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医院建筑设计一、概述1、类型综合医院包括各科门诊、住院专科医院包括专科门诊、住院或只设住院部,由其他医院门诊确诊后转来。如结核病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肿瘤医院等。独立门诊部只设门诊2、组成一般综合医院包括医疗部分――门诊、住院、医技总务供应部分行政管理部分附属教学部分3、场地选地(1)、符合城市规划和医疗网点的布局(2)、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3)、能利用城市基础设施(上下水、电、暖通、通讯、网络等)(4)、环境安静,远离噪声和传染源(5)、远离易燃易爆源、远离高压线及其设施(6)、地形规正,足够的用地面积,每床80-120平米(7)、不要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区二、总平面布置1、总平面组成及功能关系二、总平面布置1、功能分区总的可分为医疗区、总务区、生活区(教学区)医疗区应占据好的位置,总务区占下风向,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洗衣房、营养餐厅应靠近病房,仓库和车库设在边缘地带,锅炉房应下风向,停尸房应隐蔽2、出入口的设置设置原则:人货分流、洁污分流、方便管理、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数量:不少于二个二个出入口时组合1、①总出入口②尸体、垃圾出入口。组合2、①医疗、探病出入口②总务、尸体、垃圾出入口三个出入口时组合1、①医疗、探病②总务③尸体、垃圾处理组合2、①医疗②探访、总务③尸体、垃圾处理3、道路、交通便捷、人车分流、洁污分流。门诊、急诊前应有停车场地。4、日照、通风朝向、要保证病房有良好的日照,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2米,北方要1.5H以上。5、考虑扩建可能扩建不可避免。(1)、予留扩建用地。(2)、接层,基础予先加以考虑。6、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帮助病人康复,隔离作用,应有病人康复专用绿地,利用隔离地带作绿地,绿地尽可能完整,成块,绿化率35%。三、医院建筑的组合类型1、分散式门诊、病房、医技、总务、行政等皆分散布置,相互分隔。优点:可防止交叉感染,采光通风好,环境安静,相互干扰少,便于利用各种地形。缺点:占地大,交通线长,联系不便,管线长,不紧凑,不经济,用于小型医院及传染病院。2、集中式将所有用房集中在一栋楼内,其优缺点与分散式相反。常用于城市用地受限,向高空发展,可通过现代技术及消毒技术的发展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通常一、二层门诊及行政,医技等用房,三、四层以上为各科病房,辅助用房设在地下室。3、半集中式医疗部分适当集中,总务、行政,等分散,兼有集中和分散的优点,便于隔离,分期建设,节约投资,采用较普遍基本形式是,工字形,王字形等,门诊在前,病房在后,中间是医技用房四、门诊部1、概述(1)、规模,以平均每天接待门诊人次表示,常采用两种方式确定1)、按规划医疗网确定每门诊人次=服务地区居民数*每千居民每日门诊人次2)、按病房床数与门诊人次之比确定一般为1:3,如病房床位300床则门诊人次为300*3=900人次(2)、组成1)、各科诊室包括内、外、儿、妇、中医、五官、神经、皮肤等以及急诊2)、诊断与治疗药房、检验、X光、理疗、放射、激光、超声波、核医学等3)、公用部分门诊、候诊、收费、挂号、楼梯、厕所等(3)、门诊流程(4)、出入口,为防止交叉感染,应设多个出入口1)、一般出入口2)、儿科出入口3)、妇科出入口4)、急诊出入口5)、肠道科等。应各自成一区2、公用部分(1)、门厅1)、多种用途集散人流,挂号,收费、候药、取药等,要组织人流,避免交叉往返2)、面积可按门诊人次的15%,每人0.8-1.0平米3)、小医院可只设一个门厅,大医院可分设几个,以分散人流4)、要处理好门厅与药房的关系大医院应专设候药厅,与门厅既分开又有联系,中西药还可分层或分厅,中成药与西药可设一处,中草药应单设5)、门厅高度由于人流密集,应高些,可设通厅,带夹层,或设廻廊,使门厅开阔、开敞总的趋势,宽敞,明亮,宽大,引入景观,使环境良美好(2)、候诊1)、候诊方式a)、集中候诊,各科共用,容易交叉感染,目前已很少用b)、分科候诊*走廊加宽单侧候诊宽不小于2.1米,两侧候诊宽不小于2.7米走廊候诊较嘈杂,不安静,卫生差*廊室结合候诊环境好,但费面积2)、面积可按门诊人次15%,每人0.8—1.0米(3)、挂号与病历1)、挂号室面积每工作人员3.5平米,最少不得小于8平米,窗口2―4个,中距小于等于1.2米2)、病历室病历保存3-5年,初诊人数占门诊人数30-35%门诊人次*30%*全年工作天数(307天)*(3-5年)=存放病历数。目前很多医院取消病历室,由患者自行携带(病志本),但一些专门医院如肿瘤医院及教学研究医院仍需设,室内设办公桌及病历柜架(4)、药房1)、医院规模较大时,门诊、急诊及中心药房应分别设置,中西药应分开设置。儿科及各传染病科应设单独存药处2)、中西药房各分为对内对外两个部分,对内制剂,药库,对外划价,收费,调剂,发药3)、西药房包括调剂室—用于收方、配方、发药、划价分装室—按常用药量分装药品,以备发送分析室—分析、鉴定药房自制药品质量制剂室—配用常用药水,药膏,药粉等灭菌制剂室—配置葡萄糖水,生理盐水,蒸馏水等库房—存放药品洗涤消毒——消洗制剂器皿办公值班用房4)、中药房包括原药库及堆放场—存放未经加工的原药整理加工室—对原药清洗、整理制作室—切片粉碎、炒熬制丸等包装室—包装制成品中成药库—存放外购及自制药品调剂发药室—收配方、发药5)、中成药与中药抓配方应分设。6)、收费划价与药房联系密切,要妥善布置,避免患者往返,多次排队。7)、候药厅应有一定面积。8)、药库门应能满足运输车的出入和冰箱的搬运,贵重、剧毒、限量、易燃易爆等药物的贮藏,应有安全措施。9)、药剂科各用房及药库应防潮防鼠。(5)、厕所1)、按门诊量计算,男女比例6:42)、设备标准,男120人一个大便器,二个小便器,女75人一个大便器。3)、厕所单间尺寸1。1*1。4米,门外开,蹲式大便器应下卧式,大便器旁应设助立拉手,洗手盆用非手动开关。4)、厕所设前室。应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并应符合规范要求3、各科诊室(1)、内科诊室宜在一、二层,患者较多,位于方便处。诊室大小开间净尺寸不小于2.4米,净深不小于3.6米,推荐尺寸3.3*(4.2—4.5)米(轴线尺寸)。(2)、外科诊室1)、宜底层,诊室与内科相同,常附设门诊手术室,门诊手术室由手术室、准备室、更衣室组成,手术室平面尺寸不应小于3.3*4.8米。2)、换药室应分为无菌室和一般换药室。(3)、儿科诊室1)、应自成一区,设单独出入口,并设在首层出入方便处。2)、入口应设预检室,挂号和配药室。3)、设隔离室和观察室。4)、分设一般厕所和隔离厕所。5)、候诊面积每病儿1.5平米。(4)、妇产科1)、妇科与产科诊室要分设,前者为病理,后者为正常生理。2)、自成一区,单独出入口,设在首层。3)、计划生育和产科可合用诊室,应设手术室和休息室。4)、设单间检查治疗,要有视线遮挡。(6)、其他科室1)、中医诊室常附设针灸室,室内设床位。2)、耳鼻喉科诊室内设单间1.4*1.4米。另设测听室,测患者听力,墙应设隔声墙。3)、眼科要有暗室,视力检查不小于3米(利用反光镜)或6米。4)、口腔科要光线充足,椅子要位置准确,以便布置管网,上下水及电缆等。4、急诊部(1)、位置要明显,有专门标记,专门入口,入口处要便于车辆停靠,设车道。(2)、要有直通住院及手术室的通道。(3)、需设抢救室,诊查室,观察室,护士室,值班更衣室,污洗室,杂物贮藏室。(4)、门诊兼分诊室,面积不宜小24平米(5)、抢救室宜直通门厅,面积不小于24平米,门净宽不小于1.1米。(6)、观察室宜设抢救监护室,观察床净距不小于1.2米,有吊帘分隔时,不小于1.4米,床沿与墙面净距不小于1.0米。五、辅助医疗(医技部分)包括检验、治疗、中心供应三个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诊断与治疗设备愈来愈先进,作用也愈来愈大,种类也愈来愈多。1、放射科,包括X光检查和治疗。(1)、X光诊断1)、诊断部分包括:透视、拍片、暗室、看片、登记、存片、办公室等。透视、拍片要有候诊。2)、拍片要设控制室,拍片要与暗室相连,并有严密的遮光设施。3)、放射科宜尽端式,设在一翼,避免通过式。X光机重量较大,宜在底层。4)、诊断室的门净宽不应小于1.1米,CT诊断室的门不应小于1.2米,控制室门净宽可0.7米。5)、设肠胃透视时应设调钡处和专用厕所。(2)、X线治疗1)、应自成一区。2)、室内噪声级不大于50分贝。3)、钴60加速器治疗室的出入口应设“迷路”。4)、防护门和“迷路”净宽不小于1.2米,转弯处不小于2.1米。(3)、射线防护一般X光机为定向照射,剂量不大,机身本身带有防护,故墙与天棚、楼地面等到要考虑散射影响,一般可用含钡砂浆抹面,或用2mm铅板防护,门窗也要作防护。2、理疗(1)、理疗是利用光、电、水、泥、腊、针灸、按摩、体育等疗法,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设置,主要对象为门诊,兼顾病房。(2)、光、电疗室要设床位,床之间用帷幕分隔,室内要有通风装置(超声波电疗仪及紫外线灯使用中会产生臭氧)地面要干燥,绝缘。(3)、腊疗室要有床位,帷幕分隔,应设制腊室,石蜡加热时有异味,且增加室温,要注意通风。(4)、水疗要有盆浴、淋浴及更衣,要有观察室,水疗宜在底层。3、检验科(1)、组成及流程(2)、门诊与住院共用住院采样送去,门诊病人自行前去,位置应在门诊与病房之间。(3)、采样室应设在检验科入口处。(4)、常规化验主要验血及大小便,化验量大,应靠近采样室,主要设备是显微镜,试管架,操作台,污物要消毒后才进入下水道。(5)、生化检验对人体血液,体液作化学反应与分析,以测定各种成分情况(如有机、无机成分,内分泌、人体代谢、蛋白质、脂肪等)用以判定体内各器管的疾病情况。室内主要设备是化学药品,玻璃器皿,试管柜架以及精密光电仪器及操作台、天平等,室内要有水池及通风柜,以排除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有害气体。(6)、血清检验主要作血清检验,宜北向避阳光,设备主要是显微镜及操作台,离心机,冰箱,恒温箱,水池等。(7)、细菌检验对体液血液作细菌检查,细菌培养(动物试验)其组成与流程为。标本要在无菌室按种入培养茎的器皿内,无菌室要设前室,如设培养基室时,则在按种室,细菌检验室与培养基室之间应设传递窗口,培养基可外进也可自制,自制时需设培养茎室或在细菌检验室进行。(8)、洗涤消毒对各检验室玻璃器皿进行洗刷,干燥,放入贮藏室,宜靠近生化及常规化验,消毒对器皿作高压蒸气消毒,再送去洗涤,主要对细菌室的器具洗、消可合在一起或相邻近。4、病理科(1)、病理科由取材,制片,镜检,标本陈列,洗涤消毒及病理解剖组成,其流程为:主要需设标本制作室与制作操作室。(2)、病理解剖室应与停尸间相连有门相通,并设工作人员更衣淋浴,取材台及解剖台一端均应设水池,要有冲洒装置。5、血库(1)、主要采贮血液、血浆,供手术、急诊、病房输血之用。血库一般归检验科管理,因采血时要对血液进行检验,但血库要求无菌,而检验属有菌,故两者要有一定的卫生隔离,血库应与手术部邻近,并不得与产生放射线的用房相邻。(2)、功能流程房间设置:等候、休息、采血、配血、贮血、清洗消毒。(3)、采血室要用玻璃隔断分隔,中间设孔洞,手臂可伸入,贮血即血库,主要为冰箱,应远离热源。(4)、配血系将血库中血与用血病人同型的血相配试验,确定是否合用。配血室要求有严格的卫生隔离,出入要更换鞋、衣,无菌操作,配血室不得与外直通,而与贮血室前室相通,室内设显微镜台与洗手盆,北向,避阳光,对配血,采血的器皿要消毒,洗涤,故与消、洗室要邻近。6、功能诊断(1)、包括心电、超声波、基础代榭
本文标题:医院建筑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38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