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2018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第3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内容索引重温高考演练模拟课时作业知识网络答题语句聚焦热点题型13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题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生态系统的类型:(将a~j按类型入座)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e.农田生态系统f.果园生态系统g.冻原生态系统h.淡水生态系统i.荒漠生态系统j.人工林生态系统梳理知识要点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a、hb、d、g、ic、e、f、j2.生态系统的结构(1)组成成分成分范畴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热能、、空气、无机盐等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把无机物制造成,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消费者主要指等异养型生物加快生态系统的;对植物的、种子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主要是营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返回到无机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用阳光水绿色植物有机物化学能动物物质循环传粉腐生无机物易错提醒对生态系统生物成分认识的四个误区误区1: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误区2: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误区3: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误区4: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2)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①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者,后面的都是者,不含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个,这是因为能量沿食物链是的。③食物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只有。④某一营养级生物的含义是该营养级的,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生物种群。3.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生产消费分解者5逐级递减所有生物捕食(2)食物网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②形成原因: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也可能被所食。③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除了捕食,还有。(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渠道。相互交错多种植物多种肉食性动物营养级竞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1)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2)所有的生产者都是植物,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3)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4)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诊断与思考√×××(5)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6)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如图表示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食物链。提示图中共有8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2)图中的食物链为什么能构成食物网?提示因为有的生物可以被多种生物所捕食,有的生物可以捕食多种生物。(3)图中哪些生物同时具有捕食和竞争两种种间关系?提示吃虫鸟和蜘蛛、青蛙和蜘蛛、猫头鹰和蛇。(4)如果大量引入兔,短时间内会对其他生物的数量造成怎样的影响?提示狐的数量会增加,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因兔大量吃草而减少。命题点一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1.(2016·襄阳四中高三周考)中华灵芝,又名紫芝,是一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的珍贵真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紫芝是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紫芝能分解动植物残体,处于食物链的顶端C.紫芝的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禁止采伐紫芝属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就地保护答案解析探究命题方向命题点一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全部的异养生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解析方法技巧(1)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①“自养型生物”=“生产者”,即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和蓝藻等)和化能自养生物(包括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②“捕食异养或寄生异养型生物”=“消费者”,其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是以捕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③“腐生异养型生物”=“分解者”,其是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的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等)。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2)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D、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D、C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命题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方法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答案解析D.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命题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方法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链是:丙→甲→乙→丁B.丙种群数量增加,甲、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丁的体型最大,单个个体占有的能量最多D.在其他食物链中,乙和丁之间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答案解析方法规律(1)根据能量或者有机物的含量“由多到少”书写食物链根据各类信息书写食物链的方法营养级ABCD能量(有机物)15.9870.71.9141.0根据能量或者有机物的含量由多到少,可以确定食物链为:B→D→A→C。(2)根据重金属、DDT等浓度“由少到多”构建食物链(网)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度(mg·L-1)0.0570.51680.39有机汞存在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汞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成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有机汞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从而判断食物链(网)如右图:(3)根据数据的各种变式模型书写食物链:图1和图2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为依据,图1中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图2中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图3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D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中的食物链是D→A。命题点三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5.(2016·定州中学高三开学考试)a、b、c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答案命题点三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6.下图所示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答案解析(1)若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整个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都会减少,简单记为:“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2)“天敌”一方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数量会增加,但从长时间来看,会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简单记为:“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这种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物链而定:“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大体遵循如下思路:①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归纳整合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情况分析②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的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减少,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③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数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简单记为:“食物网,食物链,生物数量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概念理解梳理知识要点输入源头: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传递途径:形式:有机物中的_______⇓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热能⇓散失形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过程:自身呼吸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食物链和食物网化学能化学能2.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①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该营养级的能量,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②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可存在的去向:a.自身;b.流入;c.被分解利用;d.未被利用的能量。摄入能量(a)-粪便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同化中能量(c)特别提醒①某营养级“粪便”中能量应属其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或上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的一部分,如兔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的同化量,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②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和动植物残体以化石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最终也将被分解者利用。(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①能量流动的渠道是。②能量散失的途径是各种生物的(代谢过程)。③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呼吸作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3.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原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长期的结果,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一定的,不能逆转;能量以的形式散失,不能再被生产者利用。(2)逐级递减①原因:某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要消耗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被利用,所以不能将全部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②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比值。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自然选择热能自身呼吸分解者同化量10%~20%4.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使能量得到的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的部分。人工生态系统最有效能量流动关系对人类最有益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1)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2)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个营养级()(3)兔吃草后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4)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该狼获得了兔子能量的10%~20%()(5)能量流动规律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热能越多,所以能量流动一般不会超过4~5个营养级()(6)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诊断与思考×××××√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流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有哪些来源?提示一个来源是光能,另一个来源是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分别是多少?提示肉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0.25+0.05+2.1+5.1=7.5×103kJ/(m2·y);植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7.5-5)+0.5+4+9=16×103kJ/(m2·y);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16-2)+3+70+23=110×103kJ/(m2·y)。(3)生
本文标题:2018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3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