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绪论-中医基础理论-徐财神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护理等专业用绪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护理等专业用徐财神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绪论目录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二、中医学的学术特色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四、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五、中医学的科学思维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七、中医药文化八、《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中医学的主要特点–中医药文化•难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及医学模式–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研究人体生命运动、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传统医学科学•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是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你觉得这个中医学的定义跟上一个中医学的定义有什么区别?那个更好?)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的特点–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医学模式——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况•中医学以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人为中心,从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去探讨人的生命过程及防治疾病的规律,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整体医学模式二、中医学的学术特色•中医学理论是系统的生命科学理论,其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医学模式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学术特色•中医学所具备的整体医学特征、重视大生态的“天人合一”思想、“治未病”思想、个体化诊疗和应用自然药物、自然疗法等特点,不仅符合当今人类医疗保健的要求,更显示着自身的科学价值理论特色•融会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概念,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吸收了古代自然、社会、生物、心理等多学科的重要成就,从整体、联系、运动的观念出发综合地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重视自然、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其理论形成之初,就确定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整体医学模式雏形治疗优势•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个体化诊疗,以及整体调节的思想,符合人体多样性的特点,更符合现代治疗学的发展趋势•对诸多疾病,如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肿瘤以及老年病等,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在农村、社区等卫生保健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方药优势•我国有中药材12800多种,历代医籍记载方剂10万多首•目前我国生产的中成药有5000多种,是新药筛选开发的巨大资源,这些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应用的有效方药,具有开发投资少、风险小、周期短的特点保健优势•中医学以“重预防、治未病”为指导思想•中医药学在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方面拥有系统的理论和许多有效的办法,其中根据“药食同源”理论研制开发具有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抗疲劳等多种功能的食品,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天然中药及自然疗法具有毒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易应用于基本卫生保健的突出优势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具体体现在中医学研究对象的确立,自身特点的确立,以及理论体系内容的形成和完善三个方面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因素•古代解剖及生理现象的观察•长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古代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渗透•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长期医疗经验的反复验证•从甲骨文上就有疾病名称,象疾首,疾耳等•“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而熟,令人无腹疾”四、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奠基阶段——先秦、秦、汉时期•成长阶段——魏、晋、隋、唐时期•创新与争鸣阶段——宋、金、元时期•成熟阶段——明清时期•发展与提高阶段——近代和现代先秦、秦、汉时期——奠基阶段•这一时期,在前代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人体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方剂和中药等各个领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部经典著作中《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等•《黄帝内经》:食管与肠的比例是1:35,跟现代解剖学1:37非常接近;在血液循环方面,已认识到血液在脉中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还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最早的“治未病”的论点。•总之《黄帝内经》涉及到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摄生、脉象、经络、病机、诊法、辩证、治则、预防以及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等诸多方面处于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所以说《黄帝内经》是搏大精深的医学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撰•用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和治法等,尤其在脉诊、经络、命门和三焦等的论述方面,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难经》是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中医经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经宋代林亿等整理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辩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中医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上工治未病”,“方书之祖”《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大约成书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总结了汉代以前的中药学内容,载药365种,根据其功效和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并论述了四气、五味等中药学理论,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四气,五味,还有黄连治痢,常山截疟,麻黄治喘等魏、晋、隋、唐时期——成长阶段•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医学理论与技术也得以不断地发展与提高,出现了众多的名医名著,中医基础理论进一步的充实与系统化•此时期随着中医临床理论的发展,分支学科逐渐形成并日益细化,形成临床分科。魏晋六朝以后,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等先后建立起来,有利于临床学术的发展皇甫谧•晋代,著《针灸甲乙经》,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总结了秦汉三国以来的针灸成就。王叔和•晋代,著《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深入地阐明了脉理,确立了寸口诊脉法,首创“三部九候”及脏腑分配原则巢元方•隋代,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书•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病源和症状孙思邈•唐代,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一书载方5300首,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自《黄帝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尤其是在脏腑辨证方面有了较大的发挥宋、金、元时期——创新与争鸣阶段•宋金元时期,哲学流派的学术争鸣,经济和科技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思想家的革新精神,为中医学术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医学家们在前代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大胆创新,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在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学术争鸣中,中医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陈无择•宋代,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阐述了“三因致病说”,把复杂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大类,发展了张仲景的病因学说,使中医病因学说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折,•畏溺压,有悖常理,为不内外因”钱乙•宋代,著《小儿药证直诀》•系统地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治病多用寒凉方药,后世称他为“寒凉派”•李杲(东垣)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被称之为“补土派”•张从正(子和)善用汗、吐、下三法,后世称之为“攻邪派”•朱丹溪(震亨)治病时善用养阴方药,被后世称为“滋阴派”•刘完素主火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善用寒凉药物,有“主火学派”和“寒凉学派”之称。为后世的温病学说开创了先河。•李东垣则着重研究脾胃元气的理论,提倡“人以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用益气升阳之方法去治疗疾病,故被称为“补土派”。•张从正则精研仲景的《伤寒论》,认为人之患病,多由邪生,其治病善以汗、吐、下三法以攻逐邪实,邪去则正安。故后人称为“攻下学派”。•朱丹溪则善治杂病,认为湿热相火为病十之八九,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相火论”,善用养阴方药治疗疾病,故后人称为“养阴学派”。•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气氛活跃,虽各有不同,但均各有发明,各有创见,都从不同的侧面充实和发展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明清时期——成熟阶段•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编辑了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了进一步的完善,藏象理论得到不断丰富,临床各科的辨证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出现了许多有重大意义的医学创新与发明,尤其是温病学说发展迅速张景岳•明代,编著《类经》及《景岳全书》•《类经》将《黄帝内经》的内容按门类整理注释,条理井然,便于查阅•《景岳全书》在阴阳学说及藏象学说等方面的学术观点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明代李中梓在总结前人对脏腑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王清任•清代,著《医林改错》•《医林改错》改正了一些古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并发展了瘀血理论,并创立了一系列活血化瘀的方剂温病学派•明·吴又可著《温疫论》,创立了戾气学说,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清·叶天士著《温热论》,首创卫气营血辨证,为温病学派的创始人•清·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明清时期的温病学说,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辩证论治的一门独立的新兴临床学科。吴又可著《温疫论》,提出戾气学说,“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传播途径是从口鼻而入。总之,温病学说发展了《伤寒论》的有关内容,填补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空白,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到封建后期最重大的进展和成就。近代和现代——发展与提高阶段•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发生了大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继承与创新并存的趋势•在经典理论继承方面,一是继续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就,二是加强中医教育•在学术创新方面,出现了中西汇通的学术思潮五、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注重宏观观察•重视整体研究•强调功能联系•擅长哲学思维:中和思维、类比思维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病理上的整体性脏腑的病变,可反映于体表、组织或官窍;体表、组织、官窍有病,也可影响脏腑;脏腑之间相互影响;形与神相互影响•诊断上的整体性通过观察五官、形体、舌脉等外在变化,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治疗上的整体性在探求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治疗原则与方法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人体也随季节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昼夜晨昏的阴阳消长,人体亦与之相应•不同的地域气候、地质、
本文标题:绪论-中医基础理论-徐财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5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