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对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文学创作,批评界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等概念来指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所指称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也就大致是指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和改革小说。•伤痕、反思、改革文学采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社会情境下的主导性政治话语,具有文学启蒙的性质,即文学立足于社会政治层面的观念启蒙。伤痕文学•在七八十年代,“文革”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也是作家思考表达的焦点。由此产生了伤痕文学,无情地揭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创作潮流。“伤痕文学”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是刘心武的《班主任》(《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接着,卢新华的《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发表,“伤痕文学”因此得名。伤痕文学•伤痕小说的代表作品: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将军吟》、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韩少功《月兰》、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郑义《枫》、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伤痕文学•卢新华《伤痕》写“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王晓华和“叛徒”母亲的故事。小说从母女感情,即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感情人手,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无法弥合的创伤。伤痕文学•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1936—1990):四川简阳人。1980年出版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短篇小说《勿忘草》《山月不知心里事》分别获1980年和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20世纪70年代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老农许茂和他几个女儿的家庭、婚姻、爱情等悲欢离合的故事,揭露了“文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破坏和在农民精神上造成的创伤,反映了70年代风云变幻的社会面貌,以及逆境中人的生存意志和信念。作者以一个家庭的矛盾纠葛和人物性格的变化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动荡和时代的变化,起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川西葫芦坝的许茂老汉一生养了九个女儿。他早年丧妻,一个人拉扯着孩子们长大。十年动乱中,大姑娘由于身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丈夫金东水被批判斗争,含恨离世。温柔的四姑娘秀云被造反起家、窃取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职位的郑百如强行占有,后被迫结婚,不久又遭遗弃。变得沉默寡言的秀云因拒绝三姑娘秋云为她说妥的婚事,引起老父与众姐妹的不满。他们哪里知道,秀云疼爱死去的大姐留下的孩子,无限同情大姐夫金东水的遭遇。1975年,县里派工作组进村搞整顿,心怀鬼胎的郑百如夜闯秀云小屋,要求复婚,被秀云赶出。•恼羞成怒的郑百如大肆散布流言蜚语,诬蔑秀云与金东水有不正当关系,在葫芦坝掀起一场风波。郑百如的恶毒诬陷、老爹的无情斥责、亲姐妹的怀疑怨恨以及金东水的故意疏远,逼得秀云投河自尽,幸为工作组长颜少春和金东水所救,他们鼓起了她与邪恶势力抗争的勇气。经过调查研究,工作组停止了郑百如的工作,恢复了金东水的职务。泼辣而善良的三姑娘理解了秀云,仗义执言,鼓励妹妹建立新的家庭。在颜少春的撮合下,许茂老汉同意了秀云和东水的婚事。正当葫芦坝重现生机之际,全国又掀起了“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郑百如之流蠢蠢欲动,工作组被迫撤离。秀云为颜组长送行,坚定地表示她要同金东水、老爹和姐妹们一起,抗拒任何歪风邪气,迎接葫芦坝未来的春天。二、刘心武•1979年11月期《人民文学》发表了刘心武的《班主任》,标志着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突破。•刘心武•简历:(1942~)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伤痕文学•刘心武《班主任》揭露了文革对宋宝琦、谢惠敏等青少年灵魂的扭曲和精神的伤害,通过他们的畸形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畸形本质,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你愿意结识一个小流氓,并且每天同他相处吗?我想,你肯定不愿意,甚至会嗔怪我何以提出这么一个荒唐的问题。但是,在光明中学党支部办公室里,当黑瘦而结实的支部书记老曹,用信任的眼光望着初三(3)班班主任张俊石老师,换一种方式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张老师并不以为古怪荒唐。他只是极其严肃地考虑了一分钟左右,便断然回答说:好吧!我愿意认识认识他……•现在我们可以仔细看看宋宝琦是个什么模样了。他上身只穿着尼龙弹力背心,一疙瘩一疙瘩的横肉,和那白里透红的肤色,充分说明他有幸生活在我们这个不愁吃不愁穿的社会里,营养是多么充分,躯体里蕴藏着多么充沛的精力。唉,他那张脸啊,即便是以经常直视受教育者为习惯的张老师,乍一看也不免浑身起栗。并非五官不端正,令人寒心的是从面部肌肉里,从殴斗中打裂过又缝上的上唇中,从鼻翅的神经质扇动中,特别是从那双一目了然地充斥着空虚与愚蠢的眼神中,你立即会感觉到,仿佛一个被污水泼得变了形的灵魂,赤裸裸地立在了聚光灯下。宋宝琦的形象•小说中的宋宝琦,还不足十六岁,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是十年动乱中我们社会的一个不足为怪的现象。但是作者并没有把笔墨花费在描写宋宝琦如何斗殴逞凶、聚众闹事上(读者从他那被打裂过又缝上的嘴唇上的疤痕完全可以想见到这一点),他所紧紧抓住的,是对这个“有幸生活在我们这个不愁吃不愁穿的社会里”的小青年堕落为小流氓的原因的探索。•(1)其实他的家庭背景并不坏,但是家庭对他的约束与教育却并不好,这是他成为后进生的重要原因。•(2)文化水平低下,被笼统地贴标签认识,导致有些自暴自弃。•(3)他再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时候赶上了“十年浩劫”,无止的运动使他随波逐流,在沉沦中失去判断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他认为《牛虻》不是好书。他是需要拯救而非无药可救的对象。•作品尖锐地告诉人们:宋宝琦及其伙伴们的堕落,恰恰是因为他们什么书也不读而坠入愚蠢无知的深渊。•谢惠敏的形象及其意义文中主要人物谢慧敏,出于劳动者家庭,她从家庭教育中受益匪浅。她的父亲经常嘱咐她要听毛主席的话,要认真听广播,看报纸,要求她遵守纪律,尊重老师,要求她好好学习功课。她具备了强烈的无产阶级感情、劳动者后代的气质。但是在四害横行的日子里,那些宣传机器中洒满了“四人帮”戕害青少年的毒汁,广播里讲的报纸上登的都是被阉割了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她看来,无产阶级要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必须时时注意阶级斗争:一切用铅字新排印出来的东西都是可信的,凡不是书店出售、图书馆外界的书全都是黄书、黑书。更叫人哭笑不得的是:“外国的黄书当然一律又要比中国的黄书更黄了。”所以她对宋宝琦那样的社会小流氓的态度是:“这是阶级斗争,他敢狂妄,我们就跟他斗!”对石红领同学看外国小说也很反感,就连她非常尊敬的张老师说《牛虻》不是黄书时她也要瞪圆了眼睛。(1)她是一个要求进步的孩子,她身上有着劳动人民闪光的一面。例如:她坚持“绝不能让贫下中农损失一粒麦子”的信念,让同学把偷偷带走的麦穗送回去。(2)但是她作为班里的团支书,是一个很敏感的女生,尤其是涉及政治的问题,动不动就喜欢搬用政治大道理。例如:她很关注班上同学思想动态的发展,但是却没有了同龄人的纯真好动。(3)她盲目排斥宋宝琦、不理解石红与张老师,认为《牛虻》是落后书籍,并不是因为她从不读书,而恰恰相反,她只读“过滤”好的书,丧失了独立分析能力,她受到的是“左”的毒害,以致于颠倒了是非。总体来说,谢惠敏是一个受害者,但是在她身上却不容易看到被伤害的痕迹,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的“受害”并不是肉体上的伤害,而是精神深处的,甚至连她也尚未醒悟。•如果说宋宝琦的堕落使人感到愤懑,那么谢惠敏思想所受的伤残就更令人触目惊心。这个本质纯正、品行端庄的女孩子,正处于求知心切、积极向上、活泼健壮的年华。可是现在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个教条古板、头脑僵化甚至连四肢关节也显得不强不灵的畸形儿。她在生活中除了知道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和按“四人帮”在报纸上宣传的“章法”行事以外,其余就概无兴致。从对待《牛虻》的态度上,反映了她与宋宝琦同样的愚昧无知。班主任张俊石的形象•作者把他对生活的激情和对祖国未来的信念都熔铸在班主任张俊石的形象中。这位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人民教师,他的一个最可贵的优点,是善于从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研究孩子们的心灵,从对社会的广泛观察和了解中去探寻救治孩子们心灵创伤的途径,从而表现了一个人民教师深邃的目光和宽广的襟怀。为了祖国的未来而毫不犹豫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疗救“四人帮”坑害的孩子、铸造丰富而美丽的革命灵魂的伟大事业中。张俊石这一形象使人们对新一代的健康成长充满了信心。《班主任》分析小说《班主任》并不因它艺术成就的杰出而是因它提出问题的现实性、深刻性和警世性而载入当代文学史册的。对比:两个人物形象,宋宝琦的头脑愚钝得令人可怜,谢惠敏的思想僵化得令人痛心;宋宝琦的流氓恶习使人可憎,谢惠敏的言行“左”得令人震惊。尽管两人的个性品行截然不同,心灵畸变的表现形式有异,但在愚昧无知这一点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灵魂被扭曲的畸形儿和受害者,其“内伤”令人触目惊心,救救他们已是迫在眉睫。•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作家。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俗世奇人冯骥才•《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同名小说集。全书由19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奇特前所未闻,故事奇妙叹为观止《俗世奇人》共有18篇作品,每篇记述一个奇人趣事,各自独立。内容虽互不相关,但“读起来正好是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俗世奇人》包括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张大力、冯五爷、蓝眼、好嘴杨巴•他们有的现身于上流社会,有的混迹在市井民间,都是“俗世”中人;然而他们又不是普通人,他们所做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是“俗世”中的“奇人”。他们中间既有凭着一把钓竿把鱼钓绝的大回,也有只认牙不认人的牙医华大夫;既有专会溜须拍马的“死鸟”贺道台,也有抠团鞋泥就能捏出人像的“泥人张”。这些“俗世奇人”。蹬梯子吹糖人顶碗翻跟斗神鞭•天津卫傻二头上那条粗黑油亮、精足血壮、好似码头绞盘上的大缆绳般的大辫子。傻二的祖上
本文标题: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25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