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附件4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经典学习心得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继承人姓名指导老师姓名著作名称、读书篇数:《温病学》心得体会(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有分析。可附页)《温病条辨》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而《温病条辨》促使了温病学的形成。我学习的《温病学》教材分为:总论、各论、附篇三部分。总论部分是认识和处理温病的理论基础;各论部分是阐述四时温病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及各类温病的主要证治和临床运用指导,为总论内容的具体应用。总论和各论互相交织,共同构成温病学说的完整体系;附篇名著选为明清温病学家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温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的选读,对深入了解温病学理论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2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3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通过大半年对温病学的学习,我学习到了温病学的基本概念,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温病的辨证,温病的常用诊法,以及温病学的治疗和预防。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也就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温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温病有致病因素的特异性,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四时“六淫”为患。温病的辨证是温病特色,有“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是依据温病病机的演变规律,病程发展的阶段特点,结合《内径》及历代医家有关卫气营血的论述和叶天士的实践体会,将卫气营血理论引申发挥,形成了卫气营血辨证学说。三焦辨证是一三焦为纲,禀明为目,将温邪作用于三焦所属脏腑导致功能失调,以及市值损害所产生的复杂纷繁的临床症状,归纳为证候类型,从而确定病变部位及其深浅层次,确定病变类型及证候性质,为确定治疗原则提供依据。温病学的常用诊法有辨舌,验齿,察咽喉,而辨焙斑疹等,更是温病大家叶天士首创。4温病的治疗和预防更具特色。以祛除病邪,扶助正气,调理阴阳促使患者恢复健康。没学习温病之前,对于门诊患者如:扁桃体发炎患者,有发热,咳嗽,恶风寒,口渴等症状。在医院打了好几天的点滴还没一点好转,一直低烧。后来,我们咨询了老师,老师教我们用了银翘散加减。在老师的指点下给那位患者喝了药,结果当天晚上那位患者就退烧了,三服药就彻底好了。在学习了温病学之后,我们知道,那是属于春温的邪袭肺卫证,因邪气袭卫,导致卫阳被阻,肺气失宣。治宜辛凉解表,宣泄肺热。而银翘散,而出自《温病条辨》的银翘散就举有此功效,成功的用卫气营血辨证辨的证型,找到治法和方药。在学习温病学之后,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解决生活中一些流行的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的问题。我们现在学习好了温病学,在将来的行医道路就多了一件治病救人的利器。签名:年月日指导老师批阅意见:签名:年月日5
本文标题:温病学学习心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04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