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近代史课程课题 中共的奋斗
——1949革命是美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前言一个永远的事实朦胧的印象前言对中共的历史评价中国的救星、人民的守护神?一个靠投机取巧而上台弄权的匪帮?前言我们的态度坚持以一种同情之理解的态度来对中共一路走来的历程有所论述,怀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屡陈事实前言名词释义行动?奋斗: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目的?中共成立(1921-1926)土地革命(1927-1936)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50)目录新中国成立(1949-)盘点毛泽东李晋宏第一,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不成功,呼唤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第二,近代以来中国工人阶级不断的发展壮大,到1919年前夕,中国的工人阶级队伍已经达到200万左右,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雄厚的阶级基础。第三,新文化运动的掀起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第四,20世纪的国际环境为我们党的创立提供了外部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第一,五四运动为党的创立直接准备了大批的干部队伍。可以说,投身于“五四”运动的骨干分子后来都成为我们党创建之初的领导干部和主要成员。第二,五四运动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三,五四运动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农的相结合。五四运动、共产党早期的六个组织,1921到1927五次代表大会。2、中共成立的意义: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有了自己科学的指导思想。第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使得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的方案3、大革命的开始于失败(1924——1927)4、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的开始中共的建立与发展、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追求: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所说“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太理解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它们的幸福观和自由观好像都有些套单纯甚至太简单。对于爱国,国富民强是他们观念世界中最优先的选项,它们会接受能够达成目标的观念、制度和策略,批判抵制不能达成这一理想的做法”2、组织作用:列宁1905年曾说道“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时除了组织外别无武器······无产阶级只有通过这一点才能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3、意识形态教育:一套自己的理论,国共两党都注重的。4、知识分子与最广大的阶级农民的结合:这是中共成功的最为关键之处。对于中共早期发展的一些认识中共成立(1921-1926)土地革命(1927-1936)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50)目录新中国成立(1949-)盘点毛泽东肖博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充满磨难和辉煌的十年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单击土地革命(民心工程)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让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实情,对于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就是在这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自己的军队革命路线的确立和发展中共成立(1921-1926)土地革命(1927-1936)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50)目录新中国成立(1949-)盘点毛泽东刘家彤抗日战争不是单独由中共领导的,但是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主战场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希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制定了正确的抗战指导方针二、国民党从“安内”到“攘外”三、对国共两党抗日斗争的历史评价四、国民党从“安内”到“攘外”在倡导、促成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了主导作用,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作出最大的努力。提出并坚持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战略方针,成为指导全国抗战,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指南。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开辟广大敌后抗日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形成了对侵华日军的战略夹击,并在相持阶段后,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始终高举抗日旗帜,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投降和分裂倒退的逆流。坚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下一问题背景:“亡国论”和“速胜论”目的: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内容:意义:向全国人民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战争问题的光辉典范,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战略纲领。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历史人物。谜底争议较大,有以下几种:①屈原(意指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②苏武(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③蒋干(蒋介石领导国民政府进行抗日);④毛遂(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进行抗日);⑤共工(一神话中人物,“共工”可理解为“共同”、“工作努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卢沟桥事变至武汉失守)正面战场失败原因①客观上:敌我力量悬殊,日本准备充足,中国仓促应战。②主观上:指导方针错误,国民政府走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游击战略的实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尽管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总体败退,华中、华北、华南大片地区沦陷,广州、武汉被日军占领后,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武汉失守至苏联出兵东北)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对国民政府----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对日占区--------(沦陷区)残酷的殖民统治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幻灯片13、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国民政府的影响(1)亲日派公开投降,汪伪政权建立(2)亲英美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设立防共委员会,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等一系列反共文件掀起两次反共高潮下一问题、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恶果——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抗日斗争中的共产党(一)态度:率先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日(二)行动: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北三省事件宣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1931.9.22,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积极地组织和领导群众来进行反帝斗争。(一)共产党抗日态度:率先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日,中国共产党发布《对日战争宣言》宣布对日作战。1935.8.1,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12,中共瓦窑堡会议通过了《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和《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指出只有最广泛的抗日民族战线,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1937.7.15,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提交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年,中共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武装斗争(二)共产党抗日行动: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2.1936年下半年,中共领导的红军与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建立抗日统一战线3.1937年8月,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二、国民党从“安内”到“攘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国民党内部抗日态度的分化(二)西安事变(三)国共两党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国民党内部抗日态度的分化1.蒋介石集团:坚决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2.国民党左翼军官:谋取与共产党的联合抗日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组成西北抗日同盟蔡廷锴、蒋光鼐、李济深提出反蒋抗日口号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二)西安事变1.社会背景2.张学良、杨虎城“通共”3.苦谏、哭谏、兵谏4.和平解决5.西安事变后张、杨命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国共两党的二次合作1937.2.10,中共提出五项主张,四项保证1937.2-7月间,国共两党的多次谈判,未果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继续谈判1937.8.13,日军进攻上海,蒋介石被迫同意改编红军1937.9.23,蒋介石发表抗日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三、对国共两党抗日斗争的历史评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共产党: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二)国民党: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胡锦涛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2.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1938年7月1日,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中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课程课题 中共的奋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5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