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吝啬鬼”严监生•总策划:马正奎•资料整理:李德伟•课件制作:蒙应成•主讲人:朱柏霖《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也称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全书共五十六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吴敬梓,号敏轩,一字文木,举鸿博不赴,移居江宁,著诗集、诗说,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传广世。”(潘世恩语,乾隆时状元)•卧闲草堂评:简称卧评。回末总评,即每回章末的评点。言简意赅,谈言微中,为后人广泛接受,确是最早而影响最大的对《儒林外史》评论•齐省堂评语:简称齐评。齐评对小说的反八股倾向和作品所反映的当时社会风气有所点明•天目山樵评:简称天评。有天一评(句中夹评和回末总评)和天二评。天评为评点和传播《儒林外史》的中心人物。“旁见侧出,杂以诙谐”、“凿破混沌,添了许多刻薄”•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严监生名大育,字致和,兄长字致中,两人是同胞弟兄,却在两个宅里住。严致和是个监生,家有十多万银子。”•家庭成员:•1、一妻一妾一儿子;奶妈,家奴•2、严贡生(他哥),五侄子•3、舅子王德、王仁•严监生因为临终前的“两个指头”,被当作吝啬鬼的典型受尽嘲讽、唾骂,说他临终前因为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草不肯断气“不仅仅是严监生个人特殊的性格,而是反映了地主阶级极端悭吝的本质,是具有普遍性的”。仅仅从这一细节就给严监生下了如此中的定论,太冤枉了些。要正确认识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全面了解其一生行事,是十分必要的。•作品中主要写了严监生的三件事:•其一、代恶兄严贡生消弭官司;•其二、扶妾为正,悼念亡妻;•其三、弥留之际,伸出“两个指头”。•1、当下商议已定,一切办得妥当。严二老官连在衙门使费,共用去了十几两银子,官司已了。•2、“妹丈,你再出几两银子,明日只做我两人出的;备十几席,将三党亲戚都请来,趁舍妹见你两口子同拜天地祖宗,立为正室。谁人再敢放屁?”严致和又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二位喜形于色去了。•行礼已毕,大听、二厅、书房、内堂屋男客与女客,共摆了二十多桌酒席。吃到三更时分,严监生正在大听陪著客。•3、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的重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总不见效。……看了药方,商议再请名医•议礼已定。报丧出去。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如: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宋元曾使用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一两黄金=10两银子一两银子=一贯铜钱=1000文一两黄金=3000元一两白银=300元一文铜钱=0.3元•我的计算:一两银子=372.70元根据:1、明清:一石=188.8斤(不同历史时期各不相同)《汉书·律历志上》:“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2、《清史稿·范承谟传》“每石折银一两”3、折中米价:2元/斤•作品中严监生共花费的银两如下:•1、两千钱(二两)打发差人;2、两封银子,每位一百两;(给两舅子)3、五十两交与二舅子;4、四五千两办丧事;5、每位怀里带着两封(400两);(给两舅子)6、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死后留给大哥)•2+100+50+4500+400+200=5652两5652x300=169,5600或5652x372=2101544RMB•严监生一生苦守祖上留下的一点遗产,兢兢业业,惨淡经营,原本打算把家产传之于子孙后代,可是他的族人和周围却是每日每刻惦记这他的财产,以至于严监生死后财产一下落入严贡生之手。想想严监生临终前连一根灯草都舍不得浪费,死后却落得个“万事皆空”的下场。这是多么可悲呀!这一细节描写给人的感受是沉闷的,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让我们看到封建家庭内部财产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和残酷。我们仿佛听到作者的嘲笑声,在嘲笑严监生的一生,他辛苦非常,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最终的结局是何等悲惨。•在世界文学画廊中泼留希金、葛朗台、阿巴贡、夏洛克是人们公认的四大吝啬鬼。他们的性格或阴险或狠毒或冷酷,但他们的共同点是贪婪、苛刻、无情。吝啬鬼的行为表现为一个人把财富凌驾于人之上,凌驾于父老、妻小、亲朋之上,凌驾于金钱财物之外的一切事物之上,不顾一切疯狂地获取财富和“一毛不拔”地守住财富。为了财富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良知和灵魂,被金钱的力量压倒“人性”异化成“鬼”,以至于贪婪、苛刻、无情。对于一个吝啬鬼来说,贪婪、苛刻、无情是三位一体、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而这三点在严监生身上都没有体现出来。•作为乡绅阶层的底层人物,严监生有地主积极奋斗为家的一面,同时又有封建底层人民奴性的一面。严监生是一个在统治者中被捉弄的悲剧人物,不管在金钱或是情感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奢侈成风,优良传统随之式微与衰变,这是令人遗憾和忧心的。严监生“很有钱”而舍不得多点一根灯草,就更显“吝啬”了?有钱,就得大手大脚地花,那才叫阔气体面,这是当今社会风尚,也是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逻辑与价值观!•再反观邻国日本,人均收入是我国的十倍多,可是节俭成风,办公用纸打印文稿必须用双面;用餐不能剩下饭粒;做客,主人准备的食物没有吃尽就非常失礼……倒是他们印证了我国古代的许多“节俭”名言:“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意味着珍惜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节俭,映照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生态度;节俭,实乃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观照!这才理应成为严监生带给我们价值取向。•“不瞒二位老舅,像我家还有几亩薄田,日逐夫妻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很多人都认为严监生一个家财万贯的人却舍不得吃一斤肉是生活苛刻的表现。实际上“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这句话是很值得推敲的。联系上下文严监生在说完这些话以后又提到了严贡生的生活“家兄寸土也无,人口又多,过不得三天,一卖就是五斤,还要白煮得稀烂;上顿吃完了,下顿又在门口赊鱼。当初分家也是一样分田地,白白都吃穷了。而今端了家里花梨椅子,悄悄开了后门,换肉心包子吃。你说这又如何是好!”这两段话是严监生拿自己的生活和严贡生的作对比,严监生表露自己生活景况是假,埋怨大房挥霍无度是真,他只是想以自己的生活对比出严贡生的奢侈挥霍,同时显示出自己治家有方。况且他说这些话时的对象是王氏兄弟。面对如狼似虎地窥视自己财产的人,严监生保守的透露自己的家产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严监生一出场就是替兄长招揽讼事。“留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并且请两位内兄帮忙商议。最后“连在衙门使费公用去了十几两银子”才把官司了结。为感谢两位内兄的帮助,他还专门“整治一席酒,请两位舅爷来致谢”。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同样是兄弟有难,葛朗台则是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不顾及手足亲情和女儿的爱情,将亲侄查理赶走。•当王氏死后,赵氏提起要送与两位舅爷赶考盘程银子时,严监生听而不言,“桌子底下一个猫就扒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有人认为这个猝然之间的暗暗发狠的动作,正是他此刻怜惜银子、憎恶两个舅爷的心理流露温馨提示:虐待小动物是不对的哦,亲!•王氏死后严监生“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尤其是在悼念王氏时更是倾注十分的感情“伏着灵床前,又哭了一场”“新年不出去拜节,在家哽哽咽咽,不时哭泣;精神颠倒,恍惚不宁”。傻X..打我啊笨..!!!•严监生指着“昨日店铺内送来三百两利钱”向赵氏道明是“你王氏姐姐的私房”,这一点尤其要注意。在我国封建社会,“子妇无私货”几乎是一条清规戒律,但严监生却从不过问妻子的私房钱,甚至对妻子把钱送给“庵里的姑子”、“卖花婆”、“弹三弦的女瞎子”、“穷亲戚”等也不加干涉,足见他的宽厚仁慈。至少,这与西方的泼留希金和老葛朗台对待妻子儿女的那种残暴和冷酷相比,严监生更富有人情味。•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气。1、严监生如何敛财2、严监生如何用材•严监生临死前灭掉一根灯芯的情节,一直被人们视为严监生吝啬性格描写的强化之笔,他最后伸出的两只手指头,被视为和葛朗台临死抓金子的描写如出一辙。但个人感觉作者在描写这两根手指时不是要突出严监生吝啬而是另有含义。他伸出的这两根手指不能把他们单独拿出来,要放到其生前和死后来看。我认为他指着灯草或许是告诫家人财产来之不易,要勤俭持家不要浪费。这一举动很符合他一贯勤俭持家的性格特征。这两根手指既是他猥琐可怜一生的生动写照,也是他那操劳忧虑心境的延续,表现出他对自己家产和妻儿前途的重重顾虑和担忧,并不能简单视为“吝啬”性格描写的强化之笔!•严监生在生病的时候,仍然坚持“每晚算账,直到三更鼓”,病重得只能“睡在床上了,还想着天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只字片语中,尽是一位为持家而辛劳成疾的老地主。严监生钱财就是通过这些不辞辛苦的劳动而得。•在用财上,严监生在对自己和亲人身上,有着明显不同。严监生病入膏肓,“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但妻子王氏病了,却“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为哥哥严贡生的官司“用去了十几两银子”,官司了了,又“整治一席酒”,请帮忙的“二位舅爷来致谢”。严监生是个对自己苛刻,对亲人有情有意不吝钱财的人。
本文标题:儒林外史之严监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9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