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杨柳小学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依据“行为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校关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不够理想,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物质利益横飞、人文素养不断提升的大趋势下,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了解我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现状,寻求进一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特进行相关的调查。二、调查的时间、对象、方法:调查时间:2009年11月2日——11月6日调查对象、方法:通过校委会全体成员一起商讨,制定了《杨柳小学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问卷表》,对全体教师及部分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表,同时又对六年级31名学生进行了个别了解和课堂教学观察。三、调查分析:1、在文明礼貌方面:经调查,76.9%的学生见到教师或长辈时能主动问好,15.4%的学生被动问好,7.7%的学生见到老师或长辈时低头走过。同时有84.6%的学生在和别人交谈时能偶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15.4%的学生经常使用文明礼貌用语。2、在品德行为方面:通过调查,做错事能主动承认错误的为0,经教育承认错误的学生占92.3%,7.7%的学生不承认错误;和同学发生冲突时,能主动谦让的、力争高低的各占30.8%,动手打架的占38.4%;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占30.8%,有时帮助的占53.9%,从不帮助别人的占15.4%;拾到东西交公的这一习惯较好,占92.3%,也有7.7%的学生捡到人民币不上交。3、在卫生方面: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饭前便后每次洗手的学生占7.7%,有时洗手的占69.2%,不洗手的占15.4%;在学校内发现果皮纸屑及时捡起来的学生占15.4%,有时捡起来的学生占38.4%,装着没看见的占46.2%;自己动手收拾物品的和父母帮助收拾的各占30.8%,在父母的督促下收拾物品的占38.4%,学生的自主性较差。4、在学习方面:通过调查,在小组讨论时,38.4%的学生能大胆发言,61.6%的学生主要是听别人发言;在阅读课外书方面,30.8%的学生经常阅读课外书,偶尔阅读的占61.5%,还有7.7%的学生不阅读;对知识的预习和复习的程度来看,15.4%的学生经常预习和复习,46.2%的学生偶尔预习和复习,还有38.4%的学生不复习,也不预习。四、存在的问题:1在文明礼貌方面,一是和别人交流时不注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二是在公共场合不注重使用文明语言;三是在家里出外玩耍不打招呼的现象时有发生。2、在品行方面,一是犯了错误后不能主动、及时地承认错误,必须是在父母或老师的教育下承认错误,而且经常反复;二是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主动谦让,要力争高低,甚至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三是遇到有困难的人,不能主动去帮助。3、在卫生方面,一是部分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较差,尤其是饭前便后不洗手,不注重个人卫生;二是看到垃圾不能主动地去拾;三是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要在督促下才去收拾;四是饮食卫生习惯差,喝生水,买小零食吃,不知道辨别食品的伪劣和保质期,不节约粮食。4、在学习方面,一是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在课堂中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在对六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时,学生认为作业出错的原因是上课不注意听、粗心大意、不专心所致。二是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不仅是不注意倾听教师的讲课,更重要的是不注重倾听同伴的发言。我曾做了个实验:在其他学生回答问题后,找一些学生重复刚才那位学生的发言,能重复出来的少之甚少。三是小组讨论时不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四是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养成。通过观察部分不会做应用题的学生,80%的是不会读题,不能从题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条件,缺乏思考是症结所在。一些语文老师也认为,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按要求读文之后,就是等待老师提问,而自己很少去思考问题,进行质疑。五是作业习惯较差,有些学生甚至不交作业,经常听到教师们说:“某某同学几天不交作业了”等等;还有的学生同一个作业本竟出现了三四种颜色的字体;大部分学生对“三个一”的掌握不够,有的家长认为,学生在家里做作业是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六是缺乏内驱力。五、形成的原因:1、家庭方面的原因: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和娇惯导致学生任性、自私、贪玩、依赖、放纵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至发展成为不良的习惯。有的家长对子女缺乏从小的养成教育,总认为孩子小,长大后有老师教育,忽视了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以至影响了孩子的一生。有的家长缺乏表率作用,自己成天赌博、贪玩,却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好好做人,有的甚至不管,孩子有事,就给孩子钱,久而久之,在孩子的眼里,只要有钱,只要能挣到钱,啥事都可干。还有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棍棒下出孝子,教育方法粗暴,结果适得其反,孩子叛逆心理严重。还有的是家庭经济基础差或结构变异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伤害。2、学校原因:学校应该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和保护伞,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的助长了学生的不良行为。有的班级虽制定了一定的班级公约,但在平时的管理中却又不履行公约,老师说的和做的不一致,时间长了,学生也就无所谓,也就形不成良好的班风。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不够民主,学习氛围不够浓厚,上课心中只装着教案,不去调控课堂纪律,忽视了学生的存在,教学内容枯燥,目标不明确,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该进行的思想教育没有做,错过了良好的机会。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能正确的评价学生,还有的教师开学几个周还叫不上本班学生的姓名,你说老师关心学生了吗?还有的教师不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开玩笑不注重场合,口无遮拦,要求学生的作业字迹工整,而自己的板书却字迹潦草,龙飞凤舞。老师在校园内随手扔烟头,见到垃圾都不捡,怎样要求学生?试想在这样的环境,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社会原因: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正确地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上各色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4、学生自身原因: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自制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低,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六、改进措施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认识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简单的说教对他们是不起作用的,或者说收效甚微,过一段时间又反复了。我们可以利用班会、队会和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开展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并把这一点贯穿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2、健全班级规范,形成良好的班风。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有健全的规范作保障。但值得注意的是,班级规范最好让学生参与讨论制定,制定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他们就会自觉遵守,认真执行。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制定上述四个方面的行为规范。另外,一个良好的班风的形成,必须有优秀的班委会来协助管理。因此,班干部的产生也非常重要。3、榜样示范,兴趣激励。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首先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其次是学生的示范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那种榜样作用可以说是我们不可想象的。孩子具有上进心,都不甘示弱,别人能做,他觉得自己也能做,可以利用这点,积极发挥作用。再次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兴趣因人而异,对症下药。4、持久训练,方法引导,经常督促。习惯的培养有很多种方法,但有一条,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训练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不是天天练正步走,而是要对其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而且要有阶段性目标,这是不可缺少的。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从平时培养学生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请教的习惯和查阅工具书的习惯等等。教师可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成效的。5、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社会、学校、家庭也是儿童生存、学习、成长的环境。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因此,家庭教育更有持续性与稳定性。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优势,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的作用;而社会则是通过新闻传媒、社会风尚、意识形态、人际交往等各种形式,对青少年的行为实施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起着全面的影响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教师要起到纽带作用,做好家访工作,适时地进行调解、反馈。争取达到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可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作为老师,我们要能够用远大的目光,宽容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培养每一棵幼苗。我们坚信,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即使不会建成摩天大厦,那也一定会是幢幢高楼。
本文标题:杨柳小学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89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