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二年级教材探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教材探讨高塘岭实验集团低年级语文教研组整体结构与内容1个单元4课集中识字7个单元24课课文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三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识字加油站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我爱阅读我的发现展示台书写提示写话查字典标志着从二上开始学习书面表达总体特点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教育一、教科书体现国家意志教科书努力构建符合语文学习规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能力体系,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统筹规划训练目标的序列,并按照一定的梯度,落实在各个年级的教材内容中。二、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一)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语文要素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二)认识一个双线结构宽泛的人文主题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二年级上册的双线结构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一自然的秘密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三儿童生活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四家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五思维方法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六伟人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七想象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八相处借助提示,复述课文。自主识字,自主阅读。(三)了解语文要素的梯度序列1.语文要素的长线发展——以复述能力的发展为例二年级借助图片、关键词句或者根据表格内容讲故事。复述课文的要求分散在单篇课文的教学中。三年级下册把复述故事作为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集中的训练。在“交流平台”对复述故事的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四年级安排简要复述。五年级安排创造性复述。2.语文要素的短线发展——以“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的为例在对比中感受用词的准确。感受词语在描述情形上的细微不同。关注词语的运用。从理解体会到运用2我是什么园地一1小蝌蚪找妈妈3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一单元为例从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中可以看出,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语文要素基本遵循着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三、凸显语用意识,学语文和用语文相结合课程定位: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如何培养?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一)在生活中学语文(二)随时学,随时用,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价值2.我是什么9.黄山奇石选做:我还知道其他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练习对比(三)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具体语境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此后该问题一直成为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四)给予学生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文知识。基本知识建构能力指导学生在多变的情境中如何进行应对和调整。(五)在重视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关注语用能力的培养。一上一下二上(六)写话练习关注与生活的联系一上二上四、课文数量减少,但读的类型却丰富了。1.语文园地编排“我爱阅读”。(泛读)2.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整本书。(课外阅读)从“和大人一起读”到“我爱阅读”,名称的变化会对您的教学带来哪些影响?☺建议课内完成。☺以学生自读、伙伴间的交流为主体形式。☺非功利、无压力的阅读(不要考试)。☺根据文本类型,交流的方式可以多样。朗朗上口的儿歌可以鼓励背一背。课程目标的要求课程目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低段目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儿童发展的需求语言关键期:3-6岁黄金阅读期:8-14岁快乐读书吧☺一年级上册重在激发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一年级下册推荐童谣和儿歌,培养分享图书的习惯。☺从本册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整本书的阅读。☺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指导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先让学生认识整本书。(关键信息:封面、作者、目录、封底等)*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读书计划。(阅读指导课)*最好有一个阅读记录手册,让学生的阅读留下一点痕迹。*可以是“和大人一起读”。*要有分享和交流。(分享交流课)*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具体编排与教学建议(识字写字)学段目标与内容*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伴随整个小学阶段直至终身。一年级认700,写300;二上和二下分别认450,写250。一年级认识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强调按笔顺规则写字。二上认识部首,关注字的间架结构。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伴随整个小学阶段,本册强调坐姿和执笔姿势,强调先看后写,强调书写整洁。。学习部首查字法。编排全文不注音课文,引导独立识字。23课1.全文没注音,猜字阅读。2.训练默读方法。1.每节课尽量安排写的指导和练习。2.写字是一项技能,技能的学习靠实践。3.分散难点,引导学生一步步前进。4.借鉴使用描红、拓写、临摹等传统方法。5.敢于创造,打破写字教学的固定模式,使学生享受写字的愉悦。*怎样落实这“10分钟”?要落实“10分钟”,教师必须要减少阅读课中繁琐分析,做到目标相对集中,环节尽量简约,追求一课一得,挤出宝贵时间用于学生写字。“10分钟”里练什么,《课标》已明示,是“随堂练习”,也就是说,在语文课上,要围绕课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写字教学和训练。根据教材安排,结合年段特点,科学指导,务求实效。“10分钟”是一次性用,还是分散在一节课中进行,是安排在课前用于听写,课中用于生字书写,还是课尾完成抄写等作业,教师可以视课时进度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具体编排与教学建议(阅读)低段阅读教学目标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单元语文要素一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三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四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五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六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八借助提示,复述课文。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双线编排:语文要素双线编排:单元主题四季想象儿童生活观察一年级上册心愿伙伴家人夏天好习惯问号一年级下册大自然的秘密儿童生活家乡思维方法伟人想象相处二年级上册儿童自身——家庭——世界*一、课文1.关于古诗的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温儒敏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8课,84页2.关于革命题材类课文的教学教学难点:(1)时代久远,故事内容远离当代儿童的生活(2)缺乏背景知识(3)人文内涵把握的度☺课文要读通、读顺。☺用好课后练习。☺不要过多地补充资料,挖太深,微言大义。☺不要离开语言文字本身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不能靠穿靴戴帽、贴标签。二、练习历史的教训:重内容理解,轻语言表达改革的思路:紧扣语用,向繁琐的分析式阅读教学说再见1.借鉴语言形式仿说仿写类练习大幅提升。第四单元11葡萄沟课后第3题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的练习增多1.你喜欢葡萄沟吗?说说理由。——《葡萄沟》2.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儿?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日月潭》3.比较露西前后写的两份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一封信》(1)重视朗读练习☺能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分角色朗读。☺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二上☺读好长句子。☺读出感叹句和疑问句的语气。☺读好对话。一下☺读准字音。☺读出句子恰当的停顿。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低年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围绕这个目标,各册有所侧重。3.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从朗读到默读所需经历的阶段,在智力活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2)提出“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的要求心智技能形成的五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或物质化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苏】加里培林(3)词句练习贯穿始终。本册教材有两个单元围绕词句展开重点训练。*阅读教学教学建议教师解读文本最好经历“教师——学生”的角色转换,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估计他们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转换角色,从学生立场解读文本。二、关注价值,为学生的发展选好内容。就教学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当我们采用一个文本来教学的时候,要想一想这个文本对我们班学生来说,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一)把握文本《大禹治水》你会选择哪个内容作为教学重点?A借助提示,复述课文。B说出大禹崇高的精神品质。《一封信》你会选择哪个内容作为教学难点?A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B露西的后一封信写了什么。C对比两封信,感受家人之间的关爱。对小学生来说,学语文首先是学语言——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学习语言,一要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本规律,二要逐渐学会欣赏文学语言。(二)关注语言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三、真实教学,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口语交际)学段目标与内容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精选合乎学生需要的、最具迁移运用价值的交际话题。☺增加实用性,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生活化的交际内容,引导学生做文明有礼的交际者。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回顾*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一览在话题的选择上,与一年级有什么不同?11页38页67页79页*(一)在话题的选择上,从较随性的生活化的交际内容转向内容较集中的主题性交际一上一下二上同样都属于功能型的口语交际,交际的难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一下二上同样都是讲故事,无论是内容的设置、情节的安排,还有隐含的意味,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上二上一年级上册重在从说的角度,提出要求,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二)在目标的确定上,体现了从“敢说”到“说清楚、听明白”的发展过程。要求更明确说清楚:(1)声音要大。(2)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听明白:(1)借助图画记住内容。(2)请对方重复。一年级下册要求更完整说清楚:(1)吐字要清楚(2)按顺序说(3)说清楚想法(4)商量的语气听明白:(1)有礼貌地提问(2)记住主要信息(3)边听边了解讲话的内容二年级上册☺场合意识和对象意识。☺认真倾听的习惯。☺大方交际的习惯。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有礼貌地提问☺用商量的语气与人沟通交流。(三)交际意识、交际习惯、交际礼仪得到进一步发展☺礼貌用语☺基本的交际原则☺让别人听清楚的意识*口语交际教学建议一、口语交际教学要植根于对教材的理解。口语表达的提升点表现在哪里?两个“按顺序说”有区别吗?园地三园地六口语交际设计思路的转变:(1)增设交际愿望未达成的交际情境。(2)删去比一比,看谁说得好的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交际意识二、一
本文标题:部编版二年级教材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6590 .html