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新中国发展历程_ppt[1]
新中国发展历程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新中国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作为拥有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帝、反殖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引领了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依靠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在万隆会议上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与会国认同,形成了亚非各国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强各国人民友谊的万隆精神。•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召开、讨论与亚非各国相关的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29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名代表在历时七天的会议中,冲破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会议一致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涵盖了与会国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七个方面所达成的共识。会议公报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强调,中国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以他的人格魅力、政治智慧和平等态度释疑、解惑、息争,促进了亚非团结事业,赢得了各方崇敬和钦佩。再次成为联合国大家庭一员后,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联合国大舞台上因为有了中国,就不再是一两个超级大国说了算的表决机器,而具有了真正普遍性的政府间组织的信誉和作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重返联合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员,是联合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表决的结果是,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从1950年-1960年,美国操纵联合国的表决机器,采取“拖延讨论”的办法,不允许联合国讨论恢复中国合法席位问题。从1961年起,美国硬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说成是需要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的所谓“重要问题”。这种霸道行径同样遭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抵制。到1970年第25届联大期间,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18个国家共同提出的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驱逐蒋介石集团代表的提案,已经得到了半数以上与会国的赞成。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各个领域影响了世界发展进程。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到2008年7月底,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逾8000亿美元。30年来,中国GDP始终保持年均9%以上的高增长,迄今,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四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从上世纪末起,一些中国企业纷纷在海外上市,一些中国企业在国外建厂、生产和销售,一些中国企业兼并国外公司。这些都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毛泽东邀请尼克松成功访华,打破了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迎来了世界各国与新中国建交的热潮,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确立了以中国为一极的大国外交关系新格局,为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这是在美国政府接受中方提出的“断交、废约和撤军”建交三原则情况下取得的成果,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不仅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而且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30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更加突出。打破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中美建交打破了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迎来了世界各国与新中国建交的热潮,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外交展现全新局面。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和周恩来总理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通过请美国作家斯诺传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方式,发出愿与美方接触的信号,使中美关系乃至中国同西方外交关系解冻。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7天的历史性访问。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2月28日,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和澳门回归是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重要贡献。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近代以来,相继被英国和葡萄牙殖民者霸占。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按“一国两制”原则收回香港。我国政府于1984年12月、1987年4月分别与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就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签署联合声明,为港、澳回归祖国奠定了坚实基础。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与此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庄严的仪式上宣誓就职。自此,“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在香港正式实施,历经1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进入历史新纪元。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顺利回归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人民履行了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极大地扩展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2008年8月8日至2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奋力拼搏,书写传奇,在全球瞩目的奥运竞技场上实现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共同谱写了一曲“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乐章,铸造奥林匹克运动新的里程碑。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各方嘉宾。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近90位国际政要齐聚北京。各国各地区运动员牢记“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奋勇拼搏,公平竞争,挑战自我,体现了高超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体育精神。北京奥运会弘扬了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见证和参与的国际体育竞赛和文化交流的盛会,广泛地促进了中国同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交流合作与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截至2010年4月30日,已有200个国家和45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按照国际展览局的最新规定,世界博览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以前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以前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不同于一般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属于注册类世博会。国际展览局是专门从事监督和保障《国际展览公约》的实施、协调和管理举办世博会并保证世博会水平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目前有89个成员国。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世博会将带来的主要经济效应有: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对GDP的贡献效应、增加就业机会以及后续经济效应等。另外,世博会还将给上海带来其他效应,如;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上海的知名度和区域辐射效应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举世瞩目。20多年来,中国经济腾飞,政局稳定,文化繁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令世界刮目相看。世博会在中国举行,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增强其他发展中国家申办的信心。“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中国有信心办好这样一个大型世界博览会,给世界一个惊喜,有信心展示中国,沟通世界,并对人类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标题:新中国发展历程_ppt[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2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