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公共心理学_王立新_第十章能力
第十章能力本章要点:1、能力的概念,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才能、天才的关系。2、能力的类型、结构。3、能力的个别差异4、能力的测量5、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能力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提高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稳定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与活动的关系:人的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一个人的能力。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并不都是能力。二、能力、才能、天才才能是指在完成某种活动时,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例如,数学才能就是数学概括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的独特结合。。天才是指在能力独特结合的基础上,使人能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天才是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天才不是天生的.是在优良的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正确的教育,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以及良好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形成的。三、能力、知识、技能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一)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区别1.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含义不一样。2.能力、知识和技能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不一样。3.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速度不一样。(二)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联系(1)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技能的形成,而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又能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2)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人没有视觉能力,则其不可能获得颜色的知识以及使用颜色的技能。。(3)能力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形成的过程能力高的人,获得知识、技能比较容易,能力低的人,获得知识、技能比较困难。。四、能力的种类人的能力各不相同一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为以下几种。。(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从能力使用的普遍性来看,可以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1.一般能力这种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活动中所共同表现出来的能力。2.特殊能力这种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般能力,就不可能发展出特殊能力。其次,特殊能力的发展又对一般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能力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成分的多少,可以将它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1.模仿能力模仿能力又称再造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活动和行为,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模仿能力所表现出的创造性成分较低。但是,它却是个体早期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手段。。2.创造能力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能力所创造出的新思想和新产品应该具有“首创性”(即第一次发现)、“独特性”(即同已有的东西不一样)和“社会价值”。衡量创造能力必须以这三点为标准.缺少任何—个,都是不完整的。。(三)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与先天素质和后天社会文化的关系,可将能力分为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1.流体能力这种能力指的是一种先天的、能够适应不同活动并且与过去经验无关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短时记忆能力、知觉的能力、思维的敏捷性等。。2.晶体能力这种能力指的是一种后天获得的、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它包括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流体能力在一个人生命的早期,发展速度比较快到了成年以后,发展速度逐渐衰退。。晶体能力在一个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不断发展只不过是到了青年后期,发展速度逐渐平缓。。(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根据能力应用的不同方面,可以将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1.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指人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能力通常我们所说的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就属于认知能力。2、操作能力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来完成各种各样活动的能力操作能力是在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是顺利地完成各种各样操作活动的重要条件。通常所说的体育运动能力、舞蹈能力、实验能力等就属于操作能力。。认知能力是操作能力的基础,因为认识不深入,人们就无法进行各种操作活动反过来,操作能力又会促使认知能力深化,因为操作能力不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3.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就属于社交能力。。社交能力的高低,可以看出一个人社会性成熟的程度。(五)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1、认知能力:个人获取和保存知识的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2、元认知能力: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记忆、理解和其它认知活动的评价和监控能力。人们的元认知能力是有很大差别的专家和新手的明显区别不仅在于前者对本行知识知道得较多,而且还在于善于应用和组织所知道的知,也就是说,在元认如能力上他们有着明显的区别。。弗拉维尔(F1avell,J.H.1979)认为,元认知是通过①元认知知识,②元认知体验③目标(或任务)和④行动(或策略)这四类现象相互作用而发生的。据林传鼎(1985)的分析,元认知能力包括个人怎样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怎样从各种已知的可能性中选择出解决问题的确切方法(策略),怎样集中注意待解决的问题,怎样决定何时对一种难以对付的问题停止工作,怎样判断到底一个人是否理解他所听到或看到的事,怎样从一种情境中所学到的原则或方法转用到另一种情境中去,怎样判断目标是否和自己的能力相一致等。(四)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一个人往往有多种能力,形成一个能力系统通常有一种能力占优势,其它的能力从属于它。。不少人都能顺利地完成同样的活动,但是完成这种活动的能力组成因素所处的地位也可能不同,有的因素在一些人身一是优势能力,但在另一些人身上是非优势能力。区分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发挥优势能力的作用,对于因材施教、加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五、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量:①能力水平上的差异②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质:③能力结构类型上的差异第二节能力的理论能力的理论有时又称为能力学说能力学说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能力构成要素的角度提出来的,被称为能力的因素学说。一类是从能力结构的角度提出来的.被称为能力的结构学说。一、能力的因素说(一)二因素说该学说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枪兵,C)于1904年提出的。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了智力由两种因案组成,即一般因家(G因素)和特殊因家(S因素)。G因素是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察智力的S因素则是人们完成某些特定智力作业所必需的。。斯皮尔曼的二因素学说可以用下图表示:人们在完成智力作业时,如果作业中包含的G因素越多,则各种作业的成绩正相关值越高相反,如果作业中包含的s因素越多,则其成绩的正相关值越低。。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二因素说的主要贡献是:—方面为智力测验提高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是促进了智力测验的兴起和发展。不足:(1),G因素的具体含义不明确因为,最初斯皮尔曼认为G因索是各种活动中共同起作用的因素,对个体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遗传。但是G因素有多少是来自于遗传的,斯皮尔曼说不清楚。。(2)、他坚决否认群因素的存在。(3)、斯皮尔曼将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对立起来,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换。(二)独立因素说或多因素说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Thorndike,E。L)提出.桑代克认为。智力中没有一般因素存在,智力是许多小的能力的总和。桑代克认为智力由三种独立的因素所组成,它们是:因素1,抽象智力包括心智能力,特别是处理语言和数学符号的能力;。因素2,具体智力指一个人处理事物的能力;。因素3,社会智力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能力。。桑代克提出的独立因素说的主要贡献为:一是对二因素说作了补充和发展二是桑代克根据其学说编制出了相应的智力测。验这是心理学史上较早以自己的理论来编制测验的实例。。然而,桑代克没有说明三个因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同时,桑代克否认一般因素的存在,关于这一点的依据是什么,桑代克没有作出任何说明。(三)群因素说群因素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Thurstone,L.L)提出来的。瑟斯顿认为:人的智力可分成若干种基本能力因素,这些基本能力因素的不同搭配,就构成每个人独特的智力。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瑟斯顿把智力最后分成七种主要的基本心理能力,用下图所示。瑟斯顿的群因素学说图图上的椭圆形V1,V2,V3,V4代表4种言语能力测验,椭圆形S1,S2,S3,S4代表4种空间能力测验各种言语测验和各种空间测验都有相当高的相关。图上的V和S分别代表话词理解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这两种能力是分立的,彼此不相关。。他设计了许多实验,然而,实验的结果和他的设想相反,各种能力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这就说明各种能力并非是彼此无关的.似乎在群因素之外还存在着一般因素。因此,瑟斯顿修正了自己的看法,提出次级因素(秒命令因素)的概念他认为斯皮尔曼的G因素可能就是这种次级因素。但他指出,在评价一个人的智力时,分析特殊能力更为有用。。斯皮尔曼和瑟斯顿都修正了自己的学说,二者的观点趋于接近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现在可以称为“一般因素——群因理论”;而瑟斯顿的群因素论,现在可以称为“群因——一般因素理论”。。转到七种基本能力是:第一。言语能力指理解并有效利用言语观念的能力。。第二。数学能力指进行加、减、乘、除基本算术运算的能力。。第三。空间能力指与空间物体和空间关系打交道的能力。。第四。知觉能力指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对象的能力。。第五。记忆能力指学习并保持信息的能力。。第六。推理能力指认识并利用抽象关系的能力、概括和归纳过去经验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第七。词汇流畅能力指迅速想起词汇的能力。。最初,瑟斯顿认为这七种能力在功能上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相关应该非常低,或者是零相关但通过研究却发现它们被此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存在。。后来,瑟斯顿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对上述理论观点作了修改他认为在七种主要的基本能为因素以外,还有第二级的一般因素存在。。瑟斯顿提出的群因家说,对于后来能力研究的影响比较大。优点:首先,该学说直接影响了当代心理学界对智力结构的研究。其次,该学说是以多因素分析方法为基础提出来的.这为后来研究智力本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最后,同桑代克一样,瑟斯顿也依据自己的学说编制了相应的能力测验,即著名的“基本心理能力测验”.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不足:(1)在瑟斯顿的群因素说中,关于一般因素和群因素二者在智力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一直是不明确的。(2)瑟斯顿认为智力由七种基本能力构成,并且这些基本能力是相互独立的,但实际研究结果与这种理论假设相矛盾,因而不能不说是该学说的一大缺点。(四)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说1966年霍恩和卡特尔(用角触,J·J&Catlell,R.B)对塞斯顿的七个因素进行了第二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不是有一个而是有二个主要因素。一是液态智力(液体智力,gf)二是晶态智力(结晶的智力,gc)。卡特尔认为,液态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秉赋;而晶态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液态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它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晶态智力依赖于液态智力。。如果两个人具有相同的经历,其中一个有较强的液态智力,那么他将发展出具有较强的晶态智力然而一个有较高液态智力的人如果生活在贫乏的智力环境中,那么他的晶态智力的发展将是低下的或平平的。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的区别可以从表下表中看出:。在表中有3个测验的液态智力因素负荷量高虽然这些测验运用语言也能解决,但它们的解决完全是非语言的,与文化经验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总之,在能力构成的因素方面,学者们的看法还不一致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能力中的一般因素大致相当于智力,而完成各种特殊活动又需要一些特殊的能力。。二、能力的结构说(一)弗农的智力层次结构说该学说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弗农(vemon,P.E)于1960年提出来的该学说继承和发扬了斯皮尔曼关于能力的有关观点。。弗农认为
本文标题:公共心理学_王立新_第十章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7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