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经典中医更受老外青睐现代中药遭排斥
“在中国医院中普遍使用的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电针仪,在法国并不受欢迎,法国民众更推崇不掺加任何现代元素的经典中医药,排斥我们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现代中医药。”在日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澳合作协会和北京雅云世纪文化传播公司承办的中医药国际论坛上,法国高等社会学学院社会人类学博士、已在法国定居多年的贺霆教授语惊四座。贺霆的论点在美国执业针灸师ShelleyOchs和来自加拿大、现在执教山东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MicheleBall的演讲中得到了呼应。中医在法国是“奢侈品”据了解,法国是欧洲最早使用中医药的国家之一,具有临床意义的针灸始于上世纪30年代,发展至今,注册针灸医生稳定在1200名左右,在西方算得上是“针灸大国”。贺霆教授曾在1996年对300名法国针灸医生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这个“针灸大国”,经常使用电针仪的针灸医生不到5%,使用其他高新技术针灸产品的更少。“在法国民众中流行的中医,尽量不使用现代技术,特别是已在西医临床中使用的技术,如电刺激、消毒术等,法国患者更喜欢最原始、最传统的中医药。”贺霆认为,这与西方国家的所谓“中国印象”有关,在法国,凡带有“中国标签”的事物,比如与中国有关的餐馆、展览、演出、电影……都会尽量夸张“中国元素”,来与当地环境形成强烈反差。据贺霆介绍,近15年来,中医中药、推拿、气功等逐渐被法国居民所熟悉,各类中医学校、气功/太极班的数量逐渐增加,招收人数也持续上升;中医在媒体上的曝光度增加,而且几乎都是正面报道;在每年的另类医疗大型展销会上,中医药展台、讲座比例逐年上升。在法国,由于诊费、药价居高不下且大部分无法由社会保险报销,因而中医在法国几乎成了一种“奢侈品”,而并非中国内地习惯的“简廉”医疗。因此,法国的“中医药热”现象与中国目前的中医药发展状态并不相对应。“法国民众对中医药现代技术的‘疏远’,基本属于文化现象,有其更深层、稳固的文化基础。”贺霆说,法国居民喜爱、保存甚至夸张中医药的传统色彩,最“玄妙”的传统理论如《黄帝内经》、《易经》,“古怪”的民间医术如“拔水罐”等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我认为我们不必去纠缠西方国家的‘中国印象’的真实性,但要好好研究它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建议保持中医药的多元性“中医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上的每个国家和地区。”MicheleBall说。据她了解,越来越多的老外开始接受中医药,不仅因为西医西药的局限性和副作用,还因为人们越来越对自我负责。以前人们找西医师看病,就是把自我交给了医生,一切听从医生的安排。而中医的个性化诊疗,需要医生与病人交流、配合,表现的是团队精神,使病人更了解自己的病情。“老外对中医药的积极看法是:中医药蕴含智慧,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的全新医学模式,是一种自然疗法,有很好的经验及结果。消极的方面是,由于中西方教育、文化方面的差异,还存在信任问题,对中医的诊断、方法和实践不了解。”ShelleyOchs认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到欧美地区的前提是对科学、文化以及对中医的共同认识。她说,目前中国中医药界对科学的定义与欧美学术界的理解是不同的,在西方国家,理解科学垄断真理的时代早已过去,他们现在所说的科学是指实践科学。她认为,中医药具有多元性,不应以演进论观点看待中医药史。中医彻底“西化”就会走向灭亡。ShelleyOchs说,对科学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中西方对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认识。中国中医药界认为中医必须有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不然就不能称其为科学的理论,目前中国国内所用的中医教材均是在这种理念下编写而成的,这就把中医药多元性的原貌变成了统一的、单一的整理出来的“规范”理论。其实,中医虽没有像西医或其他现代自然科学那样的理论与实践的构架,但中医文献、历代心口相传的知识、其富含的哲理、诊察治疗疾病的方法使其成为复杂、多元的整体体系。她建议,要重视“经典中医药”的传承,为欧美中医药界提供更多的医典翻译与诠释;要区别“西化”的中医与以中医思想体系为基础的临床实践;要重视民间中医的传承。MicheleBall则建议,中国要保留纯正的中医药,并努力使它传播到其他国家,发展纯正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纠正中医翻译里的一些错误的理解和概念,建立好属于中医自己的循证医学,同时要注意中医教育的再评估。她说:“中医药国际化和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全面‘西化’”。
本文标题:经典中医更受老外青睐现代中药遭排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