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1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一、报告编写的基本准则1.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现在有些项目完成详查后即进行开发而不再进行勘探,还有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2.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3.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4.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5.各勘查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进行,取得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作为编写相应阶段勘查报告的依据。2二、报告编写要求1.报告编写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2.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要求模版及《固体矿产勘查/闭坑报告编写规范》为基础进行增减、取舍,拟定切合实际的报告编写提纲,送勘查投资人批准。批准后的报告提纲在使用中如须作重大变动,应将变动后的提纲送勘查投资人审核同意。3.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根据批准的报告编写提纲组织编写工作,应制定出工作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报告编写按时完成。报告编写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需研究的各类问题,应及时组织讨论,统一认识,将结果准确客观地反映在报告中,但属于学术上的不同观点不需在报告中论述。4.地质勘查报告应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矿权人为保守商业秘密或适应政府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需要,可酌情将正文内容合理分册编写,每册单独装订。5.地质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矿区××矿(指矿种名称)××(勘查阶段名称)报告。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36.勘查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资料,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立卷归档。地质勘查报告按照政府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规定,经初审后送交评审认定,并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按照评审中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对报告的修改。评审认定后复制的报告,按照政府有关地质资料汇交的规定进行汇交。7.地质勘查报告经评审认定后,应将评审认定文件作为附件附于报告中。三、普查报告编写模版本模版适用于普查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或超过普查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模版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普查报告按如下模版进行编写:4封面:页面设置:上下边距2.5cm,左右边距2.5cm12(题目上面空三行,四号字体、单倍行距)3吉林XX矿普查报告4(宋体,二号,粗体居中)56789101112131415161718实施/承担单位: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队19二Ο一四年十二月20(单位及日期:仿宋体,三号,粗体,居中)21(日期下面空两行,四号字体、单倍行距)225扉页:1(题目上面空两行,四号字体、单倍行距)2吉林XX矿普查报告3(仿宋体,二号,粗体居中)4(隔一行)52012年7月—2014年12月6(仿宋体,四号,居中)78910(“编写单位”前空格控制到标尺4)11编写单位: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队12项目负责人:张三13技术负责人:14编写人:张三、李四、王小五15报告审查人:16单位负责人:17总工程师:18提交单位:吉林XX有限责任公司19完成时间:2013年12月20(仿宋体,四号)21226目录1第一章绪论21.1普查目的任务31.2普查工作区位置、交通41.3普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51.4以往工作评述61.5本次工作情况7第二章区域地质8第三章矿区(床)地质9第四章矿体(层)地质104.1矿体(层)特征114.2矿石质量124.3矿石类型和品级134.4矿体(层)围岩和夹石144.5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154.6矿区(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16第五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175.1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185.2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195.3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20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16.1水文地质2276.2工程地质16.3环境地质2第七章普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37.1普查方法及工程布置47.2普查工程质量评述57.3地形测量、地质普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67.4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77.5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87.6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9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108.1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118.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128.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138.4矿体(层)圈定的原则148.5资源/储量的分类158.6资源/储量估算结果168.7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178.8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188.9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19第九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20第十章结论21222381照片图版及说明2(章:黑体加粗,四号,节:宋体,四号)345附图目录6(三号宋体加粗,居中)7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1区域地质图1:500022遥感解译图1:5000……………………1212矿段纵投影资源量推算图1:5000(标题栏小四宋体加粗,居中,表中内容小四宋体,居中)891011附表目录12(三号宋体加粗,居中)13序号表号表名1附表1矿床单工程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2附表2矿床矿层块段平均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12附表12矿床资源量汇总表(标题栏小四宋体加粗,居中,表中内容小四宋体,居中)14151691附件目录2(三号宋体加粗,居中)3序号附件名1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报告2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标题栏小四宋体加粗,居中,表中内容小四宋体,居中)4101第一章绪论2(宋体,小三号,加粗居中)31.1普查目的任务4(宋体,四号,加粗居中)5简述普查目的和对普查工作的具体要求。6(正文四号宋体,单倍行距。篇幅较大可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71.2普查工作区位置、交通8说明普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普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9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或10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11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采用两种坐标系)12表1-1(空两个字符)工作区范围拐点坐标13拐点坐标拐点坐标经度纬度经度纬度189°12′00″46°16′00″289°15′00″46°16′00″389°15′00″46°14′00″489°12′00″46°14′00″(表格要求:标题为小四号宋体加粗、居中,表格内容为小四号宋14体,表头加粗,表格第一条及最后一条横线为1.5倍加粗,两端竖线去掉。15表格跨页要另外加“续表1-1,然后重新添加表头后再接表格内容)16(图:附图较大,应单独放置一页,清晰、规范,图与文字中间不17空行)181.3普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19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2011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1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2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3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4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5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6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7表3-1角砾凝灰岩岩石化学成分及特征参数一览表8样品氧化物含量(×10-2)бSiO2TiO2Al2O3Fe2OMnOMgOCaONa2OK2OP2O5∑CGP0260.150.8513.743.740.07551.051.817.510.7660.31690.013.99CGP0461.090.8113.573.170.06560.790.8886.452.870.22589.934.80L07GP1955.761.0214.155.730.08921.482.836.013.460.63391.167.03L13GP2052.535.2313.86.30.1172.545.233.23.410.66293.024.58备注:所有元素含量为10-6。(备注比表格内容小一号字体)9(下一页开头)续表3-110样品氧化物含量(×10-2)бSiO2TiO2Al2O3Fe2OMnOMgOCaONa2OK2OP2O5∑L13GP1855.971.0814.544.460.1492.022.85.832.730.4590.035.65L13GP2052.535.2313.86.30.1172.545.233.23.410.66293.024.58L13GP2655.061.115.164.50.1212.093.565.892.660.48590.636.06平均值57.871.0514.253.970.111.542.366.192.650.3990.395.26111.4以往工作评述12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普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等13各项工作,按时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14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普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151.5本次工作情况1612明工作的起迄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1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2/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前景。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储量表,并列出3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不必列出本表)。4单独一章中内容不得有空行或空白,表格、图与内容中间无空白或5空行,表格跨页必须续表,较大的图单独放置一页。613第二章区域地质(新章须用“插入”中的“分节符”选“下一页”,即另起新页)以1:50000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50000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1:200000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的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内对矿田(床)成因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的特征及分布。第三章矿区(床)地质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特征。第四章矿体(层)地质4.1矿体(层)特征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等。分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的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长度、宽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层对矿体连接的影响。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4.2矿石质量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矿物的含量、有用矿物的粒度、晶粒形态、嵌布方14式、结晶世代、矿物生成顺序和共生关系;说明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等。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
本文标题: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2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