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安文学(196—232)一、曹操的诗文二、曹丕的诗文阅读诗文曹操:诗(五首),《让县自明本志令》。曹丕:诗(三首),《与吴质书》、《又与吴质书》、《典论·论文》。蔡琰:《悲愤诗》一、曹操的诗文(一)曹操的乐府诗(二)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一)曹操的乐府诗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抒怀抱。《蒿里》是汉乐府的挽歌,曹操用之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曹操《蒿里行》写的是初平元年(190)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曹操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既反映现实,又抒发怀抱,于悲凉之中寓跌宕慷慨之气;抒情率真,语言古朴。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抒写了诗人胸怀广阔、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以及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悲哀。(二)《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出身微贱,任侠放荡,好权术,喜“刑名之学”,重才轻德,性情直率。政治才能卓越,“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此文作于建安十五年(210),时曹操五十六岁,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表明自己没有废汉自立之心。文章严峻而包含着浓郁的感情;文风率真。曹操简要地回顾一生在政治上的主要经历及其建立的功业。在出仕之初,本志有限;经历数十年投身忘死之战,终于荡平天下。破降黄巾三十万众;讨伐袁术,术穷亡发病而死;破袁绍;定荆州(刘表)。文章在列举以上的功绩时,一是紧紧扣住为汉家扫除寇仇;二是叙述简要质朴,没有夸耀功德、得意忘形之嫌;三是包含投死为国、以义灭身的感情。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让县而不让位、不让权。《三国演义》第21回“青梅煮酒论英雄”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之,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筯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筯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二、曹丕的诗文曹丕和曹植虽是亲兄弟,但两人的才性并不相同。曹丕是一个有反省有节制的人,而曹植是一个任性纵情的人。曹植做事是没有反省没有节制的,所以他作为诗人也是属于纯情的一类。纯情的诗人大多是心随物转,被外界的环境所左右。这一类人在顺利的环境中生活上和感情上就很放纵;可是一旦遇到挫折,就沉溺在深深的哀伤里面。曹植的诗以才与情取胜。所谓情,就是他那种不加反省和节制的、真率的感情;所谓才,就是他驱使辞藻的能力。钟嵘《诗品》:“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曹丕是“以感取胜”。所谓“感”,即是一种十分敏锐的诗人的感觉。就是说,你不一定需要遭受什么重大的挫伤或悲欢离合,仅仅是平常的一些小事,都能够给你带来敏锐的感受,也就是诗意。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诗人的品质,而曹丕即具有这一种品质。情感受到理性的节制和反省。曹丕《与吴质书》曰: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怅然伤怀。《善哉行》其一: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猴猿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曹丕是一位感性和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有办法排遣愁思。宴殊《浣溪沙》曰:一晌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清人王夫之赞美说:“微风远韵,映带人心于哀乐,非子桓其孰得哉!”在诗歌中,所谓风,是一种感动人心的力量;所谓韵,是能引起读者寻思回味的一种情韵。魏文帝诗文的情感是丰富细腻的,其感发人心是微风和远韵,不是强烈的刺激,而是一种缓慢的感染。清人沈德潜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曹丕善于选用清词丽句,配以谐和的音韵,表达纤丽的情思。曹丕《燕歌行》的解读:音韵和谐流畅,语言清新流丽,情感丰富细腻,其感发人心是微风、远韵,一种新诗体的开创。《又与吴质书》曰: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典论·论文》曰:夫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曰: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书面作业:从思想内容方面,解读蔡琰的《悲愤诗》。
本文标题:曹操、曹丕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0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