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模块突破复习课件23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16页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散文阅读的要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理解(能力层级为B)。包含: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2.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包含: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3.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包含: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命题形式目前有两种:多是4道题均为主观表述题;也有主客观综合题,3道主观题,1道“5选2”的客观题。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在本考点的命题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选文的特点1.散文阅读在非课改区,2008年除浙江卷考查的是小说外,其它13套试卷考查的都是散文,2009年除四川卷考查的是小说外,其它8套试卷也都是考查的散文。2.选文既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又有特色鲜明的艺术手法。3.所选文章大都短小精悍。字数一般都在1000字左右。二、命题的原则1.在题型上大都以主观题为主,设置34个小题,在课改区其赋分一般在18分左右。2.在设题上,坚持“主题辐射”原则。所谓主题辐射原则就是一切现代文阅读的命题,不论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结构,还是有关表现手法,都从文章中心思想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所设置的问题都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三、设题的特点1.问题设计“稳中求变”,“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提取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型相对稳定,“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多用“探究题型”考查。2.试题设计难度适中有梯度,切入点小,考查点全,需整体把握具体作答。3.试题答案多是从文本中提取关键词句根据题目所问整合而成。4.试题更具开放性和探究性。①鉴赏评价题型也称为文学短评,高考散文试题多考查:文章的内容观点及其评价,谋篇布局及其作用,表现手法及其效果,语言魅力以及风格特征。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针对提问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原文中找论据论证所持观点。②感悟引申题型要求考生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知识储备,并与社会思潮联系起来,对文章的观点、内容等谈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引申、补充。③个性探究题型命题者往往从不同人对作品的理解出发,列出前人的多种看法,要求考生进行辨析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或从主题、艺术、情感等方面要求考生进行赏析;或从作品某一角度出发,要求考生进行评价式或评论式解读;或联系已有知识,结合文本,进行发散,探究对文本的认识和评价等。根据以上对近年高考试卷的分析,依照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特对2011年的高考在本考点的命题作以下几点展望:1.在选材上,优美的散文、小说仍会受到命题人的青睐,考戏剧的可能性不会太大。2.题材由大而小,情感“内倾”有度。大主题主旋律的题材将逐步淡出考卷,语文之真味也会越来越浓。能体现情感效应、美感效应、哲理效应、文质效应的文章尤会受人喜爱。3.在知识点上,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更倾向鉴赏能力的考查。侧重于对文本的“体验”“感受”“品味”“领悟”。4.题型趋向开放。新大纲对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在能力上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考查内容上则进一步突出考生的创意解读能力和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解读,目的是考查和发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在现代文阅读中体现这一理念,试题的开放度会进一步加大,开放题将会在各地试卷中全面铺开。单一选择题的题型将会在这里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多项选择题(有可能是不定项选择)及问答题的形式。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17页高考对散文的考查是根据散文自身的特点来命制试题,通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在散文中,“文中”一般是指语境临时赋予词语的语境义,即比喻义、拟人义或象征义。“重要词语”是指表明作者立场观点或感情倾向的词语,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有深层含义的词语,对文章结构有照应过渡作用的词语。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句子”是包括内容上表达段落或篇章中心的句子,结构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表现力强含意丰富的句子。“句子的含意”主要考查句子的特定含意(概括意义、哲理意义)和深层含意(隐含意义、附加意义)。(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有删改)1.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答:(2)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答:【解析】此题考查体会文学作品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D级)。(1)的解答关键词是“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和“迷失了回家的路途”。(2)的解答关键词是“精神的坐标”和“无论走多远”。对每句话含意的理解体会,都必须以整体把握全篇的主旨为前提,准确解读其字面意思,进而领悟其深刻含意。【答案】(1)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或漫无头绪中,忽视了自己的心灵世界,迷失了自我。(2)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心灵世界,就会明确行动的方向,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和压力都能保持清醒。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答:【解析】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和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D级)。标题含意的理解必须立足于全篇,“记住回家的路”这一标题,“家”是其中的核心所在,只要弄清了”“家”是自我的心灵世界,”“离家”与“回家”的辩证关系也就豁然开朗了。【答案】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或“记住从外部生活回到内心生活的路”),在社会的纷争与喧嚣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充实的生活和宁静的心灵。二、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文章的结构层次是由文章内容决定的,结构要为内容服务,并受内容制约。高考散文阅读直接考查散文结构思路的试题并不多,试题大都从理解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角度考查散文的结构。(2009年山东卷)(原材料见本专题例1)题目: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散文基本特征的能力(C级)。作者开头对自己“随便走走”的习惯的叙写,既是例证(从自己到人们都有闯荡的好奇心),又是类比(从陌生城市的走路到“人生也是如此”)。抓住了这两方面,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答案】以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为下文作铺垫。(2008年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目。时间怎样地行走迟子建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想把他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在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禁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奏,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时间藏在挂钟里,与我们一同经历着风霜雨雪、潮涨潮落。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手腕上跳舞。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那么清脆悦耳,“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手表里的时间给我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少了几分气势和威严,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寞。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台历上镶嵌着时间,玩具里放置着时间,至于电脑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时间。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驼了背。时间好似变戏法的魔术师,它能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
本文标题: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模块突破复习课件2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0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