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语》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语录体形式的著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它所记录的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下面就其中所蕴含的部分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以飨同仁。1.有教无类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说的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的贵贱、庶鄙等划分种类。西周时代的学校被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的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因此,当时的教育则集中在上层阶级,叫做“学在官府”,是没有平等可言的。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的人人平等。这一思想的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的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目的就是要求使受教育者的起点平等,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有教无类”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说的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的结合,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材施教”要在“有教无类”的指导下进行,“有教无类”要靠“因材施教”来落实。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可以说,他对他们的个性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因人而教,扬长避短的生动的教育局面。这一思想与我们目前“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的思想一致。这一伟大的思想和《论语•雍也第六》中提出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一致的。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说的是:“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诠释,至今仍在沿用,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这是孔子对后人教育上的最大贡献。孔子一向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钝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采取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人。应该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一思想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论语十一》中也有一则堪称孔子因材施教的经典案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说的是,有一次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朋友穷困,是不是可以送些财物去帮助他?孔子对子路说:有爸爸哥哥活着,怎能不商量一下就自作主张呢?对冉求却说:应该立刻去帮助他。公西华知道后很不理解,就问孔子为什么他们问同一个问题,而老师的回答却不一样,孔子说:因为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促他一下,鼓励他去做;子路勇于作为,好自以为是,所以我抑制他一下。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此节出自《论语·述而第七》。是典型的启发式教学。和《学记》中提出的“善喻”的教学原则一致。说的是:“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南宋时期教育家朱熹作了这样的解释:“愤者,心求其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是说要调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然后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而举一反三,着眼的是“思其类”,要求“闻一知士”,就是要培养学生推理、演绎的思维能力,能够由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知识出发推断或思考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孔子同时强调“一以贯之”,要求学生“多闻”、“多见”、“由博返约”,进行归纳,从已知的个别或特殊的知识出发,概括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结论。由于孔子教学生不是把咀嚼过的知识和盘托出,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以激发。变得“好学”、“乐学”,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思维能力。上述是启发式教学的“原型。它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强调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要一开始就将知识和盘托给学生,而是要相机诱导,促其“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倡导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节出自《论语·学而第一》。孔子的这几句话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主张在《论语》中多处可见。“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孔子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不应只专注于书本,更应结合实际,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就像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所以,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要把书本知识读活,做到活学活用,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此节出自《论语·为政第二》。这是孔子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说的是:“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孔子这里强调了举一反三、领会精神实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抓住了学习的本质规律:人的认知是由低到高,连续的,新知识,新学问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都基本规律。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节出自《论语•为政第二》。这里孔子指出了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这两句话提出了学习和思考都关系,指出学与思要相结合。这是孔子治学方法的重要总结。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就会徒劳无功,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是不学无术。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既有思想,又有学识的人。这也是我们时下提到都“知行统一”的教育原则。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讲的是学与思之间的干系。说的是,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结果没好处,还不如学习。在《论语•为政第二》中,孔子已经提到了“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的思想,这里有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果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这和荀子提到的“吾尝终日而思之,不如须臾之所见”以及《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思想一脉相承。8.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此节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指出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说的是:“读了许多书,让他干工作,却完成不了任务;让他搞公关,却完成不了使命。这样的人,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诗》,也是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是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知道政治活动中去。儒家不主张培养呆读死记的迂腐之人,而是要学以致用,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到“知”与“行”相统一。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这既是教的方法,也是学的方法。说的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孔子在这里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即知之、好之和乐之。这段话强调了爱好和兴趣在人们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孔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孔子在理没有具体只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后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节出自《论语·述而第七》。说的是:“三人走路,必有人可作为我的老师。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它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不以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不仅对我们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都是有益的。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此节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是告诫我们如何学习的。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奋学习。强调了要想真正学到真东西,必须下一番苦功夫不可;“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作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向自己的学生学习,这在《论语》中有诸多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以在《论语》中找到很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段论述与《论语第五》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学记》中所提出的“教学相长”有异曲同工之妙。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此节出自《论语·述而第七》。反映了孔子治学方法的问题。说的是,学习要有耐心,不应该感到满足和厌烦;教育别人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应该感到疲倦。这里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致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1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此节出自《论语·泰伯第八》。阐述了孔子学习态度的问题。说的是,学习如同赛跑,惟恐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超过。这是一种学习永远不满足的态度。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欲望和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样用这样的态度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的最好的注脚。1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此节出自《论语·子罕第九》。这里既阐明了尊师重道,又提出了教学与学习方式的问题。这是颜渊对老师的评价。说的是,“(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不学都不成。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颜渊在这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遇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其实这是一种对老师无限崇敬和尊重之情。此外,他还谈到了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这一方法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15.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此节出自《论语•学而第一》。指出了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说的是“年轻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离开家要尊敬师长、兄弟;言行要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的时间和余力,则应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孔子认为,没有品德之人学文不能持久,就算是学到了文也只会祸害人间。这个观点非常正确,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也非常有现实意义。这和我们当下所提出的教育是
本文标题:《论语》教育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5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