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ppt
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心肌梗死定义•心肌梗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至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坏死。主要临床表现: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酶谱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发生心律失常,心衰或休克。一、病因、病理、二、临床表现三、实验室与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五、并发症六、心肌梗死急性期的病情评估八、心梗的常规治疗九、AMI早期治疗(PTCA+支架术)十、AMI预后不良的因素十一、AMI的护理病因、病理、发病机理•病因1.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偶见病因—冠脉栓塞、炎症、冠脉先天畸形。•病理解剖(一)冠状动脉病变(二)心肌病变病理生理学Fusteretal.NEnglJMed.1992;326:310-318.Daviesetal.Circulation.1990;82(SupplII):II-38,II-46.不稳定血栓(UA/NQMI)脂肪池巨噬细胞内在的压力,张力外部的剪切力裂缝大裂缝小裂缝闭合血栓(QwMI)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破裂血栓临床表现与梗死的大小,部位、侧枝循环情况密切有关•先兆•疼痛:AMI中最早最突出的症状需与心绞痛相鉴别1.AMI的疼痛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安静时;2.发作后经安静休息不能缓解,含服硝酸甘油也无明显效果;3.疼痛时间较心绞痛长,可达数小时,甚至时重时轻达数日之久;4.疼痛更剧烈,难忍受,常需麻醉性强镇痛药才能减轻;5.患者常烦躁不安,不像心绞痛时呆立不动;6.疼痛范围叫心绞痛更广,常包括整个心前区,疼痛也可放射至下颌、颈、背等处,但不如心绞痛明显。临床表现•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律失常(二)房性心律失常(三)加速性交界性心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四)室性心律失常(五)传导阻滞(六)充血性心律失常(七)休克(八)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九)体征AMI的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表1AMI的血清心肌标志物及其检测时间项目肌红心脏肌钙蛋白CKCK-MBAST*蛋白CtnICtnT出现时间(h)1~22~42~463~46~12100%敏感时间(h)4~88~128~128~12峰值时间(h)4~810~2410~242410~2424~48持续时间(d)0.5~15~105~143~42~43~5注:*应同时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ASTALT方有意义;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测定诊断1.典型AMI诊断不难。但我国约1/3-1/4的AMI无明显疼痛,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以下为AMI的可能性的一些临床表现:1)初次出现下列任何一个心脏症状,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运动后呼吸困难、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2)原有的心绞痛加重或改变,或伴发心力衰竭;3)可能起源于心脏的疼痛,不典型胸痛、上臂或上腹疼痛,上颌痛、或咽痛、牙痛;4)可能起源于心脏的难以解释的低血压或休克、大汗、软弱、晕厥、虚脱;5)难以解释的动脉栓塞和脑血管意外;6)手术并发持续性难以解释的发热和白细胞增高;7)难以解释的心包炎或肩手综合征,体检发现第一心音减弱,增强的第四或第三心音,乳头肌功能不全的SM、窦速、早搏或其他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双肺野对称的湿性罗音等。以上几点提示AMI可能性大。2.多次重复ECG,动态检测ECG.,心肌酶谱;3.室早若出现QR即提示心梗;4.难诊断,可借助放射性核素扫描、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一)心绞痛(二)急性心包炎(三)急性肺动脉栓塞(四)主动脉夹层分离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乳头肌断裂•室间隔破裂•心室游离壁破裂•心室壁瘤•肺动脉栓塞•体循环动脉栓塞•胸壁综合征•梗死后综合征•肩-手综合征心梗的常规治疗•治疗原则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频死的心肌,防止梗塞扩大,缩小梗塞面积,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病人度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使病人恢复正常生活。•治疗目标:缓解缺血性疼痛,稳定血液动力学,降低心肌需氧量,改善心肌的供血心梗的常规治疗一)入院前的处理镇静、吸氧、开通静脉通道、硝酸酯类应用(二)监护和一般治疗镇静、吸氧、开通静脉通道(三)药物治疗:1)硝酸酯类2)钙离子拮抗剂:AMI常规治疗中钙拮抗剂被视为不宜使用的药物3)他汀类药物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5)镁盐:早期应用有争议。•6)极化液:心衰、肾功能不全禁忌。•7)抗凝治疗和血小板抑制剂抗凝治疗的目的:a.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b.预防周围动脉栓塞;c.防心梗早期再梗或梗死区延展及降低病死率,早抗凝使病死率降30%,总病死率降21%.d.溶栓治疗成功后的早期再闭塞及病死率;e心梗二级预防。抗凝药物的应用禁忌症:a.出血或出血倾向;b.活动性消化性溃疡;c.严重肝肾功能不全;d.血压过高抗血栓治疗抗血小板药物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ASA)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潘生丁ADP受体拮抗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抗凝(血酶)药物间接凝血酶抑制剂:肝素类(包括LMWHs,如速碧林)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及其衍生物因子Xa抑制剂:Arixtra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心梗的常规治疗•非ST抬高AMI的治疗理论基础由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凝血因子激活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性阻塞所致。非ST抬高心梗提示血栓形成持续存在。粥样斑块中含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浸润、相关的金属蛋白酶可使冠脉粥样斑块的纤维帽薄弱,引起破裂和溃疡。血管炎性也可引起粘附分子,促使凝血因子表达。血清C反应蛋白、淀粉样物质A升高,也支持炎性学说。•体外反搏:增高舒张期血压,降低收缩期血压,心肌缺血减少,左心功改善。高危患者的特征•高危患者的特征为:1.反复发作的静息心绞痛;2.动态ST段改变,ST段压低=0.1mv或一过性(30min)ST抬高=0.1mv;3.心脏肌钙蛋白或肌酸激酶MB升高;4.观察期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5.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6.早发梗死后不稳定心绞痛;7.糖尿病;8.延迟PCI并不能改善预后,强烈推荐早期PCI中常规支架植入。适应证:a.在ST段抬高和新出现或怀疑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直接PTCA可作为溶栓治疗的替代治疗,但直接PTCA必须于发病12小时内或虽超过12小时但缺血症状仍持续时,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PTCA(Ⅰ类适应证)。直接PTCAb.急性ST段抬高/Q波心肌梗死或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年龄75岁,AMI发病在36小时内,并且血运重建术可在休克发生18小时内完成者,应首选直接PTCA治疗(Ⅰ类适应证)。c.适宜再灌注治疗而有溶栓治疗禁忌证者,直接PTCA可作为一种再灌注治疗手段(Ⅱa类适应证)。d.AMI患者非ST段抬高,但梗死相关动脉严重狭窄、血流减慢,如可在发病12小时内完成,可考虑进行PTCA(Ⅱb类适应证)。在AMI急性期不应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行选择性PTCA。发病12小时以上或己接受溶栓治疗且已无心肌缺血证据者,不应进行PTCA。直接PTCA必须避免时间延误,必须由有经验的术者进行,否则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治疗的重点仍应放在早期溶栓。注意事项对溶栓治疗成功的患者不主张立即行PTCA。建议对溶栓治疗成功的患者,若无缺血复发,应在7~10天后进行择期冠脉造影,若病变适宜可行PTCA。(3)溶栓治疗再通者PTCA的选择AMI早期治疗•PCI围手术期用药•UA及NSTEMI患者不论是否PCI,均应联合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初量150-300mg/d,1-7d后100mg/d(75-150mg/d)长期口服,PCI者300mg/d,一月后100mg/d(75-150mg/d)长期口服。氯吡格雷300mg/d负荷量后,75mg/d至少用一月。行PCI者术前6-24H氯吡格雷600mg/d后,75mg/。•植入裸金属支架者氯吡格雷服用一月,药物洗脱支架者至少服用6月,建议用9-12月。•围手术期必要时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只推荐用于早期PCI患者,对药物保守治疗者无益或有害。静脉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是UA和NSTEMI的基础治疗。AMI早期治疗•3、直接PCI者采用有力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主要包括:(1)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2)普通肝素直接PCI常规应用;(3)血小板膜糖蛋白GPbII/IIIa:受体拮抗剂主要是阿昔单抗。•4、早期溶栓治疗•5、溶栓再通指标•6、溶栓并发症•7、溶栓后的治疗AMI预后不良的因素•预后不良取决许多因素,其中AMI后左室功能状态最重要,有以下因素存在,多提示预后不良。1.充血性心衰;2.左室射血分数小于40%;3.大面积心梗;4.新发的束支阻滞;5.II°II型或III°AVB;6.前壁心梗;7.再梗或梗塞范围扩大;8.室颤或室速;9.频发或多源性室早及室早RonT;10.室上性心律失常;11.信号叠加ECG异常;12.梗塞后心绞痛;13.运动试验不能耐受;14.运动诱发心绞痛、ST抬高或压低、血压异常、室早等;15.糖尿病;16.高血压或原有高血压消失;17.年龄大于70岁;此外,治疗是否及时、正确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行为反应:•①发病初期:发病时剧烈心绞痛使之产生死亡恐怖感。•A、监护室中,医护人员紧张的工作情绪,各种急救、监护设施、取血化验、输液等,会使患者感到压力,产生紧张心理。•B、焦虑反应,由于疾病的威胁,耽心预后,对未尽事业的失望。表现焦躁、忧虑。•C疑虑,症状较轻者,对病情估计不足,对入监护室和各种检查表示怀疑和不满。不能很好配合,,甚至提出不合理要求。•D、抑郁反应:意识到重病在身,对前途、家庭、经济问题等耽心,轻者表现情绪低落、表情淡漠。重者悲观怨天忧人,甚者有自罪、厌世思想。•②恢复期。各种症状基本控制,对医院环境已能适应。表现因人而异。•A、不安情绪,耽心再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表现对各种检查结果特别关心,询问心电图演变等。•B、抑郁状态,女性较男性多。中年患者较多,因精神、经济、家庭负担重。尤其在病情恢复较慢时,易有悲观情绪。表现意志消沉、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孤僻好静、食欲不振、失眠、倦怠,不积极进行康复训练。•C、焦躁,急于恢复健康,喜怒无常,或对医护人员过多的感谢。见到家属或朋友奋的流泪。有的对医护人员刁难、挑剔,不合作。人际关系紧张。恨病吃药,求愈心切,急于要求过多的康复训练。•D、官能症状态,对刺激的感受性增高,注意力内移,不但对疾病敏感,甚至对过去未曾察觉的正常生命活动,如心跳、呼吸、血管搏动、胃肠蠕动等皆可感知,并认为是异常状态。主诉多,如腰背疼、大小便障碍等。•E、退行状态,依赖心理。表现过分地谨小慎微绝对地遵循医嘱,事事依赖他人,生活不敢自理。•F、痴呆状态,高龄,伴有脑动脉硬化者,可出现智能下降、健忘、淡漠无欲或无端的哭笑。甚至有幻觉、错觉、妄想等。有的日间意识清醒,夜间谵妄,戒明显的不安、无目的的动作等。心理治疗原则•急性心肌梗塞本身对患者即是一负性生活事件,必定引起心理应激。应引导患者适当地缓冲和应对这一刺激。帮助患者顺应环境。心理变化不是始终如一,各人之间也大不相同,同一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也可有不同反应。故要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仔细询问患者心理状态,因势利导。•①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工作作风,认真负责,关怀体贴病人。有些心理反应和精神状态呈一过性,只有和患者朝夕相处的护士才能发现。•②治疗必须有的放矢,对患者职业性质、文化素养、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全面了解,抓住主要矛盾。•③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灵活地进行心理治疗。不可千篇一律。•④心理治疗必须和临床治疗和护理同步进行。在日常护理工作
本文标题:急性心梗的急救护理.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0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