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2013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2013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炫耀/眩晕当铺/安步当车裨将/俾众周知•B.摇曳/拜谒筵席/垂涎欲滴诡谲/大放厥词•C.惬意/书箧蜷曲/得鱼忘筌粘贴/拈轻怕重•D.哂笑/谂知蜿蜒/剜肉医疮猝死/一蹴而就•D(3分)•A.xuàn/xuàndànɡ/dànɡpí/bǐ;•B.yè/yèyán/xiánjué/jué;•C.qiè/qièquán/quánzhān/niān;•D.shěn/shěnwān/wāncù/cù•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一个焦虑成为时代流行语的社会里,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也有可能被过度诠释,因为这个社会里的每个群体由于安全感的欠缺往往变得过分敏感。•B.随着采访的深入和话题的展开,我们渐渐地感到,汤燕雯和长兴集团就是我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C.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常州来五年投资近1000亿元左右,建成一批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基本构建起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城市功能体系。•D.2012年9月30日,全国第一个节假日实施免小客车通行费,沪蓉高速及多座过江大桥堵车的场面让人记忆犹新。•A(3分)(B.“汤燕雯和长兴集团”与“我国民营企业”,前两项与后一项不搭配,“我国”后加“民营企业家”。C.“近1000亿元左右”不妥。D.“实施”后缺宾语,“通行费”后加“的政策”)•3.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苏裱”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4分)•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装裱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更加完备,挂轴画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答案:•产生背景、苏裱地位、装裱样式、装裱理论。(4分)•4.阅读右边的漫画,完成下面两个小题。(5分)•(1)用简明的语言表述这幅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不超过20个字)(2分)•(2)选择一个角度用一个排比句评论这幅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不超过40个字)(3分)•(1)某些干部利用职权在招聘时收礼受贿。(2分)•(2)从严重危害的角度:扰乱竞争秩序,损害官员形象,败坏社会风气。•从产生原因的角度:某些干部素质低劣,意志薄弱,作风邪恶。•从产生原因的角度:某些干部素质低劣,有关部门监管薄弱,广大群众监督缺乏。•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社会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干部坚持公正录用的原则,群众遵循正当应聘的规则。(3分)第四题分析•错误案例:•有礼送的人,得到领导的重用;没礼送的人,领导看也不看。•一些官员的品行低下,贪污受贿,影响社会风气。•领导看重礼节、面子,往往忽视人本身的真材实料,不够实际。•求职无门,送礼有道;官员腐败,颠倒黑白;加大力度,严查不待(贷)。•在官眼里,讲究实际不是有能力,不是有简历,而是有送礼。•优秀案例:•为财富,我们不能放弃原则,为地位,我们不能丢开实际,为未来,我们不能失去自我。(孙弘飞)•贿赂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流离失所,只会趋炎附势的人小人得志,总想贪婪受贿的人逍遥自在。(张梦怡)•败坏社会风气,损害领导形象,破坏竞争公平。(单雅韵)•有权之人受贿,无权之人行贿,无礼物之人被无视。(刘诗佳)•权高者的行为如清水中的墨汁,如草坪中的纸屑,如阳光下的阴影,时刻吞噬着社会中的光明。(程彬)•礼物是实际,简历如浮云,奉承似黄金,才学为粪土。(吴缙瑜)•送礼的人失诚信,谋私的人失廉洁,正直的人失公正,百害而无一利。(李小奇)文言文阅读训练•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靠近城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范文正公,苏州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些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有供给。选择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主管帐目,经常总计收入和支出。每天的饭,一人供给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给一匹细绢;•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hú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等待更迭)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嫁闺女的发给五十千钱,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千钱;娶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钱;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十千。族人聚居的九十多口,义田每年收入供分配用的稻子八百斛,用它所收入的粮食,来供应在这里的聚居的族人,充裕有余而无枯竭之时。退居在家等待职务的人予以供给,出仕为官的人则停止供给。这就是它的大致情况。•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dài]到,及:)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当初,范公还未贵重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而无力实现长达二十年之久。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他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女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子女罢了。•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古时候晏平仲乘破车、驾瘦马。陈桓子说:“这是隐瞒君主的赏赐啊。”晏子回答说:“自从我显贵以后,父系的亲族,没有不坐车的人;母系的亲族,没有衣食不足的人;妻子的亲族,没有挨饿受冻的;齐国的士子,等待我的接济而点火做饭的有三百多人。象这样,是隐瞒君主的赏赐呢?还是彰明君主的赏赐呢?”于是齐君使用晏子的酒杯罚桓子饮酒。•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公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我仰慕晏子好行仁德,齐君了解贤者,而桓子能认错服义。又仰慕晏子的仁德有亲疏层次之分,而言辞有井然的次序:先说父系亲族,后说母系亲族,再说妻子的亲族,最后才提到关系疏远的贤者。孟子说:“由爱自己的亲人而施仁德于民众,由对民众仁德而爱惜世间万物。”晏子的作为接近于这一点啊。现在从范文正公的购置义田这件事来看,是比晏平仲还要贤明啊。他施行的规模的久远和全面,恐怕是要超过晏子的。•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lǐn]米仓,亦指储藏的米:)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指因贫穷而困厄或死于沟壑的),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啊!当今世上那些身居三公职位,享受万钟禄米的人,他们宅第的雄伟,车驾的华丽,歌妓的众多,妻儿的富有,仅是为满足自己一个人的私欲而已。本族的亲人不能登门的,难道还少吗?何况说帮助疏远的贤者呢?地位在他们以下的是卿,是大夫,是士,禄米的充裕,享用的丰富,也仅是为满足自己一个人的私欲而已。本族的亲人,拿着破碗讨饭成为沟中的饿殍的,难道少吗?何况对于其它的人呢?这些人都是范文正公的罪人啊!范文正公的忠义誉满朝廷,业迹流布边境,功名传遍天下,后代一定会有史官记载的,我可以不用赘述了。唯独敬仰推崇他的道义,因而记叙“义田”之事以留赠世人。•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稔:熟悉•B.嫁娶凶葬皆有赡赡:供给•C.而力未逮者二十年逮:达到•D.彰君之赐乎彰:使……显著•A(3分)(“稔”在这里指庄稼成熟)•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作者“高其义”的一组是(3分)•①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②沛然有余而无穷③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④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⑤是皆公之罪人也⑥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⑤•D(3分)•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义田对族人的日食岁衣、婚丧嫁娶、家居或居官都有分门别类的养济之法,体现出范文正公设置义田悉心尽力,慎重其事。•B.范文正公对设置义田早有此志,贵显后方得以施行,他去世后,子孙们能够承其志把义田办下去,仁义之行得到发扬光大。•C.文章第四段写大小官吏多据高位得厚禄,却供一人享受,不施予同族和族外人,反衬出范文正公自奉简朴以供养他人的高义。•D.范文正公虽身居高位,却以禄赐之入置义田千亩养济群族,实践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A(3分)(文中说“仕而居官者罢莫给”)•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2)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3)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1)选择那些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句意基本正确通顺2分,“施”1分)•(2)又仰慕晏子的仁德有亲疏层次之分,而言辞有井然的次序。(句意基本正确通顺2分,“爱”1分)•(3)本族的亲人,拿着破碗讨饭成为沟中的饿殍的,难道少吗?(句意通顺1分,“操壶瓢”“沟中瘠”意思对各1分,反问语气1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卖花声张舜民•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1)词的前三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2)“又看暝色满平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3)“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期盼?(3分)•(1)前三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答:刻画了一位远谪异地,失意孤独,悲愤苦闷的主人公形象。(3分)•理解:“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踟躇”,徘徊不前,逗留之意。“地远”,张舜民远谪,历时三,涉水六,过州十有五。自汴抵郴,所至流连。即言诗人登上岳阳楼,放眼望见山迢水阔,只觉孤身飘零僻远异地,前路茫茫,归路茫茫,满心彷徨,无限悲凉。起句即以“久踟蹰”写出心思沉重。拟将憔悴吊三闾。“拟”即效仿之意。“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枯涸。引申为劳苦,失意。••(2)“又看暝色满平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答:诗人遥看夜色笼罩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用昏沉苍茫的夜色衬托诗人内心的凄怆。(3分)•理解:又看暝色满平芜。“暝色”即暮色,夜色。可参见王维《山居秋暝》。“平芜”即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见欧阳修的诗句:“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浑浑噩噩,昏昏沉沉中又见暮色渐起,渐浓,笼罩整个旷野。“满”有“布满”“充满”之意,一则写出夜色渐
本文标题:2013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3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