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备课
张星完全小学小学科电子备课专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1张星完小电子备课科目:科学年级:杜琳平张星完全小学ZhangxingWanquanXiaoxue张星完全小学小学科电子备课专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2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备课_三_年级(下册)学期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现有一个教学班,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二、本学期达到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张星完全小学小学科电子备课专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3科技的发展。三、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情况: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二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游戏里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我们吃什么”、“阳光与生活”、“电的本领”5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第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有关里的现象进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第二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对地球、太阳的概况有初步了解。第三单元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土壤的来源,从而使同学们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第四单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试验第五单元以学生对常见的几种动物的人是为基础,层层展开,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够成功的乐趣。四、教学重点、难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五、进度安排1、小车的运动鞋底花纹的启示2.20---3.82、跷跷板弹簧力的学问3.9---3.163、有趣的磁铁空气在哪里3.16---3.234、热空气风的形成3.23----3.295、地球的大气层土壤里有什么3.30---4.56、土壤的种类土壤与植物4.6----4.127、认识岩石做个岩石百宝箱4.13---4.19张星完全小学小学科电子备课专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48、蚂蚁它们都是鸟4.25---5.69、猫和兔多样的动物5.9----5.1710、灯泡亮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5.18---5.2512.研究探究6.13----7.1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七、教学中采取的方法及措施1、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2、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3、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4、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5、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八、本学期业务学习内容及其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时间学习形式主题主讲人主持人2.24集中培训《烟台市小学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王雪梅王仁香3.2分散学习针对培训内容进行分散学习3.9学习体会针对本阶段学习内容与情况书写学习体会3.16读书交流交流上周书写的学习体会王仁香3.23集中培训《关于加强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意见》谢淑锋王仁香3.30分散学习针对培训内容进行分散学习4.6学习体会针对本阶段学习内容与情况书写学习体会4.13读书交流交流上周书写的学习体会王仁香张星完全小学小学科电子备课专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5九、课题研究内容《依托班班通环境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实践研究《依托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4.20集中培训《如何进行课堂观察》王仁香王仁香4.27分散学习针对讲座内容进行分散学习5.4学习体会针对本阶段学习内容与情况书写学习体会5.11读书交流交流上周书写的学习体会王仁香5.18集中培训《合作达标教学模式》王仁香王仁香5.25分散学习针对讲座内容进行分散学习6.1学习体会针对本阶段学习内容与情况书写学习体会6.8读书交流交流上周书写的学习体会王仁香6.15集中培训《烟台市“班班通”背景下小学教学指导意见》李颖王仁香6.22分散学习针对培训内容进行分散学习6.28学习体会针对本阶段学习内容与情况书写学习体会6.29读书交流交流上周书写的学习体会王仁香7.6个人总结教师个人对本学期业务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各教研组长王仁香第_一_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__常见的力__张星完全小学小学科电子备课专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6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科学教科书的第一单元,学生在第一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转承到本册教学内容上。小学生经历了第一册《科学》学习,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单元在“制作能力”、“猜想与假设”、“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方面,延续了第一册教科书的培养要素,进行了有效的深入。在“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建立假设”、“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等科学探究方面,本单元给学生搭建一个操作的平台,在科学探究的构建逻辑上,体现了一个上升的趋势。因此本单元的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目的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明白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存在于我们周围,有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有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有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有基本粒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核力……这些无处不在的力,每时每刻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2、让学生能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对各种力的现象进行解释,但是他们还不能通过比较科学地、积极地探究各种力的现象来认识力。3、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物质世界中的具体内容标准: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弹力、摩擦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探究怎样才能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本单元的科学探究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张星完全小学小学科电子备课专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7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制作简易科学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侧重于养成想知道、爱提问的好习惯,培养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本单元课与课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小车的运动》主要让学生通过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体会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以此为生发点和生长基演化出探究摩擦力的《鞋底花纹的启示》,探究弹力的《弹簧的学问》,探究磁力的《有趣的磁铁》等课题。同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根据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把本单元的各课活动内容定位在“游戏”的范畴之内,因此又衍化出《跷跷板》、,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力的显著特征,通过设计改变变量的探究实验寻找各种力规律性的变化。五、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小车的运动》第二课时《鞋底花纹的启示》第三课时《跷跷板》第四课时《弹簧的学问》第五课时《有趣的磁铁》张星完全小学小学科电子备课专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8_小车的运动_备课课型:_新授__时间:2012__年_2_月_20_日教学内容:小车的运动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2、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3、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教学重点:探究发现拉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的实验设计。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学法:演示实践法教法:创设情境,提示法,提问法。教学准备: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米尺、秒表、易拉罐、小桥模型、测力计、乒乓球、足球、篮球。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1)组织游戏:老师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同学甲蹲在地板上,分别找几个同学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置。师生交流游戏规则。(2)交流反思:谈话:你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学生:使劲儿地推他拉他都能使他离开。张星完全小学小学科电子备课专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9谈话:推和拉都使劲儿说明我们用了力,离开原来的位置我们也可以说它运动起来。(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推力和拉力。2.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推和拉都是力(1)提出问题: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静止的同学运动起来,还能不能使其它静止的物体也运动起来?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教师主要针对推、拉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及物体受力后怎样运动进行引导。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以鼓励性的语言,引导者的身份适时给学生以适当的评价,使活动的开展更加的有效。全班交流。教师谈话: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介绍给大家?(2)探究推力和拉力都是力谈话:大家的讨论结果只是大家的猜想,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不是这样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验证一下。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谈话: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在动手操作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发现与原来的猜想一致吗?学生汇报交流,汇报时尽量让学生把他们的发现都讲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讲清楚:他们的发现与推力、拉力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学生在汇报结束后自己总结各组发现的相同之处,即上述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被施加了推力和拉力。活动二:我们来玩小车(1)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的。提出问题:小车运动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学生预测:教师谈话:小车在受到推力和拉力时会运动起来,那么小车的运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系呢?我们不
本文标题: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19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