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维生素C商品简介及国内外市场现状资料
维生素C-商品简介及国内外市场现状-简介维生素C(VitaminC,又称L-抗坏血酸)是高等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需营养素。抗坏血酸在大多的生物体可借由新陈代谢制造出来,但是人类是最显著的例外。最广为人知的是缺乏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在生物体内,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保护身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维生素C同时也是一种辅酶。其广泛的食物来源为各类新鲜蔬果。分子量:176.13化学名:2,3,5,6-四羟基-2-己烯酸-4-内酯理化性质外观:无色晶体熔点:190~192℃酸性:维生素C分子结构中的烯二醇基,尤其是C3位OH由于受共轭效应的影响,酸性较强(pK=4.17);C2位OH由于形成分子内氢键,酸性极弱(pK=11.75)。故维生素C一般表现为一元酸,可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钠盐。紫外线吸收最大值:245nm理化性质维生素C在干燥空气中比较稳定,不纯和许多天然产品,能被空气和光线氧化,其水溶液不稳定,很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尤其是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很快被氧化。遇光、热、铁和铜等金属离子均会加速氧化。能形成稳定的金属盐。为相对强的还原剂,贮存日久色变深,成不同程度的浅黄色。半数致死量(小鼠、静脉)LC50:518mg/kg。遇空气和加热都易引起变质,在碱性溶液中易于氧化而失效。在空气条件下。在水溶液中迅速变质,是强还原剂。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干燥时对空气稳定,水溶液迅速被空气氧化。临床应用1.缓解白癜风黑色素的生成、转移与降解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影响其代谢,导致皮肤颜色变化。经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酪氨酸—酪氨酸酶反应受到干扰便影响了黑色素的合成。以抗坏血酸(维生素C)为例,如在这一反应中加入抗坏血酸,就会阻止多巴进一步氧化为多巴色素,并使已合成的多巴酶被还原为多巴,以致黑色素不能合成。很多白癜风患者就对VC特别敏感,看到某某含有VC就不敢食用,这其实是不必要的。对于VC的食用量,是要适量就行,毕竟它也是人体不可缺失的。临床应用2.降低癌症发病和缓解癌症症状胃癌、食管癌、口腔癌、咽癌及宫颈癌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还有些研究指出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有助于预防结肠癌和肺癌。维生素C能阻断致癌物亚硝酸铵的形成,且能抑制肿瘤的生长。晚期癌症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每天10-30克,能明显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大量摄入维生素C,可以制造大量免疫球蛋白,可以使抗癌的淋巴细胞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国内维生素C价格平稳据美国《化学市场》报道,由于中国将提高维生素C的出口价格,今年世界市场上维生素C的价格走势趋稳。目前,我国药企已在多个维生素细分市场上取得了生产技术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基本上几家企业的单项维生素品种就占据全球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非常高。一般单品种维生素出口企业前3名基本上就占据了总出口量的60%以上,其中一家独大的情况也很常见,如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的维生素B2和维生素B5就占据了本行业比重的6成以上。中国维生素C市场历史变动维C是中国医药企业年产量、出口量最大的品种之一。从1998年开始出口量逐渐提高(1998年出口2.35万吨,1999年3.03万吨,2000年3.3万吨,2001年3.9万吨,2002年4.3万吨)。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逐步成为维生素C生产大国。由于产品生产成本低利润大,成为价廉物美畅销国外的品种。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中国大地维生素C项目遍地开花,低水平重复建设,最多时有将近30家企业生产维生素C,总产量不断增加,大的企业为几千吨,小的企业为几百吨。目前只存8家企业,中国有5家,国外有3家跨国公司,都是不断从亏损走出困境,再亏损,再保本微利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始终都在围绕着争取竞争中的主动权。中国维生素C生产状况及动态截至2003年,中国只有4-5家企业规模较大,如:东北制药、华北维尔康、石家庄维生药业、江山制药等。而上述几家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都在原来可行性报告的基础上一扩再扩,产量成倍增长。其规模:东北制药巧加O吨,江山制药1360吨,华北维尔康1400吨,石家庄维生药业巧加O吨。自2002年第四季度开始到现在维生素C的价位像咸鱼翻身,从低谷2.9美元/公斤反弹到前期高位13美元/公斤。原因何在?中国维生素C生产状况及动态其一,2002年9月罗氏公司准备把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部出售给荷兰DMS公司的消息传出,加上罗氏公司在美国新泽西贝尔维迪的维生素C生产线由于没有达到美国环保部门要求而停产。其二,巴斯夫兼并日本武田后关停维生素C生产线。其三,由于全球遭受SASR病毒侵袭,尤其中国受害最深,患病人数最多,需要预防人数达到世界之最。维生素C企业或停产保价后期价格走势难料2010年8月末,维生素C厂家停报,市场买盘增多,引发价格小幅反弹。东北制药公告称于9月20日开始对维生素C的主要生产线进行停产检修,预计停产检修时间为45d左右。停产检修期内,公司维生素C的产量将会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公司正常销售。事实上,从8月份厂家停报开始,维生素C价格开始小幅反弹,9月份走强趋势明显。目前维生素C原粉市场报价38~40元/kg。4季度有望延续强势。当前维生素C产能过剩,国内利用有限,中国产量80%以上用于出口。因此政策调整对维生素C价格走势起到决定性作用。当前市场形势同15年前类似,历史能否重演取决于国家政策调控。维生素C价格仍在低位下半年上涨概率较大1.维生素C提价预期炮制“黑马”主营维生素C的东北制药近期表现强势。数据显示,东北制药4月15日涨幅达到13.36%;而在5月18日,东北制药依然强势上涨,涨幅为5.88%。对于东北制药的连续上涨,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各主要维生素产品价格纷纷步入上升通道,而医保商会在近期也通报了国家有关部委加强对维生素C生产和出口管理思路。据悉,2011年全国安排维生素C生产计划10万t,较2010年全年产量压缩近三成。因此,市场普遍预计维生素C产量的压缩,势必导致其市场价格出现上升。维生素C价格仍在低位下半年上涨概率较大2.目前维生素C价格仍在低位据了解,2011年年初维生素C的出口价格约5美元/kg,目前约为6美元/kg,之前的价格反弹不明显。兴业证券医药分析,一方面,由于在我国出口的维生素C中有65%~70%面向国外经销商,经销商在2011年1月份囤积了部分库存,限制了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政策预期,即赶在政策实行之前抓紧时间大举出口,所以供给空前变多,这也不利于企业提价。维生素出口下滑维生素C量价齐跌产业尴尬2013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19.72万吨,同比增长5.48%,出口金额17.73亿美元,同比下降8.01%。出口平均单价8.99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2.79%。其中:未混合的维生素B6及其衍生物出口均价下降12.99%,未混合的维生素B1及其衍生物出口均价下降21.93%,未混合的维生素B12及其衍生物出口均价下降58.93%;在维生素类产品中降幅居前。维生素出口下滑维生素C量价齐跌产业尴尬2013年,维生素类产品对亚洲出口数量5.26万吨,出口金额4.71亿美元,出口数量占比26.67%;对欧洲出口数量6.88万吨,出口金额6.54亿美元,出口数量占比34.87%;对北美洲5.30万吨,出口金额4.80亿美元,出口数量占比26.86%,三大市场出口数量合计占比88.40%。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对欧美、亚洲等传统市场出口依存度极高。维生素出口下滑维生素C量价齐跌产业尴尬维生素C在我国是个高度集中的产业,曾经具有绝对的市场竞争优势——自主的知识产权、生产成本低廉、产业集中度高、市场份额高、掌握话语权,不仅平稳渡过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还创造了价格大幅攀升的佳绩,让众多医药界人士刮目相看。而近年维生素C生产企业盲目扩产、低价竞销以致沉疴难愈,严重损害了我国维生素C产业的健康发展。维生素出口下滑维生素C量价齐跌产业尴尬2013年,我国维生素行业出口增速出现回落,所有维生素类细分品种的出口价格同比均出现了显著下跌,行业前景堪忧。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A是我国维生素类原料药出口的主要品种,尤其是维生素C,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技术及产能优势,占据了全球近90%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恶性竞争等原因,近年产能严重过剩。维生素出口下滑维生素C量价齐跌产业尴尬据统计,我国5家主要维生素C生产企业产能超出12万吨(据发改委统计约为13万吨),而国际市场需求量为10万吨(发改委称,表观消费量为12万吨左右)。在前些年市场获利丰厚的刺激下,近年来国内陆续新建、扩建、拟建的维生素C项目累计产能接近25万吨,是国际市场需求量的2.5倍。2013年,维生素C(原粉)出口数量7.32万吨,同比下降1.40%;出口金额2.43亿美元,同比下降11.04%;出口均价3.33美元/公斤,同比下降9.78%。维生素出口下滑维生素C量价齐跌产业尴尬从主要出口市场情况来看,维生素C(原粉)对最大的目标市场亚洲出口数量为2.03万吨,同比下降1.52%;出口金额7614.19万美元,同比下降13.02%,其中对日本出口数量7.10万吨,同比增加1.72%;出口金额3130.31万美元,同比下降17.08%。对另一主要目标市场欧洲出口数量2.41万吨,同比下降8.35%;出口金额7611.19亿美元,同比下降13.40%,其中:对德国出口数量1.10万吨,同比下降9.72%;出口金额3568.43万美元,同比下降14.48%。对北美洲出口数量1.88万吨,同比增加4.14%;出口金额5823.48万美元,同比下降7.14%,其中:对美国出口数量1.85万吨,同比增加4.51%;出口金额5740.29万美元,同比下降6.93%,行情惨淡。维生素出口下滑维生素C量价齐跌产业尴尬我国维生素C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历经数次盲目扩产、价格大战,经济损失惨重,并受到欧盟和美国的反倾销预警,同时,也促成了我国维生素C产业的高度集中,迫使瑞士罗氏、日本武田、德国巴斯夫等国际巨头先后退出了维生素C行业。我国维生素C产业生产技术先进、装置规模大、集中度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强,占全球市场85%的份额,拥有国际市场话语权。维生素出口下滑维生素C量价齐跌产业尴尬即便如此,VC行业的无序竞争仍使产业不可避免地陷入“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为防止产能过剩,避免重复建设,自2005年起,国家在陆续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均把维生素C列为限制类。维生素C行业景气又引发新一轮利益驱动,一些地方违规新建维生素C项目,一些企业低水平重复扩建维生素C产能。据统计,除原有“五大家族”13.6万吨产能外,全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维生素C生产能力合计超过8万吨,这说明我国维生素C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已超出全球需求近1倍,供需矛盾进一步扩大。维生素药品出口数据:出口金额下降明显2013年维生素类产业陷入尴尬境地,产口出口金额大幅下滑。具体为,2013年维生素出口数量19.72万吨,同比增长5.48%,出口金额17.73亿美元,同比下降8.01%。出口平均单价8.99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2.79%。而相比维生素,我国中药出口成为医药外贸的亮点。2013年我国中药进出口额为42.2亿美元,同比增加25.1%;其中出口31.4亿美元,同比增加25.5%;进口10.8亿美元,同比增加23.7%。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中药都是医药外贸中增速唯一超过20%的产品。维生素药品出口数据:出口金额下降明显表:2013年维生素类出口数据概况出口数量(万吨)涨幅(%)出口金额(亿美元)涨幅(%)维生素类19.725.4817.73-8.01维生素7.321.720.313-17.08维生素4.6811.015.56-9.22维生素0.338313.760.71176.95维生素药品出口数据:出口金额下降明显2013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下降明显。所有维生素类细分品种的出口价格同比均出现了显著下跌,行
本文标题:维生素C商品简介及国内外市场现状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5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