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学习目的与要求:一、了解生产核算的基本数据二、生产核算的基本理论三、掌握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及实际应用四、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应用第一节我国生产核算的基本数据一、我国生产核算的实际内容体系。生产统计以基本的经济活动单位为对象,开展原始的生产统计工作。我国的生产核算是与国际上的做法基本一致的。生产核算包括对于不同对象的生产核算。行业、地区、全国的生产核算一般是在企业和基本生产单位的生产统计数据基础上,根据统计范围汇总得到的。生产核算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的。生产核算方法,从基础上看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活动和范围,二是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第二节生产核算基本理论一、生产活动的主体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基层单位。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产业部门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宏观主体。微观主体和宏观主体是内在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货物或服务的同质性划分成各个产业部门(具体划分见教材第8页)。二、生产的产出--货物和服务(一)货物的特点:(1)货物是指物质产品。即有形商品,可储存。(2)货物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分离的,他们要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两个过程的统一。(二)服务的特点:(1)服务是无形商品。(2)服务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3)服务一般不能被储存(三)服务的种类:1、为确保货物价值的顺利实现,服务的生产者为消费者所提供的对货物的服务。如运输、销售、修理、清洁等。2、服务的生产者为消费者直接提供的生活需要的服务。如客运、旅宿、医疗、卫生等。3、服务的生产者为消费者直接提供的精神需要的服务。如教育、咨询、娱乐等。4、服务的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的生产及商业需要的服务。如科研、地质勘探、保险、金融等。服务可以分为公共服务和非公共服务。非公共服务是生产经营性服务产出,一般以经营为目的,在市场中交易并以市场价格提供服务。公共服务一般由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机构部门提供,属于非市场的服务产出。服务根据使用还可以分为中间服务消费和最终消费服务。中间服务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费的服务,它与中间产品消费一起总称为中间消耗。最终消费服务是指为居民生活而消费的服务,它与产品的最终消费一起总称为最终消费。三、生产核算范围:市场产出与非市场产出(一)市场产出:概念: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以盈利为目的并在市场上实现的生产产出被称为市场产出。特点:由市场供求决定规模和价格;生产产出核算采用市场价格;生产产出是国民经济生产成果的主要部分。(二)非市场产出概念:不经过市场的产出。特点:生产产出不以赢利为目的;不由市场决定其价格,一般采用估算或推算。分类:自给性生产产出;其他非市场产出。四、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包括两种,一个是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度,一般称为总产值或总产出。另一种是以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测度,一般称为增加值。总产值概念:生产成果的总产值或总产出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价值,具体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劳动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资本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总产出的另一个理解角度是从市场上实现的销售价值,因此用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实际价格乘上产品产量或服务量就是总产出的价值总量。增加值概念:从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出发测度生产成果的价值,是指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新增加的价值部分进行计算,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一般称为增加值。五、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进行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第三节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一、机构单位总产出1.生产要素最初投入的价值;2.对货物与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3.生产税净额的价值。即机构单位总产出表现为:C+V+M二、机构单位增加值核算方法(一)生产法:公式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二)分配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第三节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第三节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一、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一)至(十三)部门总产出核算第三节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一、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二、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核算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注意与固定资产的区别三、产业部门增加值核算增加值是生产单位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创造出来的价值。产业部门增加值是指一个产业部门的全部基层单位一定时期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之和。核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和分配法。四、生产帐户生产帐户是国民经济核算帐户体系中的第一个帐户,它的设置在于通过帐户形式反映生产过程及其结果的总量特征。生产帐户的内容:生产帐户的右方为来源,其内容只有产出一项(市场产出非市场产出),帐户的左方为使用方,列示中间消耗、固定资本消耗和平衡项目。生产帐户的平衡项为增加值。国民经济核算帐户体系中帐户使用的“使用”和“来源”,是有其具体的含义,来源一般代表收入、资金流入,使用代表支出、资金流出,二者之差为本帐户的计算结果也是该帐户的平衡项,这个平衡项也就是下一个相关帐户的起始项(初始流量)。。生产帐户使用来源中间消耗总产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合计合计生产帐户的内容:总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净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固定资本消耗=总增加值-固定资本消耗生产部门综合生产帐户部项第一产业业门目农业第二产业采掘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合计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项产机构部门生产综合帐户单位:亿元增加值总额总产出中间投入(一)合计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非金融企业511128962215158733414280金融机构33012420611812-1288政府1086333753688835-23居民1429422998190160-12660国民经济794713775241722583589-51005第四节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的计算一、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值之和二、国内生产总值概念1、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概念一定时期一国经济活动的总成果体现为社会总产品,它包括货物和服务两种形态。社会总产品从实物角度可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2、最终产品的特点:最终产品不是按完成程度而是按它的使用去向区分。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和向国外的出口3、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全部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生产活动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其实物表现为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总和。三、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三种方法:生产法分配法(收入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例:已知某地区2001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9)生产补贴15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中间消耗=总产出—GDP=15000-10287=4713(亿元)营业盈余=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10287—1480—5240—595=2972(亿元)(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国内生产总值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总产出15000总消费8110减:中间消耗4713居民消费5600增加值10287公共消费2510劳动者报酬5240总投资2037生产税净额595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生产税610库存增加24减:补贴15贵重物品净获得3固定资产折旧1480净出口140营业盈余2972出口1200减:进口1060国内生产总值10287国内生产总值10287例题:2000年我国GDP为8.94万亿,2001年GDP为9.6万亿,计算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速度=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9.6/8.94=1.073=107.3%经济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1.073-1=7.3%
本文标题: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5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