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IFE•HOME发热病人护理放疗科林淑云发热是什么?•又称发烧。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点上移而引起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正常人清醒状态下口腔体温36.3•-37.2℃。发热原因发热原因很多,根据致热源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两种。感染性发热多见于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支原体、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发热。非感染性发热主要包括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所致、变态反应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混乱引起的中枢性发热。发热的主要临床表现外感发热内伤发热外感发热:发热、身疼、鼻塞、流涕、肢倦、口渴为主证;内伤发热:多表现为低热,一般起病较长,常伴有头晕、疲乏等虚弱之象。伴随症状•在体温升高同时,常伴随症状,如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现象、肝脾肿大、关节肿痛、意识障碍等,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需要借助辅助相关检查:尿粪常规、血象检查(白细胞等)及其他检查。发热程度低热37.3-38.0℃(99.1-100.4)℉高热39.1-41.0℃102.4-105.8℉中等热38.1-39.0℃100.6-102.2℉超高热41.0℃105.8℉稽留热体温可在39-40℃左右,持续数日或数月,24h内波动范围为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达2℃以上,体温最低仍高于正常值。多见于败血症、化脓性疾病等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0℃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随后下降至正常或者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再次升高,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多见于疟疾等。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持续时间不定,波动范围不定。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常见热型四种热型图A降温B加强观察C保证休息D保持清洁舒适(口腔和皮肤E补充营养和水分F安全及心理护理发热病人主要的护理降温方法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分为局部和全身冷疗。•局部冷疗:常用冰袋、冷毛巾冷敷(用毛巾冰袋包裹置于大血管位置)。•全身冷疗:常用乙醇、温水擦浴,•冷生理盐水灌肠。或者中医治疗的•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放血疗法。药物降温•药物降温指应用退热药物加速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慎用此降温方法。一•般超过39.0℃,选择药物降温。•降温的药物:来比林,扑热息痛,•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常用口•服退热药),退热贴(儿童常•用),阿司匹林(出血倾向勿用),消炎痛栓(肛塞),柴胡。观察体温变化•降温措施后30分钟应测量体温,并将所测得的体温记录到体温单或和护理记录单上。•37.5℃<T<38.5℃:每日测4次体温(6h/次),连续测3天,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T≥38.5℃:每日测6次(4h/次),连续测3天,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除降温外,测量患者呼吸、血压、脉搏及热型,也需观察患者治疗的效果和饮食情况,同时需观察患者是否因为发热引起的精神症状如全身抽搐、神志不清等伴随症状情况。注意事项•1.体温骤降者由于大量体液丧失,易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弱或者休克现象。因此高热者体温下降过程,密切观察患者,体温控制在不低于37.0℃,尤其对于年老体弱者和心血管疾病者。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符合时,应重新测量并在床旁检测。•2.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多、消瘦不宜腋下测量法;运动或者沐浴者30分钟后方可测量腋温。•3.如患者不慎咬碎体温计,首先应消除玻璃碎屑,防止损伤口腔黏膜,然后口服蛋清液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促进汞的排泄。•4.冷疗法禁忌:血液循环障碍者、慢性炎症或者深部化脓病灶、组织损伤或者破裂、对冷过敏,及禁忌部位如心前区、腹部、足部等。注意事项:婴幼儿护理的误区•婴幼儿护理中的主要误区:发烧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婴幼儿发烧,应立即退•烧,烧得太久,会烧坏脑子,留下后遗症;发烧本身对人的身体并没有危•害;要捂汗;最好打针、输液,这样退烧效果好。•误区解释:发烧仅仅是一种症状,而其自身并不是病。很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婴幼儿发烧,轻的如感冒,重的则包括脑炎、脑膜炎等;如果婴幼儿只是•发烧到38度左右,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必要为其服用退烧药的。自行退烧反而•更能够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在发冷的阶段才应该为宝宝添加衣物,在发热的•阶段应该减除衣物才对,而在发汗的时候则可以穿一件比较宽松的衣服,以•利于排汗;由于发烧通常都是由病毒或者细菌入侵造成的,而抗生素类药物对病毒•没有作用,而输液则有其他副作用,通常要选取儿童专用类药物及其药物的用量和•频度。健康教育•1.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2.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对于体质极度虚弱者,给予行口腔护理,以防口腔感染。•3.退热期大量出汗者,随时擦干汗液,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对长期持续高热且被动体位者,协助改变体位,以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出现。•4.鼓励多饮水(2500-3000ml/d),进食鱼汤、鸡蛋面、苹果类的水果、青菜+•粥等易消化食物。•5.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安慰,减轻紧张、害怕和焦虑的心理反应。谢谢!
本文标题:发热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51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