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五章_封建社会前期服装
第五章封建社会前期服装——成熟与融合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公元年481589百家争鸣、区域文化格局、楚袍与楚文化历经15年,政治、文化、经济融合过度阶段丝绸之路、手工业的发展玄学的自由风、文化的多元激荡浪漫主义色彩恢弘、朴实、舒放的风格各民族服饰的融合,追求时尚第一节丝绸之路一、丝绸纺织的空前发展春秋战国——蚕桑丝绸业中心(多种花纹的丝织品、刺绣、织锦)战国至秦汉——地方性丝绸和织锦(北方以齐鲁为最优秀的丝织品出产地魏晋时期——四川蜀锦(取代了陈留、襄邑锦织物的盟主地位)原始社会就有桑蚕之业,蜀人的始祖名叫蚕丛,教民种桑养蚕,“蜀”本意为蚕。•锦:古代丝薄制造技术最高水平的代表•蜀锦:汉代至魏晋时期锦织品中的精品•汉代手工业的发展,纺织印染技术的提高,促使丝绸产品的空前丰富。•丝绸纺织的普及,又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丝绸纺织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丝绸质量,一时达到了服装衣料的顶峰。二、丝绸产品的类别根据生、熟和纺织结构及厚薄、色彩取名•名称反映了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复杂性•科技、文化的融合使得丝绸产品多样化1.平纹织物2.绞丝织物3.提花织物4.染色多层织物——锦1.平纹织物绡与绢纱縠(hu)一种经纬线构成方孔的平纹丝织物有纤细、稀疏、轻盈、透亮的特点纱的分化物,也是平纹方孔表面起褶皱,又称绉纱。工艺较复杂。绡是生丝织成的平纹织物,密度稍稀,经丝较纤细,质地轻薄如雾。绢也为同类,有生绢、熟绢之别生丝:蚕茧缫(sao)丝后的产品。熟丝:生丝脱胶之后的产品缫丝素纱禅衣(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实物)身长:128cm袖长:190cm重量:49kg2.绞丝织物——罗•罗是最具代表性的绞丝织物•它是经丝互相绞缠后呈现椒孔的丝织物•特点:质地轻薄,丝缕纤细,结实耐用•罗未起花——素罗•罗地上起花——花罗(提花罗)•各种带有图案的罗根据图案命名——菱纹罗、牡丹罗•根据经丝绞缠的数分——二经绞罗、三经绞罗、四经绞罗等,元代已发展到七经绞罗。•罗帐——南方夏季用作帐幔素罗花罗花罗3.提花织物绮(qi)绫平纹地起斜纹花的织物。汉代的绮是用一组经丝和纬丝交织的一色素地,生织后炼染的提花织物,质地松林,光泽柔和,色调均匀。斜纹(或变形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丝织物。纹路由散花纹、山形纹、几何纹发展到动物纹、人物纹。“乘云绣”黄绮菱纹罗绮汉“乘云绣”黄绮4.染色多层织物——锦•用染好的色丝以水平纹或斜纹的多重或多层组织成各种花纹的丝织物。•复杂的工艺:•蚕丝染色—按色丝排列配置牵经—根据图案提沉起花—穿综上机—编成规律提花程序—织成锦•丝织品的种类还有许多,有的因时代变迁而异名。•这些名称体现了中国丝绸悠久的历史文化,更能说明中国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并且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具有相当精湛的技术基础。绫罗彩绣三、丝绸之路的开辟•战国时期,秦国,丝绸战马•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两次西域•东汉初年:匈奴强盛,丝绸之路被阻断58年•汉明帝时期: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恢复时间丝绸之路武威酒泉玉门关乌孙国大夏月氏康居大宛……•主要物品:•丝和丝织品、铜铁器•西域交通打通之后,丝的输出自然成为汉王朝最大的利益,这条中西交往的必经之道河西走廊就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首先,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最早窗口之一。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中国文化影响了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历史上是有非常的意义的事件。•其次,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接受先进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第二节楚汉袍服一、楚文化与楚袍•楚文化缩影:•失蜡法的青铜器、金币、银币、木雕工艺品、帛书帛画、先秦竹简、举世无双的青铜编钟、漆器、丝织锦绣衣裳、纹饰图案等等。•楚文化在战国时期发展到鼎盛,高超的丝织和丝绣水平,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楚袍•多为直裾,曲裾较少•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4世纪,战国中晚期,楚文化鼎盛时期,直裾为当时的时尚款。•曲裾袍:承战国深衣式,西汉早期多见。•直裾袍:西汉时出现,东汉时盛行。•裤:为袍服之内下身所服,早期无裆。•褝衣: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直裾袍及内衬裙曲裾袍及其内衬之衣•楚袍以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的帛画上描绘的曲裾形制最具特色。•衣领、边等部位有宽阔深色的厚实锦缘边,绣有条纹,衣袖为琵琶袖,小口大袖,即俗话说的“张袂成荫”。•袍身瘦小,袍长曳地,绣有卷曲纹,曲裾绕于前,腰系宽带。•这种形制为汉代袍服所借鉴。楚袍形制楚袍特点•曲裾、细腰•男女束紧腰身使宽大的长袍显得更为灵动,这一形制应源于春秋时“楚王好细腰”的装束心里。•反映了当时从众的审美心理,一君所好,全国效仿。楚国男子的曲裾深衣(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帛画)穿曲裾深衣的楚国妇女(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楚袍纹样•南方山川迤逦、风光奇瑰的风格•国人敬鬼好巫,崇日尚赤的地方特色•纹样题材具有一定的象征含意,当时最为流行的是龙凤纹。•题材除了龙凤,动物,几何纹等传统题材,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穿枝花草,藤蔓纹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题材。马砖一号墓出土文物•绣绢衣衾、彩色织锦,纹样为龙凤升腾的舞蹈形象•主色彩:白、土黄、深褐、绛红、紫红、黄棕、黑•副色彩:蓝、灰绿、灰黄、茄紫、茶褐、粉红、灰银等•黑色:通常做主色,在深浅褐色中作衬托色彩特点•黑红为名贵色彩•明暗相衬,对比强烈汉文化与汉袍•源于楚文化•史官文化,特点多为写实性,朴厚,宏伟而飞动•破除陈旧、创建新风•具有宏伟气魄和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的文化汉袍形制•承袭了秦代礼仪,以袍服为主•受楚袍影响最大•分曲裾交领和直裾交领,皆右衽,袖和领都有花边,以菱纹、方格纹为多,比衣服的花纹显得素淡。汉袍曲裾•衣襟右侧连缀一块三角形的帛,使衣襟延长,尖端绕至身后再从左腋下绕至身前•稍短曲裾只绕至身后止汉袍直裾•楚袍的延续•自西汉至东汉逐渐普及,最终取代曲裾袍,成为主流服装款式直裾取代曲裾原因•裈的出现:一种有裆短裤•不用袍服罩于身外,便于劳作•曲裾袍的遮掩功能逐渐消失,而较为方便的直裾受到重视,广为流行起来。•但直裾禅衣不能作为礼服进入宫廷,否则视为不敬。袍•袍为长衣,从上到下严严实实地裹住身体,有种深沉而庄严的气度•汉袍褒衣博带,宽袂如荫,曲裾如翼,纹样华美,是对楚袍的发扬,又是汉风宏大深博精神的一种表现第三节魏晋南北朝衣衫一、魏晋大袖衫•文化背景•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到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共369年。先为魏、蜀、吴三国呈鼎立之势。后来,司马炎代魏,史称西晋,不到四十年遂灭亡-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隋朝,统一全国,方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这一期间,一方面因为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南北迁徙,民族错居,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因此,对于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初期各族服饰自承旧制,后期因相互接触而渐趋融合。从而翻起了中国服饰变革浪潮的新的一篇。一、魏晋大袖衫1.魏晋文化对服装的影响•从文化的角度来观察,这个年代的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旧文化的破灭,多元文化融合的新文化的产生。•服装的变化预示着政治的变化服饰的多样化1.上长下短,上衣重叠下裳而穿2.贫富差距两极化3.上衣瘦小下衣宽大,下衣掩住上衣(类似韩服)4.妇女裲裆外穿5.妇女以兵器做头饰•皆是由于社会政治动荡引起的服饰多样化,一元化的政治被瓦解,旧的文化模式崩塌。•服装也在此时出现了较自由的发展空间,束缚人们的礼仪被粉碎了佛教盛行,玄学兴起•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改变•文人志士的崇尚自由,追求精神愉悦,向往大自然之美,厌倦世俗的礼教•周汉礼制的服饰制度将人们极大的禁锢起来,在长期的压制下便会向与之相反的方向爆发2.大袖衫•形制:为交领直襟式,长衣大袖,袖口不收缩而宽敞,有单、夹两种。另有对襟式,可开胸而穿衣不系衣带。•特色:穿着方便又能体现人的洒脱和娴雅之风•代表作:竹林七贤•众所周知的竹林七贤,不仅喜着此装,还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戴卷梁冠、穿袍服的贵族男子(顾恺之《列女图》局部)魏晋南北朝:戴巾子、穿宽衫的士人(孙位《高逸图》局部)大袖衫对妇女服装的影响•妇女以襦、衫、裙为服•形制:衫为对襟,束腰,两腋上收线成弧形下垂过臀形成大袖,袖口缀有色条边;下衣为条纹间色群,或其他裙式。梳双环髻的妇女(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梳环髻或丫髻的妇女(河南邓县出土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大袖衫流行成因1.造型趋简、合体2.礼服性质削减,便服性质扩增3.服装可随意改变造型4.思维的解放,与传统思维形成反差•大袖衫的变化无定而又相互效仿的服装风气,是与动荡的社会和文化相共振的二、裤褶(xi)与裲裆•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融入,形成了新的服装形制——裤褶与裲裆•整体形制:上衣(褶)下裤•改变来源:“胫衣”与“穷裤”的结合体•特点优势:直接外穿,行动方便,可配上衣褶1.裤褶裤•形制:合裆,裤脚有小口、大口之分。大口不便于活动,但保持了汉族的穿衣习俗,于是在膝下缚一条带子,称为“缚裤”。•形制:短上衣,夹层,形若袍褶裤褶戴笼冠及小冠、穿裤褶的北朝侍从2.裲裆•形制:用前后两片衣片,在肩部和腋下用袢带联结。里面填有絮,男女皆穿,后来因穿于外面,而绣上图案。•用途:内衣,用来保暖,方便活动;后改变材质,为军戎服中的护甲,称裲裆甲,一护胸,一护背,无衣袖戴兜鍪、穿两裆铠的武士(北魏加彩陶俑,现藏于日本京都博物馆)•原为北方胡人服装的裤褶和裲裆,融入中原服饰并汉化,标志着少数民族服饰与汉族服饰的融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第四节男子冠巾与时尚•冠巾:古代男子必戴的头衣,即表示身份,也折射出古代人的审美心理•楚国人的审美在于细腰,人显得修长,加之高冠,人就更显修长,这种以修长为美的人体欣赏心理对后来服饰变化有着较大的影响•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制定了官服制度。汉明帝和公卿诸侯首次穿着冕冠衣裳举行祭礼,这是儒家学说衣冠制度在中国得以全面贯彻执行的开端。汉明帝的祭服、朝服制度包括冠冕、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等序,它的重点在冠冕,朝服采用深衣制。•首服冠巾帻首服•亦称元服。元本指头。黄帝垂裳制天下的时候就发明了冠,“峨冠博带”自此便成了华夏衣冠的代称。汉民族的成人礼——男子冠礼,女子笄礼,足见首服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朝服的首服,有严格规定。东汉永平二年,孝明皇帝诏有司博采《周官》,《礼记》、《尚书》等史籍,重新制定了祭祀服饰和朝服制度。其中关于冠,有诸多式样•一、冠冕冠•俗称“平天冠”,这时的冕冠“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彩色为组缨。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进贤冠•文武官员所戴冠为两种:进贤冠和武弁•进贤冠是我国服装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种冠式,在礼服中始终居重要地位。•形制:前高7寸,后高3寸,长8寸,公侯有3梁,博士以上二梁,博士以下一梁。宗室刘氏为二梁。•文官、儒士冠之•长冠: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有木俑戴之,多为宦官、侍者用。但贵族祭祀宗庙时也戴。因汉高祖曾以竹皮为长冠,因此也被称为“高祖冠”或“刘氏冠”。•武冠:武将所戴之冠,加貂尾者为“赵惠文”冠,•梁冠:也叫进贤冠,为文官用。实际上,远游冠与通天冠均为梁冠之属。•法冠:为执法官戴用汉代长冠(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着衣木俑)巾•巾本是古时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标志,男人到20岁,有身份的士加冠,没有身份的庶人裹巾。•巾起源早,商周时庶民用来约发,士以上者有冠无巾,秦时流行于士卒中,称士卒为“苍头”,百姓为“黔首”•巾长3尺,宽2.2尺•以巾裹头,以为雅尚,汉至魏晋,文人儒士所喜好帻(ze)•帻为男子束头发的首服,目的是长发不至下垂蒙面•帻是战国时由秦国兴起的,帻类似帕首的样子,即是包发巾的一种,秦汉时不分贵贱均可戴用,戴冠者衬冠下,庶民则可单着之。•汉代戴进贤冠时,先戴帻,再戴冠•汉代在额前加立一个帽圈,名为“颜题”,与后脑三角状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长,武官的冠耳短。•其形似便帽,成平顶状的,叫平上帻•高超部分成介字形屋顶状的,叫介帻•前低后高状叫
本文标题:《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五章_封建社会前期服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4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