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3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安庆四中王庆生Email:aqszwqs@yahoo.com.cn2012.11内容提要:一、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背景二、新(2011版)旧(2001版)课程标准内容比较三、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大纲的比较四、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意义与创新五、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变化六、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七、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八、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一、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背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物理教材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学习苏联阶段(1949—1956)第二阶段:探索与徘徊阶段(1957—1965)第三阶段:十年“文革”阶段(1966—1976)第四阶段:拨乱反正阶段(1977—1988)第五阶段:改革开放阶段(1988—1999)第六阶段:跨入新世纪阶段(2000--2010)第七阶段:(2011--)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教材和由此衍生出的考核模式上突破起,也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全新的《课程标准》。——2007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正式启动。二、新(2011版)旧(2001版)课程标准内容比较内容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继承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继承《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微调)——继承内容标准的总体框结构,一、二级主题保留,只对三级主题进行微调!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初中物理课有:三个一级主题,十四个二级主题。共有99(134)个知识点。其中:了解水平有54(74)个知识点;认识水平有11(14)个知识点;理解水平有4(28个)知识点;操作技能有7(9)个知识点;还有16(9)个知识点只单纯强调经历探究而对科学内容并无要求。认同水平的有7个。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物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运动和相互作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能量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种主题式的呈现形式不代表教材的结构或教学的顺序。教材的编写者可以根据内容标准组织编写不同特色的教材。关键词1——减负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此次重新修订的“新课标”,将从多个方面为学生减负。据了解,按照“新课标”,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对授课内容进行了精选,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则降低了对部分知识点的学习要求;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关键词2——创新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新课标特别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与高中课程标准形成更好衔接,有利于老师们更为系统地开展教学。”该负责人表示。物理学科“新课标”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进一步明确20个“学生必做实验”,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加强实验探究的体验!第一类:基本操作类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这7个实验包括了力学、热学、电学主要仪器的使用。实验时,要求会根据仪器的量度范围、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正确操作仪器,会根据仪器的分度值正确读取测量的数据。●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二类:测定性实验测定性实验都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测定性实验包括了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测定性实验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有时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第三类:探究性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性实验9个,占全部学生实验项目的45%。探究性实验不必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不同的课题,侧重不同的要素,经历多个探究性实验之后,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将得到全面发展。关键词3——德育据了解,此次重新修订的“新课标”,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强调德才兼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课程之中。这也是‘新课标’最显著的特点。”义务教育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学生可以从课堂上了解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中体会过程与方法,但是作为三维目标的最高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往往被个别老师所忽视。“新课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不仅在篇幅上超出以前,而且也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新课标”还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旧课程标准行为动词说明新课程标准行为动词说明《课标》把内容要求中的认知性目标,分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水平。属于“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主要有了解、知道、描述、列举、说出、举例说明、说明等,这些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复述,即把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回忆,按问题的要求复述出来。对于“认识”水平的学习要求,不仅需要通过回忆提取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还要对所学这些知识有所领悟,能在具体问题中辨认和识别它们。属于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有理解、解释等。理解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转化,即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呈现知识的本质特征。技能性目标是《课标》对课程内容在操作技能方面的要求。《课标》对技能性目标的要求水平,是对所提出的项目能独立地进行操作,即要“会”,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主要有会测量、会估测、会使用、会选用、会连接等。《课标》内容要求中的体验性目标有“经历”“认同”“内化”三个水平。属于“经历”水平的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主要有经历、探究、尝试、观察等,其共同特点是学习者确实发生了所要求的体验性学习行为。“认同”是指学习者的行为表明,他对相关结论持认可和赞同的态度。属于认同的行为动词主要有关注、有……意识等。“内化”是指学习者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习得使某种态度或行为成为其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属于内化的行为动词主要有养成。如《课标》(新)第7页三、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与大纲的差别《标准》与《大纲》相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突出了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新的教育目标定位。从单纯认知到情感陶冶,减少终结性和确定性,增加过程性和非确定性,变只注重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从学科本位到有机整合。新课程传统课程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知识与技能课程结构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习,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以经典物理学知识为主知识要求宽泛要求不过分强调学科的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刚性要求准确性和严密性习得方式多样化主动探究传授型被动接受教师角色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学评价多种评价方式强调过程性评价纸笔测验强调终结性评价课程标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学习内容做了最基本的、最低的要求,这些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新课程标准不强调知识的先后顺序,对教材编排体系、教学顺序等问题没有硬性的规定,这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创造性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知识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温度和温度计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熔化和凝固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知道晶体的熔点;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沸腾知道沸腾现象;理解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尝试将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正确理解“不过分强调学科的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标准》重视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生活经验的作用,不过分强调学科的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这一点应该在教科书的结构上有所体现。有些概念可以在不给严格定义的情况下拿来先用。例如,现代儿童在生活中已经潜在地认识了能量,教学中只要列举实际的事例,学生完全可以形成能量的初步概念。以后在不断的学习中再逐渐加深对这个概念的认识。而不是“课改后的物理教学不强调知识的严密性了”,仔细阅读《标准》可以看出,“不过分强调知识的严密性”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标准》是说“不过分强调”而不是说“不强调”。要正确理解“不过分强调”的真正涵义。《标准》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获得知识,不要求严格按照知识在学科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这是改变学科本位的体现。例如,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允许让学生通过探究直接认识动滑轮的省力作用,而不是先学杠杆,然后把滑轮作为一种特殊的杠杆来处理。发展性评价观与现行评价观的比较发展性评价观现行评价观强调每个学生的发展强调甄别与选拔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三个度)。评价指标单一(知识点)评价方法多样化(面试、答辩、小制作)。强调过程性评价。评价方法单调(纸笔测验)。强调终结性评价。激励学生、展示成功、建立自信与自尊甄别、选拔学生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分强调评价的量化与标准化实施的主体是学生、家长、老师与社会实施的主体是老师四、《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意义与创新“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这意味着物理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反映了现代社会、科技和人的发展对物理教育的需求。《物理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一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物理课程标准》在科学观、学生观、教师观、学习观、评价观上都突破了传统观念,体现了全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在课程目标、内容和要求、实施方式和评价方式诸方面都超越了原来的教学大纲,对物理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一线中学教师而言,既是专业发展的宝贵机遇,又是职业生涯的巨大挑战。我们要实施新课程,首先要理解新课程,把握课程标准的新特征。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
本文标题: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53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