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老、庄之道之庄子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庄子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导入: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6世纪,中国出现了老子与孔子;•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希腊出现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犹太出现了先知运动,这个运动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现了耶稣你熟悉下列句子吗?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熟悉下列句子吗?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君子之交淡如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成者英雄败者贼与惠施的辩论庄子石匠运斤.swf看图说成语一、结识庄子•庄子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和《庄子》一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庄子的介绍•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姓庄名周,宋国蒙(在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漆园吏。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先秦时期最具哲学家气质的人,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复杂而深远。庄子简介.wmv庄子其人其事•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若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生活清贫终生不仕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淡泊名利鼓盆而歌——庄子的生死观•庄子妻死,惠施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关于《庄子》其书•庄子》一书,现在仅存西晋玄学家郭象编辑注释的三十三篇,分别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杂篇的思想与内篇不尽一致,可能掺杂了庄子门人、后学以及道家其它派别的作品,但外、杂篇的某些篇章也可反映出庄子的思想。二、《秋水》文本内涵解析•宏博恣肆的文风•人类认知和价值判断的洞见•小大之辨与人自身的局限性•超迈的人生境界二、《秋水》文本内涵解析•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人的认知活动受时空限制,人处身狭隘,用渺小或片面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而产生错误的结论。二、《秋水》文本内涵解析•通过北海若与河伯的对话,认识到大小只是相对的概念。•人必须从他狭小的生存环境中摆脱出来,看到世界的宏大,打破有限认知的限制。•现代科技对《秋水》思想的验证(播放PPT)二、《秋水》文本内涵解析•寓言说理的风格把河流与大海拟人化,寄寓哲理,十分生动。•虚构神话人物的情趣河伯看见大海时的自惭形秽北海神谆谆善诱的慈爱形象《庄子》在中国散文史上有何贡献•《庄子》一书,以其傲世独立的精神内涵、汪洋恣肆的文章风格和舒卷自如的语言技巧,创造性地发展了散文的文体,在中国散文史上独具一格。《庄子》散文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气势奔腾浩瀚,表现了作者巨大的、惊人的想象力,富有农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三、教材拓展:庄子思想与处世态度•庄子厌恶人间世务,否定世俗道德,他清高孤傲,视显贵的宰相之位如腐鼠、轻视尧舜之功业。认为在乱世之中,应不求闻达,潜隐于人世,隐居山林,与时俱化,返归万物本然状态,才能避祸,以保存自己生命的本真才是最重要的,进而追求“道”的高远境界。庄子的人生修养•庄子视名利、巧智会破坏人的自然之性,使人失去天真,更会招致祸患,所谓“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故提倡断绝一切物欲巧智,保持自己的本来天性,养神全精,超越本能的存在,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境界。庄子的人生修养•庄子认为若要体悟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的大道,就需要无思无虑、忘形、忘利、忘心,才能体悟得到。•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皆有生死,生死只是一种形相上的变化,故人死不用太过悲伤。庄子视死生如旦暮,存亡为物化,看破生死,超越生死,与造化相游。庄子理想的精神境界•庄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如至人、神人、圣人等,其心智经过洗炼,超脱世间的名利。将内在自我的本真天性,与外在事物的自然本性互相配合融和,天人合一,并具有超脱和神异的特征,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无所依靠、无任何负累的绝对逍遥、自由的境界。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的思想•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他思考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短促的人生,寻觅着一条通向精神解脱之路。庄子思想之“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庄子思想之“齐物论”他主张以绝对至高的“道”去观物。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齐一,彼此没有分别。一切事物的性质、差别等都可泯灭,万物都是“道”所生。由以上的观点推论,世间便没有古今、大小、强弱、高低、长短、是非、先后之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人生应该看透功名、势利、权位、荣贵,抛开一切束缚,从而使人的精神获得充分自由。庄子通过描写广大无穷的世界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希望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进入至人无已的境界。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诗意人生•庄子借蝴蝶来比喻人类“自适其志”。蝴蝶翩翩飞舞,遨翔各处,不受空间的限制;同时,蝶儿逍遥自适于阳光、空气、花朵、果园之中——这象征着人生如蝶儿般活跃于一个美妙的世界中,可任意地自我吸取,自我选择——这意味着人类意志的自由可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所谓自然,是指天然而成,自在自为,不受外来干预的状态。•《庄子·秋水》中说:“何谓人?何谓天?”答曰:“牛马四足,是谓天,穿牛鼻,落(络)马首是谓人。”他认为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符合自然的状态。庄子的影响•在一个混乱的社会里,庄子为人们设计了自处之道。在他所建构的价值世界中,没有任何的牵累,可以悠然自处,怡然自适。•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平盛世时,儒学思想往往抬头,然而,每当政情动荡,社会大乱时,儒学思想便失去效用,而道家思想则应时而兴。
本文标题:老、庄之道之庄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0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