段文字特定的表达方式时,要关注该段文字在全文中所处的位置;答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时,要联系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一般作用来考虑。-19-一二三典例方法点拨即学即练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联想想象、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都是常见常考的手法。【常见设问方式】①赏析某段文字的表现手法。②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作者这样写有怎样的目的?③画线语段在表达上有怎样的特色?-20-一二三典例方法点拨即学即练典例1(2015·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甘森到了。”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21-一二三典例方法点拨即学即练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参考答案:途中自然景物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衬托。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的主旨。-22-一二三典例方法点拨即学即练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旅途中所见集中在选文第一段,连草都少见,不见飞鸟,可见景色荒凉。三、四段则描写了甘森充满活力与生机勃勃的一面。这样,用途中单调荒凉的自然景物衬托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景象,突出了对“甘森”的赞美之情,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23-一二三典例方法点拨即学即练典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圆明园与南方的园子不同,是大手笔的,那一种落魄也有着大气势,不那么讲究细节的。这里不适合闺怨女子游园惊梦,凄凄婉婉幽幽怨怨。他不太会自怨自艾,顾影自怜。这里是让你独怆然而涕下的。俄罗斯民族的苦难,凝结于那长夜无尽、莽苍的厚重荒原。而我们这个民族百年来的种种离乱变迁,最终可以以这个园子为缩影。他在时间洪流里,历尽劫波。这怨与屈来自多年前的一场大火。大的磨难与细碎磨折在他身体上轮番碾压过。而那种痛与落寞,是无法抚慰的。一切抚慰都是浮面的,于他来说,都是浮光掠影。这一个园子,让我觉得,我与那个以往觉得有些浮泛抽象的家国概念,在此刻是如此的接近,相依相偎,贴心贴肺。-24-一二三典例方法点拨即学即练在由黄昏而起的沉郁情绪中继续前行。在这个园子里,似乎一路走下去,便可路经四季,从荒芜冬天一直走至迟迟春日。圆明园的春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暖风拂面……(节自崔秀霞《静穆之园》)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运用了想象(虚写)和引用(用典)的手法,一方面体现在“路经四季”的幻觉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风暖燕飞的春景的想象中,并
本文标题:2017高考鉴赏散文表现手法的三个角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8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