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第四章中国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
中国中药资源与中药炮制简介路金才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第一部分中国中药资源第一节中药与民族药和民间药中药民间药民族药中国中药资源一、中药广义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临床应用的药物。根据社会需求程度可以分为:市场流通与不流通两类根据药典收载情况分为:药典收载与未收载两类中药资源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决定了我国各地生产、收购的药材种类不同。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所经营的中药材种类和数量亦不一样。我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以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居多,果实类药材次之。长江流域及我国南部广大地区:以喜暖、喜湿润种类为多,叶类、全草类、花类、藤木类、皮类和动物类药材所占比重较大。1、中国各地生产经营的中药材种类中国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种、野生药材一般在200~300种。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种、野生药材约在300~400种。全国药材系统每年都要举办药材商品交流会。在全国交流会中,交流的中药材一般在800~1000种,最多数达1200种。在全国经营的药材品种中,常用药材大约500~600种,少常用药材200种左右,不常用药材约100种,还有少数冷门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般为700~800种,中小城市在500~600种,县及县以下300~400种。上海是我国经营药材品种较多的地区,最多时可达l070种。2、《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中国的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简称地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9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63年第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起,收载药材种类明显地增加。版本有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版。2010年版药典收载中药材、饮片、油脂及提取物663种。药典中植物和动物药材来源较复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药多来源,二是多药一来源。实际收载药材有出入。多基原药材品种是:三原有:大黄、石韦、麻黄、山慈菇、马勃、天南星、瓦楞子、五倍子、升麻、水蛭、甘草、百合、百部、竹茹、伊贝母、吴茱萸、牡蛎、青黛、郁李仁、细辛、珍珠、砂仁、威灵仙、莪术、党参、海龙、娑罗子、预知子、桑螵蛸、黄连、黄精、蛇蜕、紫草、橘红、麝香四原有:川贝母、龙胆、苦杏仁、郁金、秦艽、秦皮、金银花五原有:石斛、陈皮、枳壳、钩藤、海马、淫羊藿六原有:石决明存在问题3、地方标准收载的药材种类地方标准属地方性用药法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内容的补充,通常收载地区惯用的药材。如《辽宁省药品标准》《吉林省药品标准》《山西省中药材标准》《内蒙古中药材标准》《四川省中药材标准》《云南省药品标准》等。4、中成药及临床处方中的药材种类中成药:是固定的成方制剂,其方剂组成涉及的药材比较广泛。《中国基本中成药》(一部)收载各类中成药700种,涉及药材574种(不包括不同炮制方法的药材品种)。中成药的原料绝大部分属普遍经营的中药材,但许多配方也吸收了一些目前尚无经销的、属于民间药范畴的草药,如矮地茶、臭梧桐叶、南蛇藤等。临床处方:同中成药配方相比,有着很大的灵活性。据了解,中医处方中所用药材种类,多在250~300种,多者400~500种,基本上是市售中药材。5、出口的药材种类我国是药材出口的主要国家。中药材出口包括东南亚、日本、原苏联、美国以及港、澳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出口的各类药材约有500种。如:人参、甘草、黄芪、桔梗、龙胆、巴戟天、草乌、柴胡、防风、紫草、白芍、当归、党参、丹参、玄参、地黄、黄芩、鹿茸、麝香、阿胶、蜈蚣、全蝎、蛤蟆油、桑螵蛸、蜂房、龟板、赭石、朱砂、鹅管石、自然铜、龙骨和琥珀等。。6、贵重药材的种类贵重药材是我国药材中的珍品。主要有麝香、牛黄、人参、三七、黄连、贝母、鹿茸、冬虫夏草、天麻、珍珠、熊胆、枸杞子、杜仲、厚朴、全蝎、肉桂、沉香、山茱萸、蟾酥、金银花、巴戟天、阿胶、犀角、广角、羚羊角、乳香、没药、血竭、砂仁、檀香、公丁香和西红花等30个品种列为贵重药材。二、民间药民间草药,多在民间使用,是中药资源应用的初级阶段,也是商品药材产生的基础和源泉。我国现有商品药材1000余种,仅占全部中药资源的10%以上,其余85%以上的品种都属民间药和民族药。三、民族药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称为民族药。(一)民族药物的种类概况民族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传统。据初步统计,全国55个少数民族,近80%的民族有自己的药物,其中有独立的民族医药体系的约占l/3。有关资料报导,目前我国民族药已达3700多种。主要代表著作:《中国民族药志》第1、2卷收载30多个少数民族的药物255种。我国民族药的起源、发展、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用药种类等各有其特色,这里仅以藏、蒙、维、傣、壮五个民族药为代表(二)藏药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如:《月王药诊》《四部医典》《四部医典蓝琉璃》《晶珠本草》《门杰代维哈布》《据悉》《据悉本温》《协贡协称》。其中的《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猎广泛,有着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该书收载的药物种类有75%为现今所用,其中30%属藏医专用,据统计,涉及1200个基原动、植物种。1、藏药典籍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除西藏自治区以外,还包括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县。青藏高原是藏药的主要产地,2、藏药使用范围目前我国有藏药3000种左右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这一地区常用藏药有360多种。藏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毛茛科、罂粟科、伞形科、龙胆科、蔷薇科、玄参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3、藏药主要种类及特点(三)蒙药蒙药是在蒙古民族传统医药学基础上,汲取了藏、汉等民族以及古印度医药学理论的精华而形成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独立的医药体系。在我国民族药中占有重要地位。18世纪的松巴·堪布-伊舍巴拉吉尔的《西勒嘎旦·莫隆》(《识药晶鉴》),是蒙药的奠基篇,收载蒙药390种。同时代的察哈尔镶白旗的洛布桑·索勒日哈木着有《曼奥·西吉德》(《药物识别》),共收集药物678种。19世纪初,《李斯尔·米榕金》(《本草图鉴》),收载蒙药879种。1、蒙药典籍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和西北的许多蒙族聚集地也都使用蒙药。2、蒙药使用范围我国现有蒙药2230种本区内常用蒙药有500余种商品蒙药约400种民族专用药260种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蒙药标准》收载药材和成药522种。3、蒙药主要种类及特点(四)维药维药历史悠久,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医药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贡献。《新疆维吾尔药志》收载药物124种1、维药典籍2、维药使用范围维药的应用,基本上在新疆自治区范围内。新疆全区有维药600余种较常用的360种左右其中本地产资源约160种,占维药种数的27%3、维药主要种类及特点(五)傣药傣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医药之一,远在2500年前的《贝叶经》中便有记载。傣族祖居云南西双版纳,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傣药提供了理想的药用资源。据统计,我国傣族药物有1200种。《西双版纳傣药志》收载了520种,其中最常用约有71种。傣药中植物类药用种主要有:麻嘎喝罕(缅茄)、麻景(油瓜)、麻芒(芒果)、牙勇(马唐)、哥麻口拉(人面果)、哥丹(糖棕)、牙竹麻(朱蕉)、埋嘎筛(龙血树)等。动物药在傣药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药用种数多,而且药用部位也有独到之处。(六)壮药壮药属于发展中的民族药,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基本上处于民族药和民间药交融的状态。壮族居住区,地处岭南亚热带地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壮药共有709种。《壮族民间用药选编》收载常用壮药500多种。动物药应用较为普遍,民间历来有“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经验。壮药的另一特点是善于解毒,而且解毒的范围较广,包括解蛇毒、虫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金石发动毒、箭毒、蛊毒等等。广西著名的蛇药就是壮药的一大贡献。(七)其它民族药我国民族药的发掘、整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许多民族药我们还了解不多。其它民族用药种数简介:如《云南民族药名录》收载了省内21个民族的1250种药物;《广西民族药简编》收载了7个民族的1021种药物。四川阿坝地区整理出羌族常用药100种;湖南初步查出本省苗族、土家族、瑶族、侗族等惯用民族药361种云南德宏自治州收录傣药330种、景颇族药123种。广西《环江县毛南族药名录》收载药物556种。另据有关单位调查统计,广西有瑶族药555种、侗族药298种、苗族药213种、京族药27种及彝族药21种。第二节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从自然属性来讲我国中药资源构成,基本上属于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三大类。经长期的中药资源普查,采用物种为分类单位,药用植物包括种以下单位,药用动物不含亚种,药用矿物以原矿物为单位,统计表明,我国中药资源目前所知,其中药用植物种类最多,约占全部中药资源种数的87%,药用动物占12%,药用矿物则不足l%。药用植物达11146种药用动物1574种药用矿物80种药用植物种类药用植物资源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及种子植物类群。目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有385科、2312属,11146种。其中藻类114种菌类298种地衣类55种苔藓类43种蕨类455种种子植物类10181种约95%的药用植物资源属于高等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占90%以上。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等孢子植物仅占8.6%。显然,种子植物是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主体第二部分地道药材第一节地道药材的形成和发展一、地道药材的概念及特征地道药材: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地道的含义:原产的,真实的,特有的,优质的,高标准的。我国的地道药材约有200余种,是中药材中的精品。“道地”与“地道”“道地药材:作为专有名词始见于明朝太医院院判刘文泰所著《本草品汇精要》(1505)一书,该书在很多药材的产地项下都标明了道地产区。如附子载“道地梓州蜀中”;千金子载“道地广州”等。说明“道地药材”一词在明朝就已流传和使用。经过500多年的发展,“道地药材”至今仍是货真质优,药效独特的药材专用词。(一)地道药材具有明确的地理性地道药材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的。这些地域有着特定的自然条件,在该地区有一定的集中生产规模,在全国药材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常冠以地名。如:宁夏枸杞、川贝母、关黄柏、怀地黄、密银花、宣木瓜、浙玄参、杭白菊等。一、地道药材的概念及特征(三)地道药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地道药材作为其主产地文化传统的一个标志,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四)地道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地道药材多为当地支柱产业,带动当地医药工业,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并可大量出口创汇。第二节各地区的地道药材(一)东北地区人参,辽细辛,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刺五加、鹿茸。(二)华北地区:黄芪、党参、酸枣仁、黄芩、北柴胡、知母、苦杏仁、甘草。(三)西北地区:当归、麻黄、肉苁蓉、枸杞子、软紫草。(四)华东及中原地区:1、浙江安徽江西:杭白菊、杭白芍、杭白芷、杭麦冬、山茱萸、浙玄参、温郁金、元胡、白术、凤丹皮、宣木瓜、江枳壳、温郁金玄参白术2、河南山东江苏: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金银花、北沙参、阿胶、薄荷、土鳖虫、(五)西南地区:川药、云药、贵药川芎,川贝母,川附子、川厚朴、川黄柏、川牛膝、川楝子、黄连、独活、三七、云木香、茯苓(云苓)、黄精、天麻、杜仲、(六)青藏高原:冬虫夏草、大黄、甘松、雪莲、红景天、麝香、(
本文标题:第四章中国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