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护理查房腰椎结核骨科朱雪莉2016.06.16概述腰椎结核发病率较高,为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一位,其中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椎板、棘突、关节突和横突结核极少见。本病发病率高的原因:其一:脊柱为躯干的支柱,而腰椎负荷大,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劳损机会多;其二:结核多侵犯松质骨,腰椎结核多发于成年人。病因腰椎结核和其他部位结核一样大多是由肺结核引起,结核菌随血液流传到骨组织,大多数结核菌被消灭,腰椎结核的病因只有少数结核菌逃避抗体结核药物,隐藏在身体内,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定植感染,造成骨质破换发展成为骨结核。结核菌喜欢生长在血液丰富的地方,记住椎体以松质骨为主,它的滋养动脉为终末动脉,静脉血流到这里的速度缓慢,结核杆菌容易停留在椎体部位。而腰椎的活动度在整个脊柱中最大,因此在骨关节结核中,以腰椎的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及特点1.一般症状起病缓慢,有低热、疲倦、消瘦、盗汗、食欲不振与贫血等症状。儿童常有夜啼、呆滞或性情急躁等。2.疼痛疼痛是最常见、最先出现的症状,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及扣痛,在劳累、咳嗽、睡前疼痛加重。早期疼痛不会影响睡眠;病程长者夜间也会疼痛。临床表现及特点腰椎结核的特点腰椎结核患者在站立与行走时,往往用双手托住腰部,头及躯干向后倾斜,使重点后移,尽量减轻体重对病变椎体的压力。患者从地上拾物时,不能弯腰,需挺腰屈膝屈髋下蹲才能取物,称拾物试验阳性拾物试验治疗方案1.非手术治疗:抗结核药物疗法2.手术治疗:①切开排脓②病灶清除术③矫形手术辅助检查检查(1)x线检查(2)CT检查(3)磁共振成像(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病史汇报姓名:古德友住院号:275616床号:18入院时间:2016-05-1809:50主诉:反复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5+月,加重2天现病史:入院5+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痛,伴左下肢胀痛麻木,后逐渐出现右下肢肿痛麻木,劳累及行走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无畏寒发热、潮热盗汗等症。上述症状反复发作。2天前,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加重,突感双下肢乏力,不能站立,无意识障碍,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患者遂于宜宾县骨科医院就诊,行CT检查示L5椎骨质破坏。现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L5破坏待诊”收入院。自患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精神可,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可自解,体重无明显下降。入院体征体温:36℃脉搏:73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7/46mmHg血氧饱和度:95%血糖:8.8mmol/L主要体征脊柱未见明显畸形,腰背部活动明显受限,拾物试验阳性。L3-S1棘突压痛,叩痛,无椎旁压痛,不伴下肢放射痛。双下肢发育正常。右托马斯征(-)、右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阴性,右侧4字实验(-),右侧股神经牵拉试验(-),右侧梨状肌紧张试验(-)。右下肢肌力4级;左托马斯征(-)、左直腿抬高试验加强实验阴性,左侧股神经牵拉试验(-),左侧梨状肌紧张试验(-)。左侧4字试验(-),左下肢肌力4级。右小腿、右足背外侧感觉较左侧减退。双下肢足背动脉能扪及搏动感;马鞍区感觉无减退,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双上肢肌力5级。核磁共振辅助检查磁共振示:1、上述L4、5椎体及椎间盘形态及异常信号,椎旁及椎后小关节区软组织稍肿胀,考虑为感染性病变(结核?)可能,肿瘤或其他待排,请结合临床。2、腰椎退行性变,L3椎体下缘许莫氏结节形成;骶1椎体后缘终板炎(Ⅲ型)。3、L1-3、L5-S1椎间盘变性;L5-S1椎间盘膨出并向后轻度突出。4、腰背皮下筋膜肿胀。初步诊断L4-L5椎体结核治疗计划治疗:完善腰椎正侧位、双髋正位、椎体平扫成像、MRI、全身骨显像等检查,予以灯盏花素活血化瘀、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消肿止痛治疗,予以异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汇报病史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后于2016-06-08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L4-5椎体结核病灶清除,取自体髂骨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转入PACU复苏,于14:50返回病房。术后处理: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双下肢肢端及血浆引流情况。2、行止痛、消肿、预防感染及抗结核等对症治疗。3、予鼻导管吸氧2L/分、留置尿管及口腔护理肢体气压治疗。术后第一天血浆引流量为110ml,诉伤口疼痛其余无特殊不适,伤口敷料整洁、干燥,伤口未见渗血渗液,血浆引流管引流通畅,第一日引流出血性液体110ml,四肢肢端感觉血供活动正常。治疗上予以给予控制止痛、抗感染、消肿、抗结核等对症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术后第2天,一般情况好,精神、食欲佳,大小便正常,自诉右侧髂部切口及腰部切口轻微疼痛,可忍受,无胃部不适,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部无异常,腰部及右侧髂部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双下肢肢端感觉、运动及血供良好,血浆引流管引流量约60ml,行伤口换药见右髂部及腰背部伤口无红肿,无渗血,渗液,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术后第3天,一般情况可,精神、食欲佳,大小便正常,自诉右髂部伤口轻微疼痛,腰背部伤口无明显疼痛,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部无异常,右髂部伤口及腰背部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双下肢感觉、运动及血供良好,血浆引流管引流量约50ml。今日拔除血浆引流管行伤口换药见伤口无红肿,无渗血、渗液,目前伤口无感染征象,停用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余治疗不变,观察病情变化。术前护理措施1、心里护理(1)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2)针对个体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里护理。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式。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2、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协助并教会患者床上大小便。根据病情行相关的主动及被动的功能锻炼。(严禁烟酒)术前护理措施3、手术前常规检查:术前进行抗生素皮试,术晨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协助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CT,MRI,凝血常规检查等。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术晨建立静脉通道。术晨与手术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术后护理措施1、常规护理(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了解麻醉方法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予患者持续心电监护仪,床档保护,防患者坠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2)各种管道观察及护理:输液管应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尿管应按照尿管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一般术后第二日可拔出尿管,拔管后应注意患者进行排尿情况。(3)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后护理措施(4)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给予口服镇痛药,帕瑞昔布、西乐葆等常规镇痛药物,遵医嘱予镇痛药物镇痛治疗,给予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5)体温的观察:定时测量患者体温,一般每4h一次,如果患者体温大于38.5℃,应该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高温者由于新陈代谢曾快,消耗多、进食量少、直至虚弱,需绝对卧床休息。鼓励患者多饮水或果汁等,及时补充液体,维持电解质的平衡,出汗多的患者,应该勤擦洗,勤更衣、勤更换床单、被褥,保持患者的舒适和清洁,防止受凉。术后护理措施2、引流管的护理(1)通畅:定时挤捏管道。(2)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指导患者翻身时防止引流管受压、脱出、折叠。(3)观察: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若术后24h仍有较多新鲜血液流出,应通知医生,给予止血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术后护理措施3、健康宣教(1)正确用药:指导患者抗结核药物准时、定时、正确的使用,指导患者肌肉注射抗结核药物的正确注射方法,肌肉注射的位置应经常更换,注射速度应该慢,以免局部产生硬结,使用结核药物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听神经的损害的症状,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可加服维生素B6。(2)饮食与营养: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膳食,每日摄入热量应在2000-3000kcal左右,每日每千克体重应给予蛋白质1.5-2.0g。肝功能和消化能力差的患者,应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以减少胃肠以及肝脏的负担。术后护理措施(3)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病程、疗效及注意事项,让患者掌握正确服用抗结核的药物的重要性,预防术后的复发,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应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谢谢!
本文标题:脊柱结核.ppt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2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