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成都东湖公园园林赏析
成都东湖公园赏析简介1园林艺术2园林构景手段3Contents目录新繁东湖是唐代著名宰相、政治家诗人李德裕任新繁县令时所开凿,位于原县署之东。故称东湖。东湖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仅存有迹可考的两座最早古典人文园林之一,(另一处在山西新绛县)建园早于苏州园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园林面积三十五亩,水面约三分之一,两宋时不断有所修葺,明末荒废。现在基本保持了清代同治三年(1864)大修后的面貌。东湖是崇祀名宦乡贤的纪念性园林,有着巴蜀古典园林自然天成,古朴典雅,乡情飘逸的风格。园内建筑有青砖黛瓦,系川西民居的格局,与环境极为协调。千余年来,东湖盛名不衰,历代均为川西名人学士雅集之处,给后人留下了大量诗文、匾联、书画作品。东湖碑林中珍藏大量名家书画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东湖公园简介1、园林平面布局东湖的整个布局较为自由,从平面布局来看,无轴线可寻,水体占了整个园区三分之一的面积,有开阔的大面积湖池,也有蜿蜒曲折的小桥流水,颇有江南园林的韵味。建筑沿湖布置,形成环状的浏览线,疏密有秩,平衡合理。2、东湖公园的园林艺术2.1山水布局东湖公园布局以水体为主,环湖点缀楼、台、亭、榭,形成环湖游览路线,这与江南园林的布局较为相似。园中之水既有大面积的开阔水面,又有蜿蜒溪流,塑造水之多样形态,“欲汪洋,欲回环,欲深静,欲肥腻,”形成了视觉体验完全不同的水岸空间,水岸朴直,以清简见长,是为川西园林拙朴之风。山石驳岸与花木草坡相间小桥凌波,池水萦回,溪流涧涧,园内水景丰富多姿。2、东湖公园的园林艺术2.1山水布局东湖公园东南部有一约5m高的土山,乃凿湖之土垒成,若蝙蝠偃卧湖畔,名曰:“蝠崖”。土山与青白江楼共同构成园林南向视觉屏障,山坡种草植树,创造了高低错落之园林空间,这也是塑造园林空间序列的重要手法。园林北部亦筑有土山,与城墙共融为一体,此城墙不同一般所建城墙,与李德裕之相位有关,指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2园林建筑由于历史沧桑,东湖内建筑屡建屡毁,唐代建筑已经难以考寻,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其形式多样,楼、台、亭、阁、廊、轩、桥、榭、堂、庑、肪、居等20余处。建筑多为开敞式,木梁构架。悬山或歇山顶,小青瓦屋面,青、灰、褐三色,简朴古雅,小巧轻盈,具典型的川西风格。主要景点包括古柏亭,城霞阁,瑞莲阁,篁溪小榭,冰玉轩,月波廊,怀李堂,珍珠船,清白江楼等。文风亭知稼亭见山亭古柏亭伴梅亭苍翠亭园内主题建筑是为纪念李德裕而修建的怀李堂,清末进士赵熙曾题词:“千秋乡风繁县好,万花湖水相公游。”怀李堂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同治年间。建筑坐北朝南,两翼有廊伸出半抱湖面,厅两端有廊抱湖,东端建有瑞莲阁(取意于王益瑞莲歌)西端建有珍珠船。西南隅面对清白江楼(纪念宋代铁面御史赵扦)。珍珠船以北新建有碑廊,存有金代黄华老人诗碑,李卫公遗像碑和费中文先生遗像碑,以及自宋以来名人撰写的碑、匾20余块,楹联10余处。2.2园林建筑清白江楼构思奇变,下部敦实厚重,而又中开一圆洞门,纳入园林变化万千:上部体态,四面临空,翼然若飞,“翩翩有君子之风”,与蝠崖上的见山亭同为园林的制高点。园内多草亭,如伴梅亭,蜷翠亭,见山亭皆以草覆顶,显示川西建筑之拙朴之色。2.3空间序列2.3空间序列相对于江南园林“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闭曲折,川西园林新繁东湖则显舒朗开阔,但依然有咫尺山林、步移景异之妙。东湖公园毗邻新繁正西街,而一条绿荫夹道的狭长园路则将闹市之喧嚣远远拒之门外。沿园路前进经三贤堂,则来到园林的二门,经门洞向内望去,瞅的园内绿荫蓊翳。踏入园内,略右转,只见高堂之上清白江楼昂然屹立,其四角翼然,体态轻盈,然高台将人的视线高高阻隔,仅现一圆形门洞,采用透景的方式,隐约见到其内部有湖池林篁,使得幽闭的空间略通透。继续东行,高台之侧蝠崖偃卧,古木交柯,前行有一湾碧水绕成一狭长空间,中得双岛,林木参天蔽日。经过石拱桥走到第一个岛,古柏亭掩映于从林中。往东走,经过曲折的石桥,就到了城霞阁。经过城霞阁再往北走,通过石桥便到了见山亭。再往北走到瑞莲阁,视野非常开阔,南望见山亭,西眺清白江楼,北有怀李堂。到达瑞莲阁,来到主景区域东湖,视野渐阔,空间开敞,建筑在古木掩映下均沿着宽广的湖面展开。此处南面可以望见山亭(位于蝠崖上),西对望四费祠,北有怀李堂。因为湖面北侧有长廊和篁溪小谢,园中的白鹭偶尔掠过,人的心绪也开阔起来。经过瑞莲阁向北走便进入一处幽廊小径,一边烟波浩渺,一边曲溪暗影,颇有空间互换之妙。长廊西边有篁溪小榭,往西走到怀李堂,是全园空间最开阔的地带。怀李堂后为花南砚北之轩,绿窗洞开,北临万花湖,西连月波廊。“望之如折叠屏风。”其北槿篱茅舍晚香斋(赏菊处)和光斋堂。跨过小桥往北走到梅岭城墙处,水巷复环,小桥层叠,非常幽静。登上城墙,视野开阔。往南看可以看到全园景色,西北方向又能远远的看到雪峰,这就到了景观序列的尾声了。通过地形起伏叠嶂,池水的环绕曲折,以迂回之路径,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变化。新繁东2.4园林生态系统东湖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候鸟白鹭的栖息地。园中古木参天,幽篁苍翠,小溪环流,亭台楼阁散见于绿荫深处,其间白鹭欧欧,鸟语啁啾,,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小宇宙,达到了生物体相互间的动态平衡。园内古树名木很多,言李德裕曾手植三柏二楠于园中,其余还有几百年历史的菩提、紫薇、龙形铁树、罗汉松、皂荚等,杂以古藤、幽篁,其间配置桃、荷、桂、梅等花木,颇具“高林巨树、垂葛悬藤”之古风。蝠崖沿湖一侧的土山甚至护堤上亦是布满了桂树、女贞、楠树等。,齐齐伸向湖面,蔚为大观。而梅岭上也是茂林修竹,地面覆有兰、玉簪等喜阴性植物。3、园林构景手段(一)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以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进入东湖公园的大门,经过双重石门,看到大片荷塘,非常有意境。位于勾氏盘溪上的一组假山石,在空间的划分上对景致有一定的遮挡,坐在古柏亭对望蝠崖,形成不完整的空间,在功能上面起到遮挡的作用,在情趣上也有颇能释去急切的心情,然后再去漫步寻觅幽览胜地。位于东大门入口照壁为正面为东湖公园全景图,背面为东湖公园赋,在入口处通过这一手法,将园区内的景观做适当的遮挡,避免一览无遗。(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站在湖边看远处的风景时,因为有伸出的树枝作装饰而生动起来。(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两侧的视线大而无挡,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方法即为夹景。走在丛林夹道欣赏远处的风景时,两边美丽的林带和起伏的土山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的,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从远处看亭子和长廊是一种风景,在亭子和长廊往外看又是一种风景。(四)对景(五)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六)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七)借景借景就是在园林设计中,将视力所及的范围内各种在形、声、色、香等方面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入到园林构图空间中。借景能扩大园林空间,增加景观层次。借景因距离、视角、时间、地点等不同而有所不同:①远借是指借园林外的远处景物。②邻借亦称近借,在沿水面河浜处设假山驳岸,其上建复廊以及面水轩,透过复廊上面的漏窗,使园内外景色融为一体。③仰借为借高处景物。④俯借为借低处景物,⑤因时而借、因地而借,包括朝借旭日,晚借夕阳,春借桃柳,夏借塘荷,秋借丹枫,冬借飞雪,乃至山泉流水,燕语莺歌皆可借之。总结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成都东湖公园园林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8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