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历年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1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思想主旨是()A.尊尊亲亲B.恭行天罚C.以德配天D.明刑弼教2.下列说法,与“明德慎罚”原则不相吻合....的是()A.父死子继,兄终弟及B.彼裕我民,无远用戾C.奸宄杀人,历人宥D.父子兄弟,罪不相及3.下列说法中,周公所反对的是()A.明德慎罚B.罪人以族C.刑罚适中D.平易近民4.邓析私自制定的法律被称为()A.禹刑B.吕刑C.竹刑D.汤刑5.孔子所说的“礼”,一般是指()A.仪礼B.周礼C.刑法D.民法6.“行仁政而王”的主张出自()A.孔子B.王夫之C.韩非D.孟子7.“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的说法出自()A.墨子B.孔子C.荀子D.孟子8.墨子和墨家学派所代表的社会阶层主要是()A.奴隶主B.奴隶C.地主D.小生产者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A.道家B.法家C.儒家D.杂家10.“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的说法出自()A.《老子》B.《庄子》C.《韩非子》D.《荀子》11.“法者,国之权衡”的说法,体现了法的()A.公开性B.规范性C.变化性D.自然性12.汉初黄老学说发展的顶峰之作是()A.《吕氏春秋》B.《白虎通义》C.《南华经》D.《淮南子》13.“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的说法,反映了贾谊主张()A.专任刑罚B.无为而治C.礼法兼用D.以礼治国14.董仲舒“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思想本质是()A.君主立宪B.天下一统C.天道循环D.君权神授15.提出“理直刑正”法律主张的晋代思想家是()A.张斐B.杜预2C.阮籍D.拓跋宏16.隋文帝杨坚早期的立法思想是()A.以轻代重B.德礼为本,政教为用C.一秉于礼D.轻罪重刑17.宣扬“天刑”说的唐代思想家是()A.柳宗元B.王夫之C.朱熹D.韩愈18.在柳宗元看来,法律起源于()A.良知B.势C.圣人D.契约19.下列人物中,反对恢复肉刑的是()A.白居易B.朱熹C.刘颂D.章太炎20.《大学衍义补》的指导思想是()A.经世致用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等贵贱,均贫富D.更法改图21.宋明时期,提出“审刑名”司法原则的思想家是()A.张居正B.丘濬C.范仲淹D.王安石22.明代主张“法在必行,奸无所赦”,严于行法的思想家是()A.范仲淹B.张居正C.张之洞D.丘濬23.黄宗羲提出立法要“以天下为主”,其中“天下”是指()A.个人B.官吏C.皇帝D.人民24.明清之际,主张“严以治吏”、“宽以养民”的思想家是()A.黄遵素B.王夫之C.顾炎武D.沈家本25.清代思想家魏源的代表作是()A.《律表》B.《春秋繁露》C.《海国图志》D.《资政新篇》26.曾国藩认为宇宙一切事物的根源在于()A.诚B.忠C.义D.信27.根据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君主专制、民主、立宪B.民主、立宪、君主专制C.君主专制、立宪、民主D.君主专制、民主、共和28.旧三民主义的核心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主主义D.民权主义29.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中,属于“治权”范畴的是()A.选举权B.考试权C.罢免权D.创制权30.近代提出“恢廓民权,限制元首”观点的思想家是()A.孙中山B.宋教仁C.章炳麟D.沈家本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3选或未选均无分。31.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A.管子B.孔子C.孟子D.荀子E.董仲舒32.为了贯彻赏罚,韩非提出的原则和方法有()A.信赏必罚B.合于形名C.赏罚有度D.德主刑辅E.厚赏重罚33.下列属于李世民法律思想的内容有()A.安人宁国,惟在于君B.国家法令,惟须简约C.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D.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E.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34.太平天国法制建设实践中,所包含的思想成分有()A.农民平等、平均观念B.皇权主义C.宗教迷信D.向西方学习E.君主立宪35.下列主张,属于谭嗣同“冲决一切封建网罗”法律思想的有()A.君主专制制度是不合理的制度B.修改法律就必须反对纲常名教C.废科举,兴学校D.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E.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令顺民心”37.“燔《诗》《书》而明法令”38.“有治法而后有治人”39.“一秉于礼”40.《孔子改制考》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子产公布成文法的意义。42.简述朱熹的法律思想。43.简述张之洞“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的法律思想。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论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45.试论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45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商朝的宗教迷信中,主宰一切的至上神是()A.玄鸟B.祖先C.上帝D.黄帝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描绘的土地制度性质是()A.土地公有制B.土地王有制C.土地私有制D.土地自由买卖制3.西周时期的过失犯罪当时被称为()A.眚B.非眚C.惟终D.非终4.春秋时期批判“刑不可知”,主张公开法律的思想家是()A.周公B.管仲C.商鞅D.韩非5.先秦儒家中曾吸收法家霸道思想的是()6A.孔子B.孟子C.子思D.荀子6.《庄子》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主宰是()A.刑B.法C.礼D.道7.“法与时移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的说法,体现了法的()A.可变性B.公正性C.公开性D.规范性8.“贤不足以屈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的说法出自()A.《韩非子》B.《慎子》C.《商君书》D.《管子》9.下列法家主张中,与现代财产权利学说最为接近的是()A.兴功禁暴B.一断于法C.严刑重罚D.定分止争10.东汉末年,主张恢复肉刑的著名思想家是()A.曹参B.萧何C.仲长统D.刘秀11.提出“名教出于自然”法哲学观的晋代思想家是()A.王弼B.张斐C.嵇康D.刘颂12.“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一语的出处是()A.《九朝律考》B.《唐律疏议序》C.《大学衍义补》D.《重刻唐律疏议序》13.丘濬以“应经合义”作为“百世定律之至言要道”的思想来源于()A.陈宠B.贾谊C.朱熹D.韩愈14.王安石主张“刑平而公”,关键在于严厉制裁违法犯罪的()A.权贵B.皇帝C.百姓D.商人15.金世宗“官爵拟注,虽由卿辈,予夺之权,当出于联”的说法,体现了“八议”的最高决定者是()A.百官B.百姓C.宦官D.皇帝16.在明末清初思想家中,主张地方分治的是()A.顾炎武B.张之洞C.张居正D.黄宗羲17.《读通鉴论》的作者是()A.贾谊B.沈家本C.王夫之D.黄宗羲18.“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出自()A.魏源B.龚自珍C.洪仁玕D.梁启超19.“天下婚姻不论财”的说法,反映出太平天国领导人反对A.自由恋爱B.劫富济贫C.买卖婚姻D.纳妾蓄婢20.近代提出“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著名人物是()A.梁启超B.张之洞C.魏源D.曾国藩21.近代中国洋务派中,认为《大清律例》具有十大“仁政”的是()A.左宗棠B.张之洞C.沈家本D.李鸿章22.康有为将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的祖师爷,其目的在于()A.维护祖制B.中体西用C.走向共和D.变法维新23.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A.神意B.良知、契约C.战争D.自由意志24.谭嗣同认为“仁”的第一标准是()A.平等B.自由C.民主D.纲常25.《论国家主义与家族主义的区别》一文的作者是()A.沈家本B.劳乃宣C.杨度D.张之洞26.清末提出“法学之盛衰,与政之治忽,实息息相通”的思想家是()A.沈家本B.孙中山C.伍廷芳D.张之洞27.孙中山将“三民主义”的一贯精神概括为()A.独立、自由、民主B.自由、平等、博爱C.民有、民治、民享D.自由、民主、法治2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赋予民族平等、人民主权以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是()7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天坛宪草》D.《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29.章太炎的“四权分立”方案中,最具特色的是()A.纠察权B.监察权C.教育权D.考试权30.认为中国远古“未有礼乐刑法与礼乐刑法之差”的近代思想家是()A.沈家本B.章太炎C.龚自珍D.王夫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能够反映贾谊政治法律思想的文章主要有()A.《过秦论》B.《论积疏》C.《治安策》D.《大政》E.《天人三策》32.下列反映“德主刑辅”的说法有()A.天之任德不任刑B.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C.以德化民,以刑弼教D.明刑弼教E.孝者,天之经也33.主张按照时代需要立法,反对祖宗之法不可变革的思想家有()A.司马光B.苏东坡C.张居正D.王安石E.朱熹34.下列人物中,曾经表达迫切要向西方学习观点的有()A.龚自珍B.洪仁玕C.康有为D.魏源E.梁启超35.清末礼法之争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有()A.刘廷琛B.张之洞C.曾国藩D.劳乃宣E.冈田朝太郎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铸刑书37.“原心论罪”38.“君臣共理天下”39.“太平之世不立刑”40.《大清新刑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41.简述周公的“中罚”思想。42.简述唐律维护等级特权的立法思想。43.简述《资政新篇》的法律思想特征。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4.试比较分析儒、墨两家的“尚贤”思想。45.试评述沈家本“有其法,尤贵有其人”的法律思想。2012年4月真题答案另见文件夹PDF文本全国2010年4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商朝的刑法总称是()8A.禹刑B.吕刑C.汤刑D.五刑2.“恭行天罚”的思想本质是()A.神权法B.自然法C.制定法D.习惯法3.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A.族诛连坐B.罪上一身C.尊尊亲亲D.以德配天4.管仲“国之四维”的思想本质在于强调礼义的()A.教化作用B.宗教作用C.社交作用D.强制作用5.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先秦思想家是()A.子产B.叔向C.慎到D.商鞅6.晋代杜预所言“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先秦人物是()A.邓析B.公孙侨C.申不害D.管仲7.孔子“无讼”的法律思想,不仅将断狱作为制裁手段,还将之当成()A.刑罚手段B.禁制手段C.教育手段D.惩罚手段8.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A.性善论B.性恶论C.双性论D.无性论9.先秦法家兴起以前,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A.名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0.下列思想家中,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主宰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孙子1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性法规的作者是()A.李悝B.子产C.邓析D.商鞅12.商鞅的“变法论”可以归结为()A.“法者,国之权衡”B.“不法古,不修今”C.“抱法处势则治”D.“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13.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A.商鞅B.李斯C.韩非D.申不害14.汉代将谶纬神学与儒家经典结合起来的著作是()A.《新书》B.《论衡》C.《新序》D.《白虎通义》1
本文标题:历年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49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