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巨额悬赏2005年3月,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告》杂志宣布,如果谁能够提供线索证明世界上目前仍有袋狼存活,他们将给予其125万澳元(983,000美元)的赏金。长期有效《公告》杂志2005年3月袋狼,又名塔斯马尼亚虎,是一种起源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肉食性有袋动物。19世纪初,由于袋狼捕食羊开始遭大量捕杀,在欧洲移民者的大肆猎杀之后袋狼灭绝。1936年9月,因为管理员的疏忽,人类所知的最后一只袋狼——“本杰明”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动物园暴晒而死。灭绝之恶果“多米诺骨牌”的终点是一块天然清白石墓碑,写着两个大字——人类!北京麋鹿苑有个世界灭绝动物墓地。墓碑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长长地排在一起,每一块上面都写着一种动物的名字和其灭绝的时间。墓碑两侧排列着工业革命后人类的“遗产”:废弃的齿轮、轮胎、钢铁铸件、塑料制品等等,反衬着这本沉重的动物死亡档案,向人类诉说着动物灭绝的原因。倒下去的墓碑的块数,每年都在增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最严重的是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成灾。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85亿,2050年94亿,2100年108亿,2600年630亿,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人。10030141312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教材第98页(图4-12)图中所列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若不考虑消费水平的增长,将有几种资源在100年内耗竭?若考虑消费水平的提高,按指数增长,则有多少种资源在100年内将全部消耗殆尽?说明了什么问题?玛雅文明的消失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其高度发达的成就反映了玛雅人对宇宙的认识程度,以及城市、建筑的设计艺术和独特深奥的玛雅文字上。据文字记载,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一种被称作“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暂时农田”,即旱季用原始的石斧清除一片林地,在雨季来临前焚烧,然后种植玉米等作物。现在,玛雅文明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据专家推测,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玛雅文明在十五六世纪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资源枯竭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提出背景: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2、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21世纪议程》3、《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见教材P99---100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地理背景1、人口问题基数大,数量多素质低人口压力大2、资源问题3、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在蔓延生态破坏在加剧危害极为严重人均占有量低资源需求量大自然资源相对短缺资源需求量大资源浪费严重3.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社会系统(人口、科技)经济系统生态系统(资源)管理调控生产废物环境资源(基础)(条件)(目的)4.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标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和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仅重视经济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不能遏制全球的衰退。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消除贫困,也谈不上可持续发展①发展的观念:鼓励经济发展,但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物种之间地区之间②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从时间上,代际之间应享有公平;从空间上,区际之间应享有公平。此外,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也应享有公平。经济活动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③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环境保护也需要依靠经济发展来提供必需的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即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利用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④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也包括环境享受。方法突破如何判别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观念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各有侧重点。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既体现在同代人之间又体现在代际之间。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发展的观念强调经济的增长,但要与环境协调发展。6、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7、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遭国际环保人士的强烈谴责环境的观念公平的观念完成P100“活动”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哪些思想?只有一个地球:一个地球,一个家庭: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地球充满生机:环境观念、发展观念。公平观念、权利观念。发展观念。公平观念。环境观念。(1)公平性原则:(2)持续性原则:指当代人、代际之间以及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性。(3)共同性原则: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要有可持续性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单靠某一个国家就能得到很好解决的,而是需要国际合作,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获得解决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原则?让我们一起回忆下本节课的内容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历史背景及必然性(世界和中国)2、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三、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符合该原则的是()A.加快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B.减少或停止使用非可再生资源C.全部使用高效、清洁的能源D.发展清洁燃煤技术针对训练选D。本题中B项不符合“发展”的内涵,A项的利用方式是不可持续的,C项目前来说不切实际。2.“过低碳生活,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追求目标。据此回答(1)~(2)题。(1)现在人们普遍担心的是“餐桌污染”:馒头里加增白剂,各种食品里加糖精、香料,这些对人体都是极其有害的,“餐桌污染”不符合()A.发展的观念B.公平的观念C.环境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2)餐桌污染直接影响()A.生态持续发展B.经济持续发展C.社会持续发展D.环境持续发展D在食品里加入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违背了“人类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的观念。C“餐桌污染”直接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材第101页第二种是,取得了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效益第一种不是,未充分考虑环境效益,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1.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A、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B、使用公共交通工具C、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D、禁止使用泡沫快餐盒A1950196019701980199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示意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英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考虑了健康、安全、环境质量和经济因素在内的生活质量指标1、图中表明,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世纪50-90年代间呈趋势,其生活质量在70年代中期之后呈趋势;50-9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从相关变为相关。持续上升下降正负2、上述情形给我们的启发是()A、财富和产品越多,生活质量越高B、财富和产品越少,生活质量越高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生活质量的唯一保证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环境质量同步增长是生活高质量的保证3、上述情形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警示,应走的道路或发展方式是()A、高消耗、高速读、高产值B、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质量C、经济增长与保护自然环境同步D、坚持“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DC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分析: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发展的含义要比经济增长广泛得多。经济增长一般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也看做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是指使一系列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不仅意味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还包括教育、安全、健康、总的生活质量及领域的改善。读“可持续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经济可持续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发展、________发展和________发展。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2)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_______。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没有把环境利益和经济发展联联系起来,势必出现________,潜伏着________和________。(3)以________为基础,保持________是国家和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社会持续经济持续生态持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经济崩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高速发展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生态持续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性
本文标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