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走进山西一山西地图二介绍山西三山西地形四地形地貌五山西的山六山西的水七历史文化八山西土产九山西名人十旅游文化山西(Shanxi)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579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3571万人,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共85个县,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市府东街。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那志气永不老你看那白发的婆婆挺起那腰板也象十七八地形地貌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境界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以山西平面地图看,是一个斜长方形,由东北斜向西南,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山西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源於山西宁武管涔山麓,贯穿山西省南北,在河津附近汇入黄河,长716公里,流域面积约39,000平方公里,为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兰村至介休附近为中游这段河床旧时很不稳定,往往氾滥成灾,但也是流域内最富庶地区,介休以下为下游,谷地时宽时窄汾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发展较早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这里发现。灌溉业发达,自流灌溉始於宋、汾河流域的太原、临汾也是中国煤炭、重型机械工业的基金,井灌则创於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临汾也是中国煤炭、重型机械工业的基历史《左传·昭公元年》关于台骀在太原地区治理汾河成为汾水之神的记载,是汾河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向已结成秦晋之好的秦国求援,秦穆公发动“泛舟之役”,运送粮食的船队经渭河、汾河直抵晋国的绛都,也为我们留下了“晋惠公借粮——有借无还”的歇后语。泛舟之役是汾河航运的最早历史记载,同样是运粮,1963年河津缺粮,政府调集二十艘船只经汾河运送粮食,这成为汾河历史上的最后一次航运。历史文化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公元前403年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赵襄子三国分晋,从晋分出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隋末,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开始称为山西。山西特产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榆次太原祁县城有的是拉面削面香煞人大同的皮袄白格洞洞北路的栲栳肉热腾腾阳泉煤炭有名声呀儿呦平定的沙锅亮晶晶稷山的红枣甜格盈盈夏县的莲菜最出名虞乡的柿子甜又红呀儿哟杏花村的特产竹叶青高平的罗卜晋城的葱曲沃的旱烟香喷喷鱼瓜出在临晋城呀儿呦山西的陈醋酸淋淋山西的特产数不尽数来数去数晋中晋中哪里最有名呀儿呦还是数俺们平遥城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胡服骑射赵武灵王简襄功烈赵简子简襄功烈赵襄子鲜卑骄子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国皇帝刘渊汉国皇帝刘聪前赵皇帝刘曜后赵皇帝石勒后赵皇帝石虎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后唐太祖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后汉高祖刘知远北汉皇帝刘崇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山西民居: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庄园寺庙古迹:应县木塔恒山悬空寺解州关帝庙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山西大院下一页首页
本文标题:走进山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9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