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3届高考语文考点备考专项复习课件24
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三部分专题十一第二讲仿用句式(包括修辞)(新人教版)一、《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1.比喻(1)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如: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3)比喻的作用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4)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比较)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表示想象)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表示列举)2.比拟(1)比拟的特点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如: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如: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3)比拟的作用正确运用比拟,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3.借代(1)借代的特点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2)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的吼叫着。②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③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⑥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3)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夸张(1)夸张的特点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2)夸张的种类①扩大夸张。将事往“最大(多、高、强、深)”处说。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②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最小(少、慢、短、弱)处说”。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③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来讲的夸张形式。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3)夸张的作用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5.对偶(1)对偶的特点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2)对偶的种类①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②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3)对偶的作用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6.排比(1)排比的特点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2)排比的种类①成分排比。例如: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②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3)排比的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7.反复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这种修辞手法称为反复。例如:等待着,等待着,载着你遗体的灵车,碾过我的心;等待着,等待着,把一个前方战士的崇敬,献给你。四次反复使用“等待着”,表达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对总理去世的悲痛之情。(1)反复的种类①连接反复。例如: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②间隔反复。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严刑逼供,他们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2)反复的作用①用于说理文章,起强调作用;②用于抒情写景,感染力强;③用于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使格式整齐有序,又回环起伏,体现语言美。8.设问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9.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反问的形式有两种(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二、易混修辞方法辨析1.比喻和比拟的辨析(1)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分析:例1把“东西长安街”比喻成“喧腾的大海”,两者有相似点;例2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2)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例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例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分析:例3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4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3)表达的效果不同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绘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2.借喻和借代的辨析(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例2: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分析: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2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2)不同点①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②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③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例4: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分析:例3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例4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3.对偶和对比的辨析(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例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例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分析: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例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例4: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4.排比和对偶的辨析(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例1: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分析: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例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分析: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5.反问和设问的辨析(1)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分析:例1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例2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仿用句式即根据题干所给的句子的结构方式、修辞特点、语意情景,加以合理构思仿写一个或几个句子,经常与“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考查结合在一起。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主要是围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格命题,且比喻、排比出现的频率很高,总的来说有四处情况:1.命题式仿写;2.开放式仿写;3.续写式仿写;4.嵌入式仿写。话题式仿写即命题式仿写,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或另外提出新的命题内容(即话题),按例句格式进行仿写。[例1](2010·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大气。答:[命题分析]此题是综合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题指导]仿写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显性要求就是题干要求的句式和修辞,而隐性要求是“意谐”,即所描写的对象中心突出,语意通畅,内容健康。[参考答案](示例一)博大是海纳百川的大度;博大是壁立千仞的胆魄;博大是汪洋浩博的豪放。(示
本文标题:2013届高考语文考点备考专项复习课件2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0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