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中日关系PPT(2013)
中日关系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中日关系一、日本概况二、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三、中日关系的现状四、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五、促进中日关系改善急需扶正压邪六、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发展中日关系中日关系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相望。海岸线长3万多公里,多海湾和良港。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000多个小岛屿组成,也被称为“千岛之国”。一、日本概况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0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中日关系一、日本概况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国会是最高权力和唯一立法机关,分众、参两院。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厅(部委)的大臣组成。首相(亦称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产生,天皇任命,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脑。其他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免,天皇认证。中日关系一、日本概况明仁天皇安倍晋三日本今年第二季度的GDP总值为1.28万亿美元,中国同一季度的GDP为1.33万亿美元,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数据,金融海啸前,中国连续4年双位数经济增长令国内生产总值(GDP)急增4.3万亿美元。美日2009年GDP分别为14.2万亿和4.9万亿美元。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日关系二、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日关系(一)古代中日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中日关系“徐福东渡”与中日“血缘关系”公元前210年,泰始皇再次派徐福携带童男童女以及百工巧匠技师、武士、射手500多人,装带五谷种子、粮食、器皿、淡水等,入海去仙山求药。徐福东渡没有获得“不老药”,却在熊野浦登陆后,发现了“平原广泽”(即日本九洲)。长生不死之药没找到,返回恐遭杀身之祸,便长居于此,不再复返。日本学者:30%的日本人有中国血统。日本新宫市徐福公园内的徐福雕像二、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1784年,在日本九州北部博多湾口的志贺岛出土了铸有“汉委奴国王”的金印。汉委奴国王印中日关系中日关系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日本大和地区的一个大国-史称大和国统一了日本,曾先后多次向中国派遣使者,使中华文化得以在日本广泛传播。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公元630年至894间,共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有13次。日本遣唐使纪念碑隋唐盛世,日本屡派“遣唐使”大举学习中国文化。中日关系宋朝期间日本民间人士来宋较多。元朝时,忽必列两次派兵想征服日本,结果都应为台风而失败。中日关系遂告中断。明朝时,两国关系得到了恢复,开始贸易往来。之后,虽然日本实行锁国政策,但是中日间的贸易来往从未中断。中日关系总之,从秦汉时代到中国败于鸦片战争以前,除了元朝侵扰日本那段时间以外,中日之间的来往日益增多,中国是日本一个非同寻常的邻国。中华文明成为日本人汲取智慧和养分的重要源泉。中日关系(二)近代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中华人民的反抗斗争二、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日关系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而日本的崛起又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列强在远东的角逐日趋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中日关系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中日关系七七事变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中日关系(三)战后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和平往来(1945年至1972年)二、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日关系中日两国结束了战争状态,却并未建立起正常的关系,反而陷入了一种几乎没有往来与完全停滞的状态。中国主张“政经不可分”的统一性原则,而日本则持“政经分离”立场。中日关系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导致两国民间关系完全断绝,两国在政治关系严重倒退的同时,仍然保持了民间关系的联系渠道。二、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日关系日本投降五十年代中日佛教交流岸介信与佐藤荣作(四)中日邦交正常化及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1972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二、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日关系1972年周恩来总理会见田中角荣首相周恩来总理对中日交往关系史的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中日友好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邓小平中日关系中日关系1983年11月,胡耀邦访问日本,这是中共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访问日本,也是第一次访问西方国家。在两国首脑举行的会谈中,中曾根建议在发展中日关系的三项原则中再加入一条“互相信赖”,于是形成了“和平友好、平等互利、互相信赖、长期稳定”的中日关系四原则。1984年3月,中曾根访问中国,同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承诺继续向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并且在北京大学进行了讲演,表示决不允许在日本恢复军国主义。(五)中日关系在曲折中前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6年)二、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日关系中日关系海部俊树,日本政治家,众议院议员,1989年8月9日出任日本首相。幼时的海部,经历过的战争创作伤难以磨灭。这样的经历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他立志成为一名政治家,也成为一名著名的和平爱好者。其公开表示“日本历史上对南京人民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我作为一名政治家,要向南京人民表示深深的道歉。”1992年10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宴请了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中日关系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1998年《中日联合宣言》签署中日关系(一)“编撰会”右翼教科书问题(二)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三)日美同盟与日台关系问题(四)钓鱼岛主权与东海问题争议(五)高层互访中断与民众感情恶化小泉内阁时期中日政治关系恶化,中日之间的问题集中爆发:中日关系(六)全球化背景下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2006年至今)二、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中日关系1.“破冰之旅”2.“融冰之旅”3.“迎春之旅”4.“暖春之旅”安倍访华----破冰之旅2006年10月8日,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后首次访问中国。这是日本首相第一次把中国作为上任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也是5年来日本首相对中国的首次访问。中日领导人对改善和加强两国关系的重要性达成了新的共识,将中日关系的定位: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战略互惠关系”。标志着中日关系打开政治僵局。中日关系温家宝总理访日----融冰之旅2007年4月11日至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中日双方就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达成一致,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融冰之旅”实现了两国领导人互访,使中日关系有了新的良好开端,增强了人们对中日关系未来的信心。中日关系福田康夫访华----迎春之旅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日领导人就中日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一致同意推动中日关系发展到新阶段,对于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日关系胡锦涛主席访日----暖春之旅2008年5月6日,胡锦涛主席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后再次访日,与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关系中日关系战略互惠关系,尽管在两国首脑的多次表述中具体的内容多少有些不同,但是总的意思应该是相互支持或至少了解对方的国家战略和基本政策,在信任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在各种双边或多边范围内的合作关系。也就是说,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是:中日两国共同为亚洲以及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建设性贡献,是新时代赋予两国的庄严责任。日本学者小岛朋之认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存在九大变数主要有:经济变数,即两国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感情变数,即两国国民对对方的好感度;地区变数,即东亚地区的主导权问题;历史认识变数,即对历史认识问题的处理;台湾变数,即台湾内部或台湾海峡的任何变化;东海海域及领土变数,即围绕东海资源和划界及钓鱼岛争端的应对;美国变数,即美国的东亚政策及其对华对日政策的任何变化;中国国内变数,即中国国内的稳定与否;中国对外政策变数,等等。中日关系三、中日关系的现状(一)2010年撞船事件(二)2011年面临灾难的关系缓解(三)2012年钓鱼岛交锋(四)安倍晋三上台后的执政措施以及对中国的影响2010年中国渔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相撞及日本海上保安厅正式逮捕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中日关系2010年9月7日上午10点15分左右,在钓鱼岛久场岛西北偏北约12公里的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与那国”号船尾附近和在现场海域作业的中国拖网渔船“闽晋渔5179”船头附近发生碰撞,巡逻船的栏杆支柱断裂。次日凌晨日本海上保安厅正式逮捕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9月10日日本石垣简易法庭批准检方申请,把詹其雄拘留10天直至19日。这一事件随即引发了中日两国间激烈的外交摩擦,也让中日民间情绪再掀波澜。中日关系(二)2011年面临灾难的关系缓解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的海啸,导致福岛的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成为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对此迅速以多方式表达提供援助的善意。中日关系紧张程度有所缓解,基本恢复常态。中日关系(三)2012年钓鱼岛交锋日本媒体1月29日称:日政府将钓鱼岛黄尾屿附近3座小岛分别定名为“西北小岛”、“北小岛”以及“北东小岛”。赤尾屿附近的一座岛屿被命名为“北小岛”。中日关系石原慎太郎首相野田佳彦发言表示钓鱼岛要国有化中国海监66”船在我国管辖海域巡航执法中日关系中日关系8月15日中国香港保钓人士高喊口号出征香港保钓船遭日方船只碰撞致船身毁烂保钓人员登岛(四)安倍晋三上台后的执政措施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特殊的家族背景安倍晋三被日本媒体称为“纯种政治家”。从家庭出身来看,安倍是名副其实的世袭政治家。在战后日本历史上,出现了三位右翼首相。他们是:岸信介、佐藤荣作、安倍晋三。有趣的是,这三位右翼首相都同出于岸信家族,充分反映出日本政治的家族特点。安倍晋太郎与安倍洋子岸信介佐藤荣作1、日本政治右倾化抬头日本政治右倾化,主要指日本右翼势力及其主张在政界逐渐占上风并影响政府决策的一种政治倾向,导致中日政治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中日关系恶化两国国民感情恶化中日经贸关系下降中日人员交往下滑•日本政治右倾化右倾化表现不同1、日本政治右倾化抬头2012年日本大选结果表明,日本政治右倾化进一步发展,日本政坛格局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民主党再度沦为在野党自民党获得执政地位日本维新会成为最大的右翼政党三分之二以上席位2013年日本参议院选举1、日本政治右倾化抬头安倍内阁主要成员的历史观偏右,参拜靖国神社的阁僚将增多,自民党及其内阁成员结构的右倾化值得关注安倍对历史问题的态度令邻国不放心日本政治右倾化抬头2、安倍政治的最大目标是修改战后日本宪法,摆脱战后秩序束缚。安倍推动通过国民投票法修改宪法第九条将事关日本能否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获胜将推动修改日本宪法谋求修改宪法中日关系前景不容乐观主张行使集体自卫权3、钓鱼岛之争与安倍对华政策倾向(1)对待钓鱼岛问题,态度强硬(2)攻击中国、丑化中国3、钓鱼岛之争与安倍对华政策倾向安倍内阁在钓鱼岛问题上不会改正野田内阁的错误,甚至可能变
本文标题:中日关系PPT(201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6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