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老师:吴明海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第一节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育政策第二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第三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第四节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上)第五节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下)第六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政策发展的成就第一节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育政策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育政策(一)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三)关于民族教育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四)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五)关于民族教育师资方面的政策(六)关于民族教育招生及学生待遇方面的政策(一)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1、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2、1950年11月24日政务院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确定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3、1951年召开第一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首次确定了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任务。(二)教育体制管理方面政策1、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明确提出“少数民族各级学校的学制应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结合情况有步骤地实行改革和建立”。2、1952年4月,政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教育部增设民族教育司(三)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1、1950年颁布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中提出了双语教学政策。2、1951年11月23日,政务院第112次会议批准的《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与双语教学政策进行了专门规范。3、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各民族自治区自治机关得采用各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以发展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4、1953年2月,教育部在《关于兄弟民族应用何种语言教学的意见》中强调,少数民族学校,应使用本民族语文教学。5、1954年7月,教育部《关于甘肃临潭初中增设藏文课程的问题给西北教育局的批复》提出:“民族学校必须设置民族语文课程。(四)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1、195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使用范围的指示》,指出不得以有此项“专款”而取消或减少民族学校在一般教育事业费中应享有的份额,只有在学校教育上因民族特点而产生的必需开支,超过了一般教育事业费的范围或标准时,其超过部分始得由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项下开支,并具体规定了这项经费的使用范围。(五)师资方面的政策1、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通过的《培养少数民族师资的试行方案》提出了培养少数民族师资的具体措施。(六)招生及学生待遇方面的政策1、1955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放宽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年龄的问题给广西省教育厅的函》。2、1951年高等学校招考新生规定“兄弟民族学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1953年至1961年间,改为“同等成绩、优先录取”。3、采取待遇从优的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规定凡考入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一律享受公费待遇。4、1951年通过了《少数民族学生待遇暂行办法》。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的公费制也一律改为人民助学金制。第二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教育政策(一)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三)关于民族教育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四)关于民族教育师资方面的政策(五)关于民族教育招生方面的政策(六)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一)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1、1956年6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2、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民族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二)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1、1958年以后,一些地方不适当地批判民族工作“特殊论”和少数民族“落后论”,刮起了“民族融和风”,出现了民族教育忽视民族特点的倾向。2、1961年后经过调整,重申了我国民族政策,民族教育政策得到恢复和进一步发展。3、1962年,中央批转了西北地区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工作会议报告。(三)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1、195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方案。2、1957年3月17日,李维汉在政协全国委员会邀请广西籍人士协商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会议上的发言。4、1958年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5、1959年9月,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出版工作会议。(四)师资方面的政策1、1956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内地支援边疆地区小学师资问题的通知》。(五)招生方面的政策1、1957年高等学校招生中规定,用少数民族语文教学的高等学校或班级,可用少数民族语文单独进行招生考试。2、1962年8月,根据中央批转的《关于民族工作会议的报告》,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知》。3、1964年,高等学校招考新生又规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高等学校,可以申请免试外国语。(六)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1、1956年9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费的指示》。2、从1956年起,中央核拨经费采取块块拨款的办法,因而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不单列项下达,但拨给各地的教育事业费中仍包含这笔经费在内。第三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一)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三)关于民族教育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四)关于民族教育师资方面的政策(五)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一)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1、1972年,毛泽东针对当时许多地区违反民族政策的情况指出,“政策问题多年不抓了,特别是民族政策。”2、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在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整顿,民族教育政策在困难条件下得到了某些程度的恢复。(二)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1、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民族工作部门被撤消,许多民族学校被停办,10所民族学院全部停办。2、从事民族教育的干部、教师惨遭迫害和打击,民族语文教学、民族教育机构等被撤销。3、新中国成立后17年民族教育工作成绩完全遭到了否定。(三)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1、1973年7月,国务院科教组委托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八省、区中小学教材工作座谈会,成立八省、区中小学蒙文教材协作组。2、1974年9月,国务院科教组召开少数民族语文教材工作座谈会。3、1975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关于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翻译出版规划座谈会的报告。(四)师资方面的政策1、1974年4月,国务院批转科教组《关于内地支援西藏大学、中学、专科师资问题的请示报告》,对西藏要求配备的八所中学和一所师范学校的师资安排。2、1976年,国务院再次发出支援西藏师资的通知。(五)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1、1973年9月,为贯彻周总理关于“普及小学五年教育,这是一项大政”的指示,国务院教科组和财政部召开座谈会,提出“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在教育卫生和行政开支方面的一些困难,要注意帮助解决”2、1974年1月发布的《关于中小学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节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上)全面恢复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一)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三)关于民族教育师资方面的政策(四)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五)关于民族教育招生及学生分配方面的政策(六)关于民族教育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一)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1、1980年1O月9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2、1981年2月,我国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会议总结了30多年来民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二)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1、1980年重申设立民族教育行政机构。2、1980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教育的自主权。3、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4、1983年,教育部在《关于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干扰学校教育问题的意见》,提出宗教不得干预学校教育的原则。(三)师资方面的政策1、1979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粮食部、国家民委、国家劳动部联合发出《关于边境县(旗)、市中小学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通知》,将民族地区约8万余民办教师经考核转为公办教师。2、1980年10月9日,教育部、国家民委下发《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3、198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四)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1、1980年7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发出《关于从民族地区补助费中适当安排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建议》。(五)招生和学生分配政策1、继续充实和完善了招生中的民族政策。2、1981年高校招生时规定,民族自治区用本民族语文授课的高等学校或系,由自治区命题、考试和录取,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3、1984年教育部和国家民委颁发《关于加强领导和进一步办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班的意见》。4、从1982年开始,开始在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少数高等学校试行了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六)教材和课程方面的政策1、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2、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应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第五节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发展成熟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族政策(一)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三)关于民族教育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四)关于民族教育招生和学生待遇方面的政策(五)关于民族教育师资方面的政策(六)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一)质量方面的政策1、明确了民族教育发展的任务,1992年的《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2、李铁映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上所作的《大力改革和发展民族教育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的报告。3、2002年7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4、2002年7月,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二)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1、1987年2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九省区教育体制改革进展情况通报》2、1988年4月26日,国家教委等部委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发展西藏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3、1988年国家教委在转发《五省区藏族教育研讨会纪要》4、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1987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九省区教育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的通报》(三)教材和课程方面的政策1、1986年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朝鲜文教材审查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2、1992年,国家民委下发《关于加强民族院校教材建设工作的意见》3、1992年10月20日,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印发的《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四)招生和学生待遇方面的政策1、1985年11月,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招收委托培养研究生的暂行规定》,同年劳动人事部《关于允许农村、牧区少数民族学生报考技工学校的批复》1987年7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的办法》2、2004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5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五)师资方面的政策1、1985年在兰州建立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2、“十五”期间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民族教育发展的重点。(六)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1、1992年,《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2、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对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印发《关于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民族和贫困发展教育事业的通知》第六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发展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成就(一)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的成就(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三)当前的挑战和机遇从1949年到20世纪60年代1、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广大民族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初步形成了体系。2、1958年以后,
本文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6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