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儿童安全用药主讲人:贾钰莹内容概述我国儿童用药现况国内外儿童用药管理儿童生理特点儿童用药特点儿童用药原则儿童用药常见问题儿童常见病药物的使用儿童用药调剂注意事项我国儿童用药现况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儿科疾病占所有疾病就诊人数的20%,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我国儿童用药现况1、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12.9%,其中新生儿是24.4%。2、儿童用药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不能满足儿童患者需求。3、长期以来,临床研究中,儿童通常不作为观察对象,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缺少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的资料。国内外儿童用药管理目前,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儿童用处方药都完成了儿科临床研究,进行了标签修改,指导儿科用药的信息越来越充分,儿科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显著提高。国内外儿童用药管理2010年06月WHO发布首个《儿童标准处方集》。包括240多种基本药物治疗0~12岁儿童疾患的信息,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执行者将可获得与这些儿童药物有关的推荐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证等方面的标准信息。2010年8月我国开始筹备编写《中国国家儿童处方集(儿童卷)》1.新生儿期:出生以后28天内2.婴儿期:<1岁3.幼儿前期/书-幼儿期:1-3岁4.幼儿期/书-学龄前期:3-6岁5.童年期/书-学龄期女:7-11/12男:7-13/146.青春期/少年期儿科用药对象:按解剖生理特点分期儿童生理特点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的排泄比较快。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对药物的敏感度高于成人。儿童病情较急,病情变化快。儿童用药特点儿童的给药频率与成人不同儿童用药的依从性儿童对药物的反应性有别于成人胎儿期用药特点胎儿不能成为直接的用药者,但很多药物能够通过胎盘屏障,由于大部分药物自身的性质和胎儿生理及代谢功能不健全等诸多因素,致使胎儿中毒或致畸。“反应停”事件,减少妊娠期用药,杜绝滥用。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小孩正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其生理特点是体格生长显著加快,各器官功能渐趋完善。由于其呼吸道狭窄,炎症时黏膜肿胀,渗出物较多,故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应以祛痰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疾病恢复。如在选用止咳药时,不主张使用中枢性镇咳药,以防气道阻塞,喘憋加重。婴幼儿腹泻不宜过早使用止泻剂,以免使肠道毒素吸收增加,而加重全身中毒症状。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在便秘时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多吃些水果、蔬菜、B族维生素、蜂蜜等,不宜轻易使用缓泻剂,更不能使用峻泻剂,否则会导致腹泻,影响婴幼儿健康。吗啡、哌替啶等麻醉药品对婴幼儿能引起呼吸抑制等中毒现象,不宜使用。童年期用药特点随着体内内分泌的改变,其发育速度加快,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进入青春发育早期,因此对影响神经、骨骼发育和内分泌的药物特别敏感。如长期服用中枢神经抑制剂可造成中枢神经及智力的损害;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可造成骨质疏松,影响儿童的生长。儿童治疗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选择合适剂型选择合适的药物选择用药的主要依据是小儿年龄、病种和病情,同时要考虑小儿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和药物的远期影响。抗生素:既要掌握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用药指征,更要重视其毒副作用的一面。选择合适的药物镇咳止喘药: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祛痰药口服或雾化吸入,使分泌物稀释、易于咳出。哮喘病儿提倡局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必要时也可用茶碱类,但新生儿、小婴儿慎用。选择合适的药物止泻药与泻药:对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除用口服补液疗法防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外,可用保护肠粘膜药物,或辅以含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的制剂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便秘一般不用泻药,调整饮食和松软大便的通便法。选择合适的药物乳母用药:阿托品、苯巴比妥、水杨酸盐等药物可经母乳影响哺乳婴儿,应慎用。新生儿、早产儿用药:幼小婴儿的肝、肾等代谢功能均不成熟,不少药物易引起毒副反应,如磺胺类药、维生素K3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氯霉素引起“灰婴综合征”等,故应慎重。选择合适的药物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婴儿不宜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瑞氏综合征是儿童在病毒感染如流感、感冒或水痘康复过程中得的一种罕见的病,以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为重要病因,会影响身体的所有器官,但对肝脏和大脑带来的危害最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很快导致肝肾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镇静止惊药:在患儿高热、烦躁不安、剧咳不止等情况下可给予镇静药。发生惊厥时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等。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口服法: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病情需要可用鼻饲。注射法:注射法比口服法奏效快,但对小儿刺激大,肌肉注射次数过多还可造成臀肌挛缩、影响下肢功能,非病情必需不宜采用。静脉推注多在抢救时应用,根据年龄、病情控制滴速。其他方法:雾化吸人常用;灌肠法小儿采用不多,可用缓释栓剂;含剂、漱剂很少用于小龄儿,年长儿可采用。选择合适剂型婴幼儿常用药物剂型口服剂型:片剂、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注射剂型:与成人相同皮肤粘膜给药剂型:贴剂、栓剂、软膏等吸入或雾化剂型:气雾剂、干粉、雾化液等选择合适剂型剂型选择的依据尽量选择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避免由剂量分割造成的不便或不良后果尽量选择小儿易于接受的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减少喂药困难;对于没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需要严格按照儿童用量进行准确分割,避免药物过量造成的毒性反应;对于同时存在成人剂型和小儿剂型的药物,选择时尽量使用小儿剂型,避免药物浪费,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儿童用药常见问题滥用抗菌药物滥用解热镇痛药物滥用营养及保健药盲目相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抗菌药物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肾毒性、耳聋)喹诺酮类(哺乳动物的骨关节,负重关节的软骨组织损伤)解热镇痛药物吡唑酮类复方剂(再生障碍性贫血、紫斑癫)阿司匹林制剂(粘膜糜烂、急性脑部疾病)营养及保健药微量元素锌(损害巨噬细胞,杀灭真菌-脓疮病)类激素成分的营养品。维生素过度使用,易引起中毒,或无效治疗。免疫球蛋白及各种调节免疫功能的制剂。鱼肝油、维生素D制剂(周身不适、头疼、骨关节压疼、高钙血症)中药进补。如:人参蜂皇浆导致性早熟。新药、贵药、进口药新药一般上市时间不长,临床用药经验少,安全性资料有限。贵药不一定疗效就好,关键要对症。进口药一般由于原创方面的优势,临床疗效较好。但价格较高。儿童常见病药物的使用儿童发热时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儿童常用腹泻药品常用口服退热药物<3个月婴幼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体温<38.5℃,最好不用药物降温;高热时推荐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法联合退热。对严重持续性高热建议采用退热剂交替使用方法患儿低血容量下用布洛芬退热增加肾功能损害机会;发生水痘时使用布洛芬,A组链球菌感染的危险有所增加。常用口服退热药物不推荐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药物应用于儿童•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风险;•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概率;•儿童患病毒感染性疾病时,增加Reye综合征风险。尼美舒利禁用于1岁以下小儿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常用腹泻药物的合理使用思密达:Smecta浓度要求:3g/50ml水与饭及其它药物间隔2小时,餐前服用度来林(鞣酸蛋白酵母散):饭前服用有利于在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而减少刺激,降低炎症渗透物和减少肠蠕动。益生菌类:妈咪爱、金双歧、培菲康、源首,与抗生素间隔服用服用抗生素时,选择灭活的益生菌更有效。儿童合理用药调剂对家长详细交代药物的使用方法对家长准确交代药物的使用剂量药袋标示很重要对家长详细交代药物的使用方法有些家长带孩子同时看多个科,有可能出现同类药品或具有相同成分的药品开重的现象,如小儿伪麻美芬滴剂与美敏伪麻溶液都含有麻黄素,在这种情况下极易造成重复用药,应向家长交待清楚不可同时服用,避免重复用药或超剂量用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微生态制剂如枯草杆菌肠球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等可补充正常生理性细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多用于儿童腹泻及消化不良的治疗当上述药物与口服抗生素合用时抗生素可以杀灭具有生理作用的微生物使药效降低。因此在配发此类药物时应向家长特别交待应用凉开水1h以上服用。某些混悬液型药物如口服的布洛芬混悬液,外用制剂炉甘石都应嘱咐家长用前摇匀使药物发挥其最大疗效。对家长详细交代药物的使用方法病人能正确服用药品,较好地完成治疗过程,就可以加快病情的好转。但多数患儿家长对医学知识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药师要给予患者主动的用药指导。对于剂量的交待应做到语言平实易懂,清楚明了,尽量避免使用太专业化术语。的1/3甚至1/10免发生用药差错注意药袋上的姓名药品总笔数及药品数量用法用量(第一次拿药或有新开立的药品)药袋标示—临床用途及注意事项一般的用药指示药品的保存方式以上若有疑问或不清楚时,请立即询问药师药袋标示很重要注意事项熟悉儿童特点,不滥用药物严格把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根据儿童特点,正确选择给药途径儿童禁用或慎用的化学药物儿童合理用药调剂药品的正确存储密闭避免药物因吸潮而变质。避免药物被空气中的氧氧化而变质。防止含挥发油的药品因挥发和风化而失效(如薄荷油、各种香精、酒精、碘制剂)。冰箱不是最佳的储药场所。低温冷处保存为2~10℃,阴凉处保存应不超过20℃,凉暗处保存为避光且不超过20℃,常温保存为10~30℃。(如:妈咪爱)需要冷藏保存的药物多是蛋白生物制品和活菌制剂须冷藏的药品应放于冷藏室,独立包装并与食物分开,避免拿错或被小朋友接触到。避光光照特别是日光中紫外线会加快药品的分解和破坏药物有效成分。避光方法:将药品放在棕色瓶内或能够避光的纸盒、容器内。需避光的药品一般在出厂时都具有避光措施,不要随便更换包装或撕毁药品外面的包装纸。
本文标题:儿童安全用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78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