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景泰蓝的制作》第1页一、教学目标(一)了解本文按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安排说明顺序,并根据事物自身的特点以及读者的认识实际,安排详略,区分主次的特点。(二)学习本文综合运用下定义、举例、列数字、比较、分类、比喻等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三)学习本文语言准确、平易的特点。二、难点、重点分析(一)下定义和诠释的区别。分析:下定义是严格确切地说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含义(内涵)及适用范围(外延)。如,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诠释是对事物所做的一般性的解释、说明。如,文学是艺术或文学是语言艺术等。(二)六道工序中,课文为什么对掐丝、点蓝两道工序说明详细?分析:因为这两道工序最关键最复杂,又是一般读者所不知或知《景泰蓝的制作》第2页之甚少的内容,所以必须详细说明,读者才能明白;同时,这两道工序又最有特色,它们是景泰蓝制作的独特工艺流程,所以要详细介绍。(三)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分析:本文的语言具有准确、平实、通俗、自然的特点。读这篇课文有平白如话之感,不同于一般科研专著那样大量使用专用术语。只是各道工序的名称使用了制胎、掐丝、烧焊、打磨、镀金等术语,这是非用不可的,而且这里用术语,既能使说明的语言更加准确、精炼,而且也能使读者易于把握每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至于第2段中的延展性,第6段的膨胀率,第17段的机械力等,读者一般都能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课文语言的口语化更体现了准确、通俗、平实、自然的特点。比如各部分之间的衔接,课文运用了现在把……说一说,第二步工作叫掐丝,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现在该说烧的工作了等语句,准确而平实自然。再如说明景泰蓝制作的特点时,作者用了算是借一点机械力,还得靠打磨工人的两只手,那非纯用手工打磨不可等语言,朴实,通俗。《景泰蓝的制作》第3页(四)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分析:(1)按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以先后顺序进行说明。(2)综合运用了下定义、诠释、举例、比喻、比较、列数字、分类等多种说明方法。(3)语言准确、通俗、平易、自然。三、教学过程设计初中,我们学过大量的说明文,回忆一下,有哪些篇目?师生一起列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北京立交桥》、《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看云识天气》、《苏州园林》等等。小结:写作说明文的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它在语言的表达上,比起其他文体更简明,更准确、更周密,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除了学习它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之外,还要着重学习它的语言,这样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一)作者简介。教师:叶圣陶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文章,请同学说出篇名,并就你所知道的,对作者作简要介绍。要求答出:1.篇名: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小说《多收了《景泰蓝的制作》第4页三五斗)。2.简介: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教师补充: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1894-1988)江苏苏州人。解放前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当过编辑。二十年代初与茅盾、郑振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解放后,曾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其创作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而且发表了多篇指导语文教学的文章,对语文教学和教材的规范化有独特的贡献。他写作态度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练优美,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其代表作有: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夜》、《多收了三五斗》等;长篇小说:《倪焕之》。(二)课文说明。师板书课题:景泰篮的制作(故意写错字,问:为什么是“景泰蓝”而不是“景泰篮”呢?课文里有这方面的信息吗?谁能筛选出来?学生找出:课文第10段,讲这种工艺品是从明朝景泰年间开始流行,当初多用蓝色,故而总名叫景泰蓝。)《景泰蓝的制作》第5页小结: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便不会再弄错了。教师:《景泰蓝的制作》写于1955年3月22日。作者对手工业制品很感兴趣,曾经想写一组文章,把每种手工业品的制作过程记录下来,结果只写了两篇,即本文和《荣宝斋的彩色木刻画》。本文开头提到的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当时位于崇文门外一条胡同的一所破旧的大四合院内。该厂设备非常简陋,几乎全部靠手工操作。(三)熟悉课文。请2一3名学生顺次朗读,(1-4,5-7,8-12,13-17)教师将学生读错的字写在黑板上。每个学生朗读后,教师均就学生朗读情况作指导性小结,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前提下指出不足。朗读完课文,让学生说出黑板上的字的正确读音,教师板书:砧zhēn(锤或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芨jī(白芨,多年生草木植物)醮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硒xī(非金属元素)臼jiù(舂米的器具)铜器作(zuō):(作坊zuō作料作践zuó作业zuò)铬:(gè)硒:(xī)拌和:(huò)铁屑:(xiè)釉(yòu)铀(yóu)疏《景泰蓝的制作》第6页疏朗朗:稀疏明朗的意思。界成:划分界线而成。匀净:精细深浅一致。(四)分析课文。(以前四段为例详细分析,后面的内容概括分析)现在看课文第一段,齐读一遍,然后概括大意。指名讲述第一段大意,师板书:一、参观的时间、地点、内容。提问: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不是参观记,为什么开头要写上这样一段文字呢?师生归纳出三个作用:①为下文按参观的先后即工艺流程为顺序说明作个提示;②句中“粗略”一词暗示全文的调子;③使读者仿如置身于参观队伍中,增强亲切感。默读第二段,先解决生字,师板书注意砧zhēn提问: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么?从这中心句中,我们可以提取的信息有哪些?师生共同归纳:①景泰蓝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是制胎;②使用材料是红铜,以及用红铜作胎的原因;③用红铜制胎的主要操作程序是设计、尽打、接合。《景泰蓝的制作》第7页提问:那么,作者怎样说明制胎的操作过程?看课文归纳。(以打一个圆盘子和一个较大的花瓶的胎子为例子加以说明。)读第三段然后分析,提问:“在景泰蓝的作场里,这只是个开头,还有好多繁复的工作在后头呢。”文句中的“这”指代什么?“繁复的工作”从全文看,指代什么?(“这”指代制胎,“繁复的工作”指代以下的流程,包括掐丝、点蓝、烧蓝、打磨和镀金。)板书:二、制作过程镀金打磨烧蓝点蓝掐丝制胎继续提问“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过渡句,承上启下。)分析第四段,板书:掐qiā蘸zhàn恰如其分fèn比较:“恰如其分”和“恰到好处”。提问:文中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但有时却不能,前者“分”是分寸、界限,正好到那合适的界限;后者是正好到最合适的地步。如:批评要恰如其分。母亲做的饭挺好吃,火候恰到好处。指名读第四段,分析:“剪好”的“剪”与前文“该多长”照应。“曲好”的“曲”与前文“该怎么弯”照应。《景泰蓝的制作》第8页问题:本段没有用到的说明方法是什么?A比较说明B比喻说明C举例说明D分类说明(没用到的说明方法是D项的分类说明。)提问:用到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归纳:比较说明如拿掐丝与刺绣比较;比喻说明如把柳叶的两笔作左右括号;举例说明如以粘一棵柳树为例;下定义说明如掐丝就是拿扁丝粘在铜胎表面上。)分析第五段:在说明中穿插作者的感受和体会可以突出工人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又避免长篇说明的枯燥、乏味。分析第六段。默读一遍。提问:“这里头有道理可说”,其“道理”是什么”读下文归纳概括,不能超过25字。(道理有三,防止色料溢出、破裂和剥落。)提问:文中有一句“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这里的“物理”是什么含义”。(这里的“物理”指物质运动、变化的原理,课程表里的“物理”是“物理学”的简称,两者含义不同。)提问:文句中的“制作方法”指什么?A掐丝、涂料、烧制和《景泰蓝的制作》第9页打磨B点蓝、烧蓝和打磨C景泰蓝特殊的工艺过程D以上几项都概括得不对启发:此题是1989年全国高考题,有一定难度,需仔细读课文思考。(确的项是B项。文句讲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这里的“形式”联系上文指“繁笔”,而用繁笔的道理,上文讲可以防止色料溢出、破裂和剥落,这里暗示了三道工序,指B项所指点蓝、烧蓝和打磨,故应选B。(A项的“掐丝”本身不可能决定“掐丝”的形式”。C项的“工艺过程”还包括“做胎”和“镀金”,而这两道工序并不能决定采用掐丝的形式。)小结: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回答问题。今后我们还会不断加强这种能力训练。教师:这节课主要解决几个问题(板书)(1)文章的内容及详略安排;(2)文章的结构层次;(3)文章的说明顺序。以上几点是读过一篇说明文后,首先应理清的问题,这就是所谓对文章的总体把握。《景泰蓝的制作》第10页先谈第一个问题:文章的内容及详略安排。学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师明确:文章主要介绍了景泰蓝精细而复杂的制作过程(特征:手工、繁复、精细)。而其中以对掐丝和点蓝两道工序的说明力量详尽。掐丝部分,课文不仅介绍了由粘丝、烧焊到清洗的各个步骤,而且介绍了掐丝的构图特点和所费工时。点蓝。部分,在说明了什么叫点蓝及景泰蓝名称的由来后,又分别介绍了色料的原料、研磨方法及如何填色料。其中对填色料的介绍尤为详尽,从盛色料的工具,舀色料的家伙的形状,色料填在哪里和填多少,什么时候拿去烧,直到烧后又如何填、填几回,填后需再烧等等,无一不介绍得详详细细、清清楚楚。至于其他部分,除制胎介绍略详外,烧蓝、打磨及镀金各部分的介绍都比较简略。教师: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即文章的结构层次问题。就文章大的层次划分,学生可能有两种意见,即:(1)第1段为第一部分:交待进行介绍说明的缘起;第2段至结尾为第二部分:说明景泰蓝的制作。(2)第1段为第一部分:交待进行介绍说明的缘《景泰蓝的制作》第11页起;第2段至第16段为第二部分: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最后一段为第三部分:小结、强调景泰蓝为手工制作的特点。教师评析、明确:第二种结构层次划分比较相宜。第一种划分之所以不将文章最后一段划为第三部分,是因为这一自然段作为小结不是针对整篇课文而言,而是就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六道工序而言,所以仍属于景泰蓝的制作的范畴,因而不能单独和第一部分构成平列关系,只能和制作过程合在一起与第一部分构成平列关系。(结构:总分总)教师:最后,我们来解决第三个问题,即文章的说明顺序问题。估计学生一般都能作出按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的先后顺序,分六道工序进行说明的回答。教师评析、明确: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课文中介绍景泰蓝的制作的部分,同学们的回答只包括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而漏掉了结尾总括说明的一段。所以回答有缺陷。正确的回答应该是:本文先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而后总括式地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几乎全部是手工的特点;而制作过程则又是以工序的先后为序逐一介绍的。所以是先分后总,而分的部分又是以制作过程的先后《景泰蓝的制作》第12页为序进行说明的。(五)继续分析课文。教师:再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回答此题,要求学生先简要说出每道工序所写内容,抓住关键词语说明操作步骤,然后找出说明方法。要求回答:1.制胎:先说明用红铜作原材料及原因,再以圆盘子、比较大的花瓶及方形或长方形的东西,像果盒、烟盒之类为例,介绍了设计。、尽打、圈、重叠、接合等操作步骤,最后又以铜器作作比喻加以证明。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举例(典型举例及一般泛举结合)、比喻的说明方法。2.掐丝:先给掐丝下定义,后以粘一棵柳树为例说明粘丝的步骤剪、夹、蘸、粘。再以刺绣作喻并进行比较,说明工作的精细。接着介绍了景泰蓝器物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图案的线条一般是繁笔及其道理以及以一个三尺年高的花瓶。为例,说明其用工之多,并与刺绣、刻丝、象牙雕刻作比《景泰蓝的制作》第13页较,突出其制作细密的特点,再与粘丝相衔接,介绍烧焊——喷水、拌和、筛、烧和清洗——¨煮、洗的步骤。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下定义、诠释、举例、比喻、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3.点蓝:先介绍什么是点蓝以及景泰蓝名称的由来,再介绍点蓝所用的色料,并分类说明色料”因所含的金属矿质不同
本文标题:《景泰蓝的制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66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