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葡萄叶的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葡萄、寻找、营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3.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葡萄叶的美丽,学习葡萄叶为了梦想而付出努力的可贵精神。体会葡萄叶的奉献情怀和帮助葡萄成长的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葡萄叶为了梦想付出努力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葡萄叶为理想努力奋斗的快乐和收获的幸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的意识。[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实挂满了枝头。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水果?为什么喜欢它?(相机出示葡萄图片)这是什么?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2.孩子们,这些可爱的香甜的葡萄啊,是一个个美丽的梦,是谁的梦呢?板书课题:葡萄叶的梦。3.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关于葡萄的诗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之间互读、指认。教师检查自读效果:出示课本中的生字新词,检查认读情况。3.教师点拨:“薄”有两个读音“bó”和“báo”,文中读“báo”表示葡萄叶的厚度;“翡翠”的“翡”读第三声,“翠”是平舌音。4.重点生字词学习。(1)课件出示课文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2)请读得好的同学做“小老师”领读。(3)重点生字词指导:“沿”右边的上部“几”字“横折弯钩”变成“横折弯”;“营”草字头下不能写成“官”。(4)学习多音字“累”。累léi(累累果实)lěi(积累)lèi(劳累)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采取多种形式读课文:自由读—男女生读—分小组读,将课文读通、读顺。2.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分为几小节,你喜欢哪一节?又有什么样的感受?第一小节:描写了葡萄叶的样子和葡萄叶的梦是什么。第二小节:写葡萄叶是怎样努力生长的。第三小节:葡萄叶长出果实。第四小节:葡萄叶实现梦想的喜悦。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诗歌第一小节\.(1)自由读,思考:诗人眼中的葡萄叶是怎样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薄薄的叶片,像浅绿色的翡翠。软软的叶片,是小蝈蝈的棉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葡萄叶的外形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你喜欢作者笔下的葡萄叶吗,为什么?(3)拓展:你眼中的葡萄叶是怎样的?能像作者这样用一句有诗意的话来表达吗?(鼓励学生发挥想像,描述葡萄叶)(4)葡萄叶的梦是什么?文中哪一句话是写葡萄叶的梦的?(葡萄叶用整个夏天,酿造芳香和甜美。)①如何理解“酿造”一词?(通常指利用发酵作用制作醋、酱油等,文中指葡萄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②联系实际想一想:“酿造芳香和甜美”是什么意思?(结出甜美的果实——葡萄)(5)朗读指导:朗读时要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葡萄的美以及对实现梦想的憧憬和期待之情。2.学习诗歌第二小节。(1)葡萄叶是怎样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从阳光里寻找糖,在秋风中获取醉。让每一滴雨水,每一声鸟啼,每一道霞光,每一缕花香,都沿着叶脉,变成营养果实的肥。)①你怎样理解“从阳光里寻找糖,在秋风中获取醉”?(这是葡萄叶生长所需要的条件:通过阳光、雨水、秋风获取光照、雨水等来成长。)②你从这两句中感受到了什么?(葡萄叶坚持不懈地努力。葡萄叶不放过任何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2)再读这一节,用欢快的语气来读,抓住四个“每一”,读出排比的气势,感受葡萄在叶子的帮助下快乐成长。3.学习诗歌第三、四小节。(1)引读第三、四小节,思考:葡萄叶的梦实现了吗?从哪句可以看出来?(实现了。从“累累果实,果实累累,香甜是人们唯一的赞美”可以看出来。)“累累”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什么?(意思:多。表现:在葡萄叶抓住每一次成长机会、无私付出中,终于结出了许多甜美的果实。)(2)猜一猜:为什么“这时叶子悄悄地笑了”?为什么说“滴滴露珠是开心的泪”?①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当梦想实现后,葡萄叶会对葡萄说些什么。②引导学生体会葡萄叶乐于奉献的情怀。(3)全班齐读第三、四小节,以激动的语气来读,读出葡萄叶的幸福、高兴。4.再读全文,读出自己的感受。5.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让我们努力奋斗,争取早日实现梦想。三、拓展延伸1.你喜欢诗歌中的葡萄叶吗?为什么?它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这首诗歌像其他诗歌一样,也很压韵,它的韵脚是什么?好好读一读,体会这首诗的韵脚——翠、被、美、醉、肥、累、泪。3.你想更多的了解葡萄叶吗?课外收集一些关于葡萄叶的其他作品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教学板书]1葡萄叶的梦外形美:薄绿软梦美:阳光秋风雨水营养的肥料悄悄地笑了(付出美)达标检测: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薄片(bóbáo)翡翠(fěifēi)糖果(tántáng)啼叫(tídì)劳累(léilèi)2.比一比组词\.我()珠()找()株()3.读完全诗,我知道了葡萄叶的样子:叶片是、,颜色是的;葡萄叶的梦想是:用整个,酿造。4.听写词语。葡萄梦想柔软寻找沿着营养露珠累累果实5.仿照例句写一写\.例:薄薄的叶片,像浅绿色的翡翠。的叶片,像。6.用自己的话说说葡萄叶的梦。7.根据诗歌内容填一填。让每雨水,每鸟啼,每霞光,每花香,都沿着叶脉,变成营养果实的肥。8.联系诗歌说一说,葡萄叶为什么“悄悄地笑了”?[教学反思]本文是一首激励人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诗歌。因为诗歌的教学要求紧紧围绕学生的朗读和感悟,所以本课的教学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采用各种形式朗读,去感受葡萄叶的美丽,感受葡萄叶为了梦想而付出努力的可贵精神,同时体会葡萄叶奋斗的快乐与收获的幸福。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不错的朗读能力,但有部分学生还要加强朗读训练。2吹泡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理解新词。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吹泡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欢乐。教学重点难点: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图文结合法教学过程一、出示插图,导入新课。观察画面,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喜欢吹泡泡吗?为什么喜欢吹?2、分自然段读,并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组织讨论。⑴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⑵说说为什么喜欢?⑶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⑷理解句子。三、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卡片。2.强调易错字: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第三自然段。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写清楚的。2、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图文结合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检查复习生字词。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看看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在书中圈圈画画,做上记号。2、学习“吹泡泡”的语句,理解词语意思,体会作者用词正确。①出示吹泡泡的句子后,谈谈哪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用得好?练读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②通过填空练习理解:“慢慢地”吹、“轻轻地”一提、“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轻轻地”扇,用词准确。③感情朗读吹泡泡的句子。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自主学习:你最喜欢的哪种泡泡,为什么喜欢?2、学生汇报交流。3、指导朗读。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五、仿照第三自然段把你玩儿的一种游戏的过程写下来。教学板书:2吹泡泡总起——小时候最爱做肥皂水放、加、和弄回忆看泡泡神奇、美丽吹泡泡快乐、骄傲、希望3蜗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佛、挪、番”等15个生字,会写“拨、巡、免”等16个生字。2.学习作者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语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生活习惯,从蜗牛身上学习到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学会与小动物和平相处。[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对蜗牛态度的转变。2.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入课题1.投影出示蜗牛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2.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谁能说说它的样子?(蜗牛)3.教师简介蜗牛.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蜗牛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导入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2.边读边标注自然段,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邻”是前鼻音,“硬”是后鼻音;“努”和“耐”均为“n”,而不是“l”;“拨”不要写成“拔”;“视”是“礻”字旁,不是“衤”字旁;注意“免”字与“兔”字的区别,兔子有尾巴,剪去尾巴就读“免”。4.理解词语。巡视:往四下里看。东张西望:四处张望。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畏惧:害怕。挪动:慢慢地移动。跋涉:指旅行艰难。本课指蜗牛艰难地爬行。惆怅:伤感、失意。熟悉:知道得清楚。5.组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对蜗牛有什么看法。找出词语圈画下来。(胆小鬼,敬佩)2.读第1、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①青青的儿歌,将我的回忆拉回到童年;②蜗牛先出犄角后出头(蜗牛特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开始认为蜗牛胆小,所以嘲笑它。那么作者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蜗牛胆小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品读第3自然段,从哪里看出蜗牛是“胆小鬼”?找出语句读一读,与同伴交流体会。(1)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①你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蜗牛胆小?(“总是”“藏”“不肯”)师结:尽管蜗牛有硬壳它也不敢出来,真是胆小。②谁来读读这句?读出小家伙的胆怯。(2)投影出示:不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巡▲视▲”一番,直到觉得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了,才慢▲慢▲地伸▲出▲头来。要是轻▲轻▲地▲碰▲它一下,它便立▲即▲把头缩▲回去。①读一读带“▲”的词语,说说你的体会。(“探出”“巡视”“伸出”“缩”“东张西望”等这些动作体现出蜗牛的胆小。)②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蜗牛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这段话描绘了蜗牛遇到危险时的动作和神态,表明蜗牛非常小心谨慎。)③谁能边读边表演这段话所描写的蜗牛的动作和神态?④作者是怎样把蜗牛描写得如此形象的?(a.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b.用顺序词连接;c.不仅观察动态,还要观察静态。)(3)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要读出胆小的感觉哦!2.引导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1)作者还认为蜗牛是胆小鬼吗?是哪一件事改变了作者的看法呢?(蜗牛爬墙)①蜗牛是怎样爬墙的?完成表格。爬行角度爬行速度爬行方式爬行态度爬行时间垂直的平面极慢挪动摔下来继续爬几十分钟②“我”对蜗牛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最初的“嘲笑”到“担心”到猜想“蜗牛会畏惧,会退缩,会放弃”到现在的“敬佩”。)③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④师总结:我们应该学习蜗牛这种“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精神。3.引导学生学习第5自然段。(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抓住“惆怅、再也坐不住、连忙放下、奔出、好好地看看”等词语,体会“我”对蜗牛的喜爱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4.小结: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介绍了蜗牛在墙壁上爬行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蜗牛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我们从中也学习到了观察事物的方法。三、拓展延伸请大家仔细观察一种动物,然后仿照第3自然段,写一写你观察的小动物。要求:1.从整体到部分观察;2.利用表顺序的词连接;3.写出小动物动态、静态的不同样子。[教学板书]3蜗牛蜗牛触景:想
本文标题: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0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