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年卡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王丽1(1)班中国对联文化浅讲起源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神荼郁垒对联的起源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秦琼尉迟恭•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中华第一联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发展对联常识对联又称楹联、联句、对句等,俗称对子。对联是竖写竖贴的,在中间的上方,往往配有横额,横额又称横批或横披,概括对联的立意(虚额)或指明地点场所(实额)。专题讲解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它的量词为“副”,不能用“首”或“条”称呼。一副对联的字数可多可少,无字数规定,但要求要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仗,就是词句的对偶。它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一般情况下,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以此判断上下联。对联张贴时要按照传统的习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左右以面对欣赏着为分别。下联上联写作对联的要求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三、词性要相同或相对;四、上下联句法要一致;五、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六、上下联内容要相关;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词性:名词+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词性:名词+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结构:偏正+偏正+偏正+主谓结构:偏正+偏正+偏正+主谓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词性:名名+动名+形+动名,结构:偏正+动宾+形+动宾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词性:名名+动名+形+动名结构:偏正+动宾+形+动宾上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下联:俯首甘为孺子牛。上联:横眉冷对千夫子,词性:动名+形动+名名,结构:动宾+主谓+联合,下联:俯首甘为孺子牛。词性:动名+动名+名名结构:动宾+主谓+联合上联:才饮长沙水,下联:又食武昌鱼。上联:才饮长沙水,词性:副+动+名+名,结构:副词+动宾结构,下联:又食武昌鱼。词性:副+动+名+名,结构:副词+动宾结构,对联的分类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集句联集句联: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它是从古今文人的诗词、赋文、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联句。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集联还可使人自然地联想到所集的原作,无形中给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这对陶冶情操,交流心灵,大有裨益。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水如碧玉山如黛人想衣裳花想容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守株待兔,缘木求鱼练习1、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打乱,请根据上联内容调整下联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下联内容: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绿树池边此间有舜日尧天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阕?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阕?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棕树剥皮成光棍刘伶饮尽不留零大鹏展翅恨天低粗毛野兽石先生细羽家禽砖后死小犬无知嫌路窄花椒开口见黑心贾岛醉来非假倒对联由两个相对的句子组成。它的上句叫上联,也叫出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句;上下两句对称,是对联的最主要特点。所谓对称,就是:内容要相关,字数要相等,句法要相似,音韵要和谐。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特点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对联的特点1、墨,泉。2、钓鱼,打虎。3、一叶孤舟,坐了两三个旅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了八九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日一定要中。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上联:春晖盈大地平平平仄仄下联:正气满乾坤仄仄仄平平对联的特点:平仄协调古代汉语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古汉语中平为平声,“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现代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现代汉语中平为阴平、阳平,仄为上声、去声。(但是应该注意,由于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有十分之三异音,因此不能将此作为区分平仄的绝对标准。古入声字已分别进入了现代汉语读音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了)。仄起平收万家腾笑语四海庆新春此联,以“万”对“四”属于数词对数词,“家”对“海”属于名词对名词,“腾”与“庆”两个动词相对,“笑”、“新”是形容词相对,“语、春”又是名词相对。从结构上看,上下联都是主谓宾句式。对联的特点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对联口诀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岁月峥嵘须奋斗年华潇洒莫蹉跎才成志立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必须直写竖贴,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内容相关4、平仄相合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联的特点:对仗工整对联的横批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与对联紧密相关。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有的对联有横批,有的没有。(附)横批字数————多为四字形式————独语无对内容————配合联语位置————上方中央返回对几个简单的词组辞旧岁()千山秀()蜂采蜜()行千里路()迎新春万水清蝶恋花读万卷书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合谐地处在统一的意境中。反对: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串对:流水对、走马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正对上下联各写一事,都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犹如两山对峙,山根相连;或如两湖相映,水脉相通。瑞雪片片兆丰年腊梅点点报新春反对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把主体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串对上下联所说明的问题,意思顺承;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表现的主题。不入巫山峡焉见神女峰对仗方式分类:1、工对工对,也称严式对。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即词性相当、节奏相同、结构相似。请看下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香。2、宽对宽对,就是指联中的绝大部分对仗工整,这是相对于工对而言的。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限,一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如厦门太平岩联: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做主乐天成。3、当句对当句对也称句中对、自对。对联不但要做到上下相对,有的多句联(或长联)本句之内前后也相对。它不但可以解决在某些词语求对时遇到的困难,而且可使对联,特别是较长的联对灵活多变,产生抑扬顿挫的音律效果。如岳飞墓联:将军报国,宰相和戎,义愤动千秋,臣节无惭追壮缪;庙拓明朔,陵依霞岭,馨香绵万载,孤忠共喻有蕲王。4、单句对有的联在本句中自对,但上下句却不相对,我们称之为单句对,如苏州月驾轩联:在山泉清,出山泉浊;陆居非屋,水居非舟5、借对借对就是利用汉语的特殊特征,在一词语同时具备两种意义的状态下,作者在联中用的甲义,又借用它的乙义同另一词相对,如:人近百年犹赤子;天留二老看玄孙。趣联巧对一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众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二刘贡父善作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三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蒋介石竞选总统时,续范亭戏作一联: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硬。此联把蒋介石的丑态勾画得维妙维肖,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贝时璋、吕淑湘等人。途是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对联故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盖世,为世人所景仰,他写的对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又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与门前: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前去偷揭。可在月光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他只好溜走了。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日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围观人,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一看,齐声喝彩,拍掌称妙。趣味对联一:纪晓岚9岁那年,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手里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这时,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岚赶忙把树枝藏在
本文标题:奇妙的对联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95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