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1)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破坏细菌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吞噬细胞的作用(2)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123456789时间/年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HIV浓度增加,T细胞逐渐减少,并伴随一些症状出现,如淋巴结肿大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全部丧失—T细胞数量—HIV浓度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起什么作用呢?HIV侵染人体T淋巴细胞抗原●定义: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举例:细菌、病毒表面的蛋白质物质。●特点:异物性:癌细胞是个例外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一万特异性:抗原表面的蛋白质(叫抗原决定簇)•抗体的定义:•抗体的化学本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球蛋白•抗体的性质:特异性抗体•抗体的分布:(1)血清(主要)(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二、特异性免疫类型抗原进入人体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体液免疫(B细胞)细胞免疫(T细胞)淋巴因子三、体液免疫1)感应阶段:抗原吞噬细胞(识别和处理)T细胞B细胞(识别)呈递抗原呈递抗原使抗原隐藏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刺激2、反应阶段:受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浆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再次刺激增殖和分化3、效应阶段: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其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抗体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四、细胞免疫1、感应阶段:抗原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使抗原隐藏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呈递抗原T细胞(识别)2、反应阶段:T细胞增殖和分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再次刺激增殖和分化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释放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淋巴因子(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被激活,使其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最终裂解死亡。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如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增强其杀伤力等效应T淋巴细胞(左)与肿瘤细胞(右)密切接触T细胞(左)攻击靶细胞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抗原靶细胞产生效应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产生效应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破裂,释放淋巴因子相互关系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细胞免疫过程体液免疫过程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宿主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抗原免疫小结二特异性免疫分类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B细胞细胞免疫:T细胞三体液免疫过程一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四细胞免疫过程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课堂练习1、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不包括()A、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C、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D、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胃液中的盐酸D2、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
本文标题:免疫调节试讲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33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