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皮带硫化操作培训主要内容皮带硫化工具及材料管理胶带热硫化技术安全措施皮带硫化过程胶料管理维修部门应指定专人管理胶料,负责胶料的申报,进厂胶料应贴上标牌,注明厂家、品种、规格、到货时间,落实保管措施。胶料应放置在20℃恒温保存(化验室恒温室),一般超过3个月检查其性能,确保胶料未老化失效。泡胶前仔细确认胶料的品种,切勿搞错。皮带硫化工具及材料管理维修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硫化机的维护保养和硫化技术的管理,硫化前必须认真检查硫化机各部件的完好,硫化过程应记录时间、温度、压力。硫化机保管皮带硫化工具及材料管理胶带热硫化技术清理硫化范围10米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划好皮带中心线及倒角、倾角线准备好芯胶、面胶和120#汽油,泡好胶浆准备好硫化用的电缆、硫化机及各种小型电动设备(切割机、打磨机、防爆开关等)搭好保温帐硫化前的准备硫化工艺1、皮带总长度预留:根据皮带总长度而定;2、确认搭接长度:不同型号的皮带搭接长度不等,1000mm为800mm,800mm为600mm;3、割带头:正确使用工器具,美工刀、葡萄钳、钢板尺、70℃角尺等;4、剥表面打磨:根据皮带带芯层数,一般为4层,用打磨机将剥好的接头进行打磨;5、清洗烘干:用120#汽油将接头清洗干净,晾干或烘干;6、上胶:将泡好的胶浆均匀刷在接头处,再按顺序将芯胶、面胶铺好;7、锤击:将铺好的芯胶、面胶用榔头进行敲击,初步定位;8、搭接:将皮带两个接头进行搭接,注意对好中心线;9、定位:皮带接头搭接好后,将皮带接头放置流化板中心位置;10:硫化:控制硫化水压、温度、时间。施工方法硫化地点要选择廊道干净、宽敞,操作方便的地点做硫化胶接场地,胶带硫化工艺要求有以下几点:1、硫化前将胶带托辊撤下几组并铺平板为硫化点摆放安装硫化机用。2、松开胶带,将要开剥的胶带量好角度及尺寸,根据皮带层数和搭接硫化长度确定阶梯长度,一般搭接长度为600-750mm。3、剥除胶带表层胶皮,骨架层打磨,去除橡胶粘附物。切割台阶和打磨时应小心操作,切勿损伤骨架层。4、清理硫化机,将待胶接的两胶带按要求放置摆放好,重新校验二胶带中心线,其中心线应保持一直线,用胶带卡板将其固定。5、用120#汽油洗净切刨面,待汽油挥发后,涂刷两遍已调好的胶浆,每次涂刷需待胶浆中的汽油挥发后在进行。胶带接头技术要求施工方法硫化技术要求1、在成型的胶带接头位置铺上白布或报纸,盖上硫化的垫板,安装横梁中间向两边紧固,松紧要一致。2、按规定的时间、温度、压力进行硫化工作。3、硫化工作要有专人负责监护和记录,当温度升到100℃时,期间可升降一至两次,帮助排除接头内部的空气,防止表面起泡。当温度上升至145℃,开始计算硫化时间,并保持恒温45分钟。硫化压力调整在1.8-2兆帕之间,在硫化过程中要密切注视检查硫化机各部温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硫化时间为45分钟,硫化结束后,将温度降至70℃时及时撤除硫化机,胶带接头硫化胶接完毕。注意,如果温度降低太多时撤除硫化机,会使硫化机与皮带粘结,造成硫化机拆除困难,并可能对皮带硫化接头造成损坏,影响接头质量。安全措施1、施工点配备2台7Kg干粉灭火器、沙箱、水。2、各种电器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保护,电缆必须检查完好。3、汽油、胶带等易燃物要放置在远离火源的地方并有专人看管。4、硫化过程要有专人看管,硫化结束后要切断电源,清理工作地点,整理回收硫化机和各种工具。硫化器:主要有压条、上硫化板、下硫化板、水压板、木板、连接螺栓等。硫化器基本部件硫化器控制箱:主要是控制硫化温度及硫化保温时间。硫化器基本部件硫化器温度传感器:主要是控制上下硫化板温度,反馈到控制箱,从而来控制硫化温度及保温时间。硫化器基本部件硫化器基本部件硫化器水泵:主要是控制水压板水压,将水压加至1.5-2兆帕之间,保持压力。硫化器基本部件硫化器扳手:主要是紧固压板螺栓。皮带硫化过程剥头:根据皮带带心层数进行分层,此皮带为4层,台阶为3个;若皮带为5层,则台阶为4层(如右图所示)。皮带硫化接头形式图中:(a)对接(b)搭接1、上覆盖胶2、下覆盖胶3、胶布层4、粘合面(1)对接:是使胶带接头两端相应的芯层(胶布层),处在同一级阶梯上对口相接。如图(a)(2)搭接:是使胶带接头两端相应的芯层,分别处在差一级的阶梯上对口相接。如图(b)一般,帆布胶带的硫化胶接,常采用对接。因为这种接头型式完全可以满足强度不高胶使用。并且胶接简单、方便。搭接用于要求强度高的胶带硫化胶接,如尼龙布芯层胶带等。接头的阶梯形式图中:(a)直角形(b)斜角形(c)人字形B——胶带宽度L——阶梯长度α——剖切角度•1、直角型(或称直角),剖切口与胶带中心线成直角,如图(a);2、斜角形或对称斜口,剖切口与胶带中心线成斜角,如图(b);3、人字形或称对斜口,剖切口与胶带中心线成对称形双斜角,如图(c);•这三种接头阶梯型式,从胶带使用和运行状况来看,各有其特点,一般:直角形阶梯型式:受力集中,当胶带运行时间长时,通过清扫器,卸料器容易发生接头整体开裂的现象。另外,接触面积小,虽然施工简单,节省胶带和胶粘剂,但粘结力小。•人字形阶梯型式:和直角形一样,受力较集中,其接头易发生整体开裂。另外,形状较复杂很难对合准确。•斜角形阶梯型式:受力状况好,接触面积大,粘接力大不易发生接头开裂现象,故,目前推广和普遍采用的是斜角形阶梯型式。接头加工a)、划线胶带运输机的胶带一般是很长的,两条胶带胶接后中心线偏斜,对于胶带运输机的胶带跑偏和平稳的运行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胶带在硫化胶接着的划线工作,必须保证两端胶带中心线重合一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防止以胶带端头划线基准的作法。正确、可靠的划线方法。应该是从胶带端头10米处的一段中划出胶带的中心线,并以此作为划线基准进行划线工作。划线时,除在胶面上划出平行的阶梯外,还应在胶带宽度的两边切印出记号。另外,应使两个接头的阶梯完全对应,并注意阶梯的粘合方向应符合胶带的运行方向,以避免运行时接头开裂。b)、剥离划线完毕后,进行剖切扒剥工作,剥离的顺序是:先第一层,再第二层,依次进行,即从后部开始,向端部推进。剖切时,注意不要损伤下一层胶布。一般是两次剖切,第一次切印,第二次是切断,俗称“两刀发”。地而次剖切时务必小心,并要用力,采用对接接头时切出的阶梯数比胶带芯层数要少一个,采用搭接头时,切出的阶梯数与胶带芯层数相等。•c)、锉毛•一般用木锉或刚丝刷进行锉毛,锉至胶布层表面没有附着胶,并呈现柔毛状为合格,或者加适量的溶剂—汽油等作为湿润剂,使用刮刀将粘附于胶布层的余胶刮去,亦可呈现柔毛状。锉毛时要严防损伤芯层。锉毛这道工序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接头的粘合强度,所以接头锉毛不可忽视。(目前只对表面附着胶进行打磨,尽量不对布层进行打磨)•d)、清洗•清洗的目的是将胶布层表面上锉刮下来的而未扫净的胶屑及其它杂物彻底清型干净,可用溶剂汽油和柔软的钢丝刷进行清洗,当刷洗到看不见胶屑和杂物后,再用溶剂汽油涂于胶布层表面,让胶屑个杂物进一步发挥干净。•胶带胶接所用的胶浆,均为溶剂胶浆,它是由于生胶(或芯胶)与和机溶剂相混合制成的糊状物。胶浆的溶剂,最好选用工业溶剂汽油亦可用航空汽油。制作时,胶料和溶剂的比例为(1)浆状(浓浆):胶料与溶剂汽之比为1:3,(2)稀液状(稀浆):胶料与溶剂之比为1:4~~1:5。胶浆一般宜在浆接着3天作准备。胶料可到胶带制作制造厂购买相应的胶料自己也可配制,但比较麻烦。胶浆的制作•一般胶带的硫化胶接的程序是:接头整理→涂胶(胶浆)→接头边部处理→接头合拢→破化五步骤。•a)、接头处理•接头加工完毕后应进行整理、预合和干燥。整理是检查接头加工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否则要进行修整。预合是检查两接头合拢时,是否会出现阶梯错口、相搭或间隙过大等现象发生。所谓错口,是指两接头和相应的阶梯出现交错的现象。相搭识一端接头的阶梯层搭到另一端接头相应的阶梯层上。一般应控制两端接头相应的对口间隙在1.5mm左右,否则为对口间隙过大。端部接头的顶合是在硫化器的下热板布置好后进行,预合时发现硫化器位置不适合时,应及时进行调整。端接头干燥的目的,是除去芯层中所含的水份,以保证涂胶后具有良好的密实效果。干燥方法,一般是自然干燥,如果施工地点潮湿,可用热吹风机和硫化器电热板加热干燥。干燥程度要求芯层含水分不大于5%~8%。硫化胶接工艺b)、涂胶涂胶时将胶浆涂刷在胶布表面上,它分别为刮胶和刷胶。一般刮胶一遍。采用压力法将稀胶浆涂于胶布层上,厚度约0.3mm。使胶浆侵润到布层每个空隙。然后刷胶浆两遍,第一遍刷胶厚度约0.1mm,第二遍刷胶厚度约0.2mm。另外,每进行刮胶或刷胶后必须晾干后再进行第二次胶浆,目的是使胶浆中的溶剂全部挥发出去,以便胶接后不起泡,粘接牢固,晾干,可自然晾干,可用热吹风或硫化器电热板上进行晾干。但加热温度必须控制在50℃以下进行。晾干程度可用手指轻轻粘刷胶面,以不粘手为合格。涂胶时,注意不要摻进杂物等。c)、边部处理胶带接头清边部端头的边部约10mm左右的宽度,为用芯胶和覆盖胶做成的边胶层。边部粘合的质量优势,也将直接影响着接头的使用寿命。d)、胶带胶接合拢涂胶工作结束后,应进行接头的合拢粘合工作。首先将两个接头的中心线和阶梯对准,确定无误后再进行粘接然后从胶带中心向两侧用橡胶锤轻击,以赶出粘合之间的空气。如果对接头采用补强措施时,还应粘补强布进行封口处理。e)、硫化胶接按硫化胶接所确定的硫化条件和硫化工艺进行工序。包括:加压升温硫化(恒温145℃5℃)降温(80℃以下)起模(起板)修整等工序。起模时,一般使电热板温度降至80℃以下进行。冷却方式一般为自然冷却;也可采用强冷却(风冷或水冷)。为了防止胶料硫化时与热板粘接或损伤胶带的覆盖胶层,胶带接头在热板铺设前,应在电热板上加以均匀的滑石粉或去母粉(也可以用报纸)。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皮带硫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7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