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 问题
新形势下图书情报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沈固朝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六大能力作为信息检索教学的目标•需求识别•信息查找策略•信息检索能力•信息使用能力•信息综合能力•信息分析评价能力从学生学习中看到的一些现象•毕业论文期间选题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问能力和对问题的描述•检索时中文仅用baidu,外文用google,且只用关键词•在项目实践中,分析和处理问题,综合能力强于演绎能力上述项目怎样实施??•信息获取的方法?•信息源?•如何搭建分析框架和分析指标?•检索难度?•需要多少成本(人力、精力和时间?)•专业背景知识?•用什么方法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报告的构思?。。。。。。•讨论•总体思路和立项方案(试检,阅读文献,访问专家,上网查询,有关研究和著述,调研报告)•指标体系和报告纲要的确立并反馈•信息搜集•报告初稿•讨论——反馈——修改——重新撰写思维的重要性•信息搜集的任何环节都与分析紧密相连,例如,要搞懂技术术语、概念的层次、公司之间复杂的关系、财务数据名称、确定相关的检索语言等。•在制定搜集计划前,思路是能否收集到有用信息的关键之一。八个问题:1、信息素养教育=检索课?检索强调的只是信息的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分析很少涉及。同学们在做论文、毕业设计、参与科研的活动中,还存在着选题困难、不善于组织、分析和利用已获取的信息等问题,而这一点却是激活创新性思维的关键之一。以新产品信息搜集为例:•反映竞争对手新产品行为的信息处在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中,单独从新产品的一个方面出发,很难获得关于新产品行为的全面认识。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寻找不同信息之间的联系。•应该懂得如何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进行情报的推理。新产品情报跟踪蛛网图2)按信息获取部门或人员分的信息源3)不同阶段,不同的信息源,透露的价值信号强度是不同的(某研究院的“新业务推广时间——信息强度”模型)2、信息采集•信息采集不等于检索。而应有获取、查找、检索、采访和调查等多种概念构成。•获取:“获得或利用信息的自由或能力”,资料为某一机构所拥有时,信息获取者分为法定用户和非法定用户,而非法定用户的信息获取就意味着“找寻机构未拥有的资料”。•查找:不管信息查找是持续的还是断续的,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它涉及信息的正式传播(序化的信息系统)和非正式传播(主要指利用讨论、电话或其他交互活动来获取信息)。•检索,是根据特定的需求,运用某种检索工具寻找序化的信息的过程。但信息检索的对象不一定就是文献。•采访可分为“采”和“访”两部分。“采”侧重于研究信息搜集人员在信息采集活动中对事实(包括人或物)的认知过程及其规律,对客观实物的观察、思考和收集(拍摄、录音、录像等);•“访”侧重探索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及其规律。在项目实践(包括情报工作)中采访是信息获取的重要活动,信息采集的对象是否愿意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信息,取决于对采访者本人、对采访活动的意图、性质以及采访后果的评估,取决于人际信息互动的成功。•调查是调查业、咨询业、统计服务业、法律服务业和安全工作中常用的信息收集方式。从统计调查、民意测验、市场调研、社会调查、收视率调查、资信调查到律师、审计人员和公安人员都需要的证据调查。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访谈、函件、电话、观察、讯问、辨认、勘验、鉴定、现场实验等。•从上述各种信息获取的方式来看,信息采集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从使用的信息源来看,它囊括了包括文献、实物、口语、视觉资料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形式的信息源;从适用的对象来看,各类决策人员、管理人员研究开发人员、技术人员、教师学生、统计人员、策划人员、调查人员、咨询人员、传播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都需要信息采集活动;从利用的工具和方法来看,它包括了利用专门的检索工具从序化信息中收集信息的活动,也包括利用人自身的能力和知识从更为大量的无序信息中搜集信息的过程。3、信息载体和信息传播工具的变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源的主体逐渐由文本型向网络化转变,逐步形成了传统文献、电子文献、网络文献三者并存的局面。仅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类型就呈现多样化:电子书报刊物、各类型数据库/动态信息、软件资源、超媒体信息等。4、隐性知识的获取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虚拟知识社区,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利用社会性软件,如BLOG,WIKI、BBS、MSN等,知识在社群成员中广泛传播,参与者在接受了这些新知识后,通过消化和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而个人知识通过系统化(分布式文档管理、内容管理、数据仓库等工具)容易为更多人共享。5、新型、高效、实用的网络检索工具•搜索引擎,包括单一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大型信息系统或数据库群的导航系统或导航数据库;•各种资源指南,包括网上联合目录,资源链接中心等;•大型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学科信息门户和行业协会网站;•传统12类工具书的网络版,;•搜索软件;•智能代理6、网上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性•查看、航行、浏览(文字浏览、视频浏览、图像浏览、基于事件和叙事的浏览等)、查询(包括基于关键词的查询、模式匹配、结构查询、关联查询、基于内容的查询、对颜色、纹理、形状等感知特征的查询、概念查询、时空结构查询等。•信息检索方式的变化:“元搜索”、、“交互式”检索机制的形成、由个性化服务推动信息定制等。7、网络信息的组织•网络对加入其中的信息几乎不作任何组织。信息的存贮过于庞大和无序,堵塞了通向知识之门的道路,使我们不得不学习和研究组织信息的方法,掌握从大量无序知识中搜索有用的、准确的知识的技能。8、教学方法问题•“输入——产出”型学习观追求教师如何把现成的知识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强调的是知识传递,是教师知识独白式地传递信息。在网络环境下老师已不可能了解全部知识资源,甚至教学资源。因而没有了因充分备课而具有的课堂讲授优势,他在某一方面甚至可能不及学生了解的多。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传统检索工具教育是基于藏、阅分离的环境——“检”与“索”的分离“藏”、“阅”分离是导致“捡”“索”分离的主要原因,也是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偏重工具知识的传授的部分原因。网络时代改变了信息活动的模式•网络时代改变了工业时代信息科学赖以生存的实践基础,即用户信息需求和情报行为强调多样化、个性化和专业化。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数字化的资源和开放式的信息交流模式;•基于文献理论构建的传统信息管理理论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信息活动实践,如何有效地组织知识、合理配置知识资源、发挥知识最大效用,也难以从传统情报学理论和方法得到解释和指导。•信息记录方式是数字化、非线形,多媒体的,•用户要求是:资源共享、信息可靠、费用低廉、隐私和知识产权得到保护、个性化服务……•未来的专业信息服务人员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在网络时代,图书馆员已经从后台走向前台,活跃在知识领航的前沿,馆系联络计划(library-facultyliaisonprogram),课程支持和整合(curricularsupportandcurricularintegration),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learning),教师培训(educatingfaculty)等等这一切都给准备戴上“知识导航员”新冠的同行们以有益的启迪。•服务不再是信息线索、书目数据或信息参考数据的提供,而是对有深度的信息内容、文献全文以及针对查询问题的较全面的解答,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整合后的确切答案。•不论是狭义的信息导航(帮助读者识别、查找)还是广义的知识导航(信息的评价、选择、链接、咨询、宣传等),也不论是馆藏导航,还是网络资源导航,都需要“导航员”具备全新的知识。•与图书馆长期流传的“为人找书”的理念不同,“找书”是对信息载体的查询,需要具备的知识主要是对传统文献检索工具的熟悉和掌握;知识导航则包含知识查找和网络信息检索两层意思。对策信息素质要求:•信息资源开发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评价一个信息管理专业人员是否称职,甚至已不再看他提供了多少服务,而是应该看他为用户解决了多少问题。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比信息查找技能更重要结合案例讲思路:•培育需求的思路•了解需求的思路•外行“转”内行的思路•立项的思路•制定信息获取计划的思路•检索的思路•信息加工的思路•分析的思路•撰写报告的思路•信息提供的思路重视案例研究•仔细阅读,提出问题;•分析案例:确定问题所在注意其中的因果关系产生备择方法分析和评价备择方法形成行动和实施计划教学改革:适应研究性学习的形势要求•侧重研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型学习”,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基于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习方式: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以实践问题为核心、探索未知领域的学习活动已经越来越多地取代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知识接受量相匹配。现在信息检索类课程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学生的检索课题,从选题、收集资料、提出方案、分析论证到最后的成果展示很多是利用图书馆以外的信息资源“自作主张”地完成的。•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时间内暂时地成为引导者使教、学双方能够互相接纳,创造一种平等的对话氛围和指导性、启发性、合作性的“教学相长”关系。
本文标题: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3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