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章传热2.6换热器2.6.1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按用途分类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再沸器•按冷、热流体热量交换方式分类混合式、蓄热式、间壁式一、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形管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图具有补偿圈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1-挡板2-补偿圈3-鼓气嘴图U形管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1-U形管2-壳程隔板3-管程隔板图浮头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1-管程隔板2-壳程隔板3-浮头二、板式换热器夹套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三、翅片式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四、热管换热器图热管换热器图热管示意图四、热管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1、夹套换热器优点:•结构简单缺点:•A小•釜内小强化措施:•釜内加搅拌•釜内加蛇管•外循环2、蛇管换热器1)沉浸式强化措施:容器内加搅拌器,提高K优点:•结构简单•管内能耐高压缺点:•管外小2)喷淋式优点:•结构简单•管内能耐高压•管外比沉浸式大缺点:•喷淋不易均匀•占地面积大3)套管换热器优点:•结构简单•能耐高压•(K)或tm大缺点:•结构不紧凑A/V小•接头多,易漏4)列管换热器管板、管束、封头、壳体固定管板式特点:结构简单;但壳程检修和清洗困难。——加热补偿圈(膨胀节)当管内外流体温差Δt50℃时,需考虑温度热补偿。根据热补偿方式不同,列管式换热器分为:浮头式特点:可完全消除热应力,便于清洗和检修,结构复杂U型管式特点:结构较浮头简单;但管程不易清洗。第2章传热2.6换热器2.6.1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2.6.2传热过程的强化途径强化传热提高冷、热流体间的传热速率,力求使换热器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尽可能增多。强化传热的途径传热的强化途径mKAT增大均可增加,以强化传热。m,,KAT1.增大平均温度差ΔTm①提高加热介质温度或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②采用逆流操作。③增加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数。传热的强化途径2.增大传热面积A改进传热面的结构来提高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而非靠增大换热器的尺寸,如:①翅化面(肋化面);②异形表面;③多孔物质结构;④采用小直径传热管。传热的强化途径减少热阻的主要方法有:①提高流体的速度;②增强流体的扰动;③在流体中加固体颗粒;④采用短管换热器;⑤防止垢层形成和及时清除垢层。传热的强化途径3.增大总传热系数Kooosisoiimoi11KdddRRddd强化传热过程要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如提高流速和增强流体扰动,可强化传热,但却伴随有流动阻力的增加,或使设备结构复杂、清洗及检修困难等。因此,对实际的传热过程,要对设备结构、动力消耗、运行维修等方面予以全面考虑,选用经济而合理的强化方法。传热的强化途径第2章传热2.6换热器2.6.1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2.6.2传热过程的强化途径2.6.3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型一、管壳式换热器的型号与系列标准××××××-××-×××123-4-5管壳式换热器的型号由以下五部分组成:1——换热器的代号,G表示固定管板式,F表示浮头式;2——公称直径,mm;3——管程数Np,Ⅰ、Ⅱ、Ⅳ、Ⅵ;4——公称压强PN,MPa;5——公称换热面积SN,m2。例如:型号为G800Ⅱ-1.0-110的管壳式换热器。一、管壳式换热器的型号与系列标准××××××-××-×××123-4-5二、列管换热器的选用1.根据工艺任务,计算热负荷2.计算tm3.依据经验选取K,估算A4.确定冷热流体流经管程或壳程,选定u先按单壳程多管程计算,如果0.8,应增加壳程数;由u和qm估算单管程的管子根数,由管子根数和估算的A,估算管子长度,再由系列标准选适当型号的换热器。5.核算K分别计算管程和壳程的,确定垢阻,求出K,并与估算的K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多,应重新估算。6.计算A根据计算的K和tm,计算A,并与选定的换热器A相比,应有10%~25%的裕量。(1)流体流程选择管程:不清洁或易结垢、腐蚀性、压力高的流体壳程:饱和蒸汽、需要冷却、粘度大或流量小的流体原则:传热效果好,结构简单,清洗方便(2)流体流速的选择u选择是经济权衡,要避免层流流动uK,在同Q、tm下A,节省设备费uHf,操作费用增加(3)换热器中管子的规格和排列方式管子的规格:19×2mm和25×2.5mm管长:1.5m、2.0m、3.0m、6.0m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正方形直列正方形错列圆缺形圆盘形多管程:管内流体u加挡板:增大壳程流体的湍动壳程练习题目思考题1.强化换热器中传热过程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2.管壳式换热器为何常采用多管程,分程的作用是什么?热传导速率方程及其应用学习指导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傅里叶定律单层、多层平壁热传导速率方程及其应用单层、多层圆筒壁热传导速率方程及其应用接触热阻的概念换热器的传热计算换热器的热量衡算总传热速率方程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平均温度差的计算传热单元数法的特点及适用对象学习指导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机理对流传热系数的定义热边界层的概念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及量纲分析法描述传热过程的量纲为1数群流体在光滑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学习指导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冷凝传热方式冷凝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沸腾传热方式沸腾曲线液体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学习指导辐射传热辐射传热的特点黑体、镜体、灰体的概念辐射传热的相关定律学习指导换热器换热器的类型管壳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强化的途径强化传热效果评价换热器设计与选型的主要步骤学习指导
本文标题:传 热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1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